因為已經提前被鄭鑫鑫透露了內部消息。
所以項之桃她們在上課的時候偷看貓貓頭賣關子整活坑人,不再新奇,還有點想笑。
不過不得不說,貓貓頭每回整得活還都挺好。
這一次先發的是個名叫《偷偷告訴你》的系列短劇。
特別良心,一把子全扔出來了,足足二十七集。
但短也是真短,加起來才四十分鐘。
一集還不到兩分鐘。
在泡面番里都算短的。
而內容嘛,極為抽象。
腦洞都不知道飛到哪里去了。
貓貓頭的粉絲們興致勃勃點開第一集。
還以為有什麼秘密呢。
結果,就看著時間應該是早晨,羅少安穿著長衣長褲,清音農業夏季工作服。
在田埂邊詳細演示了鐵杴的用法。
他全程沒有說話,配著每一個步驟的文字解釋。
就跟使用說明似的。
但問題是,這是演示的鐵鍬啊,誰不會用。
嗯??啥意思?
而第二集,羅少安又給演示了在復雜地況如何快速行走。
包括細細的田埂、菜地里面、低矮的黃瓜架下面、高高的玉米地里,還有亂石頭河灘上,順便摸個魚。
第三集、收割豆子教程。
第四集,如何割草喂豬。
然後是徒手爬樹啊、育油菜苗啊、扯絲瓜藤啊、挖地起壟啊。
甚至還有搓草繩教程、補雨靴教程、劈柴教程,蹲田埂上吃飯教程。
連農家土灶上的大鍋怎麼刷都教了。
前面這一串視頻里,倒霉蛋羅少安一個字都沒有說,一本正經的就是各種演示。
但他一本正經的樣子,怎麼看都好好笑啊。
而且演示的這些東西,都是最最最普通的農活。
不過羅少安演示的雖然是最簡單的東西,每個人好像都會點,除了爬樹補雨靴等幾個。
但每一個又都有好多細節,以及細節的原因。
比如最最簡單的用鐵杴,就有左手正手握著桿子頂端,右手反手握住中間偏下的位置,發力時候鐵鍬把稍微偏左讓開身體,身體前後擺動給鐵鍬施加壓力,擺動的同時腳步發力一次……
種種發力省力小細節。
許多農村觀眾都十分驚奇,用了一輩子鐵鍬,竟然還有沒注意到的地方。
更別說城里觀眾了,偶爾接觸一次,也都拿起來就用,什麼技巧都不知道,全憑力氣。
津津有味看了十五集之後。
而漸漸地,觀眾們感覺出來了,事事皆學問。
還有,種田真辛苦而且一點都不簡單。
瞧把倒霉蛋累的,這些視頻一看就是同一天拍的,衣服都沒換。
大太陽都升起來了,還穿著長袖呢。
每一件工作看著就已經挺繁瑣了,如果要重復一千次呢,一萬次呢?
除了有些個“眼楮︰會了”、“腦子︰清楚了”,“手︰我呸”覺著自己已經領悟到精髓,嗷嗷叫著要去鄉下包地種菜的。
絕大多數觀眾都又看懂了一層,種田真不好干啊。
所以,在第十六集的時候。
羅少安終于說了全篇第一句台詞。
“不干了!種田不如種菌子。”
說完嗖的一下消失了。
只留下一把鋤頭,立在地上,晃晃悠悠,啪嘰倒下去。
觀眾們都無語了。
要不要這麼假。
鋤頭倒下去的時候,跟倒霉蛋消失時候的陰影位置都不一樣,重復拍了好長時間吧。
真當觀眾瞎啊。
五毛特效都舍不得花嗎?
反正,該省則省,領會精神。
觀眾們再一次領會了,哦,菌子,原來是要講蘑菇了啊,是不是美味菇可以上市了?
期待著,期待著。
果然。
而且場景轉換,真的到了蘑菇房里面。
有隔光簾,有菌床,還有個長著大爪子的掃地機器人在過道里溜達,伸著爪爪摘蘑菇。
這個有意思嘿,啥時候科技已經進步成這個樣子了,種蘑菇都用上了機器人,連摘蘑菇帶掃地。
好吧,其實它不管掃地。
除了,真的五毛錢做個特效都不肯嗎?
羅少安又是嗖的一下突然又冒出來的。
當觀眾們正以為要帶著去看蘑菇了。
結果,羅少安轉身進了個小房間。
這里面布置的跟個實驗室似的。
【咦??傳說中的育種4.0實驗室?就這麼……突然放出來啦???】
觀眾們大感驚奇。
可惜,貓貓頭預判了他們的預判。
視頻上冒出一行字,【菌菇生產附屬實驗室,普通大學水平,夠用】
嘿,還夠用。
沒勁。
觀眾們心氣立馬就散了。
除了某些真在搞科研的,【5555~~比我待的實驗室好,培養箱門能關上,不用貼膠條……】
呃……貼膠條關培養箱,條件有些過分艱苦了吧。
好吧,不管膠條了,得先讓觀眾們不失望啊。
所以,羅少安穿上白大褂,帶上手套,帽子等等防護裝備。
然後,打開冰箱,從里面拿出一籃子玉米芯。
玉米芯??
從做菌菇培養基質開始嗎?
又猜錯咯。
羅少安舉著玉米芯說道︰“我要先把玉米芯,日的一聲打成糊糊。”
看到這里。
項之桃、衛涵涵和尤惠,全都捂著嘴縮到桌子底下。
這個貓貓頭,這個羅少安。
看他們的東西真不能放松警惕,冷不丁就給來這一出。
神TM日的一聲打成糊糊……
這一集也是全系列被最多譴責的一集。
不知道有多少學生上課偷看沒憋住笑,被叫起來罰站。
太坑人了。
問題是羅少安沒說瞎話。
他把玉米芯丟進攪拌機,真的日的一聲打成了糊糊。
接下來。
主角換人了。
換成了了一個胖胖的年輕男人。
眼尖的觀眾馬上認出來了【馬小乖的爸爸】、【他怎麼這麼胖了】、【是不是偷吃馬小乖零食了?】
幸虧馬志濤看不到,不然鼻子都得氣歪了。
明明是他的存貨好吧,給自己加餐用的,什麼時候變猴子的了。
好在他看不見。
甘心做著工具人,將玉米芯糊糊脫脂與脫糖;選擇雙歧桿菌和乳酸菌菌種;菌種放入預處理後的玉米芯發酵容器中;加入水和培養基。
再設置溫度濕度ph值通氣量一大堆。
最後離心、過濾等方法將益生菌從培養基中分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