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爺的產業老大了。
就在村外三里半處,一條水泥路的盡頭,非常大的一個院子。
院里十幾間大房,還有個大煙囪呼呼冒著白色霧氣。
門口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牌樓,上面掛著匾額,上寫五個大字——魏太公酒坊。
怪不得老太公從鎮上拿酒不要錢呢,就是他自己家的。
這地方好啊,離著農田有一段距離,邊上就是村里的糧庫。
交通方便,靠近原材料。
院子里還有一口老井。
據魏雲濤介紹說。
其實是反過來的,是因為有了這口老井,然後才有了酒坊,再然後才有了糧庫。
另外,這酒坊原先也不叫魏太公酒坊,叫做呂家酒坊。
上一任東家抗戰時候害怕,卷包了金銀細軟,帶著全家人跑了。
他這一跑,可是坑了酒坊的伙計們。
工錢沒給結。
那時候,兵荒馬亂的,誰過的都不容易。
手停口停,都一大家子人要養活呢。
沒了工錢,下個月就得餓肚子。
飯轍沒了,大家伙得活啊。
好在酒坊本身搬不走,房子還在,酒器還在。
索性,東家跑了就自己干,把酒坊支應起來,先活命再說。
重開酒坊,得有個帶頭人啊。
當時老太爺就在酒坊里當大伙計,之前說過,八歲當學徒,就在這兒。
後來成了小工,再後來升了伙計,東家跑的時候,已經是大伙計。
在酒坊干了足足十五年。
資歷深,本事大,有威望。
因此老太爺就被推舉上來,當了新掌櫃。
再然後嘛,帶著伙計們重開了酒坊,賣酒分錢。
之後又趕跑了借著會釀酒非要拿大頭,壓迫其他伙計的“酒頭”。
整治了欺負他們沒勢力,壓價收酒的“牙人”。
還走關系使錢,收買征收攤派的“稽征所”。
漸漸地,呂家酒坊的招牌就改了,變成了——《魏三娃酒坊》。
老太公姓魏,但是不行三。
魏雲濤說到三娃的時候聲音小小,神神秘秘的。
羅少安懂了。
大爺舵把子,二爺關老爺,當家的三爺則往往自謙稱三娃。
原來老太爺當年是袍哥啊。
怪不得在兵荒馬亂的年月,能帶著一幫窮苦伙計撐起個酒坊。
還安然度過了土匪和馬幫。
再後來,因為會釀酒的酒頭走了,老太爺又撐起了釀酒的活。
原來的酒頭還以為只有他會釀酒呢,其實他不知道,老太爺在酒坊那麼多年,早就把手藝全給學去了。
而且還精益求精,進行了改良。
將酒的架構和層次感、對酸澀度的控制、回味與香氣,統統進行了大幅升級。
並融入了獨有的特色。
將原本呂家酒坊時候,釀造的普通村酒,變成了青木川一代獨一份的美酒佳釀——青木醉。
然後,一年一年,一代一代,老太公退休後,傳給了孫子,傳給了重孫,現在又傳給了重重孫,也就是魏雲濤。
他是酒坊的第四代。
年輕人扛起了大旗。
而隨著老太爺年歲漸長,魏三娃酒坊,也再次改名,變成了魏太公酒坊。
說起青木醉,魏雲濤就止不住的自豪。
“想當初,這邊各村有各村的酒,羌族有羌族的酒,逢年過節辦喜事,認的都是外面的酒,西鳳啥的。”
“現在,不管大事小事,青木川周邊,喝酒只喝我們青木醉,包括羌族寨子里也是。”
“雖然我們青木醉跟別的酒不一樣,但本地人就認這個酒,已經形成習俗,屬于本地文化的一部分。”
至于哪里不一樣。
魏雲濤帶著羅少安進入了酒坊內部。
先去看了原料。
他家的青木醉是標準的糧食酒,主要材料是玉米。
而且玉米很有有講究,不能曬得太干,也不能太濕,需要適度。
怎麼個適度法?
人家的秘密。
因此只能使用本地玉米,采收之後就交給酒坊來處理。
小白岩村,水田種稻子自己吃,旱田全種的玉米,專門供給酒坊。
玉米處理完之後,還要放進大水缸里,加水浸泡。
還只能用院子里那口井里的水。
一邊泡,一邊將不飽滿的玉米粒挑走。
這兩項,就限制住了青木醉只能屬于本地酒,沒法擴大生產,走不出青木川。
玉米浸泡好之後,還要上鍋蒸。
魏雲濤帶著羅少安去到蒸房,滿目水汽,熱浪滾滾。
里面熱的啊,得有四五十度,幾個小伙子在里面忙活,有的壓杠子起蒸屜,有的拿大鏟子翻,有的在加水。
全身上下都汗透了。
這活還真不好干,就在這屋里,別說干活了,光是待著,已經是煎熬。
但是呢,看一陣卻發現,這些人干活干的一絲不苟,甚至還在有意識的控制汗水不會濺進蒸鍋。
羅少安還專門問了這個問題。
魏雲濤說本土酒,賣的就是本鄉本土的人,萬一弄髒了,給百年的招牌抹黑。
汗珠一滴兩滴的看著不起眼,但是這玉米,要蒸十個小時,中間還要灑好幾遍水,還要翻,還要加新玉米粒,蒸鍋開開合合好幾次,工序復雜著呢,要是不注意,汗水滴進去,累加起來可就不少了,做出來的酒就絕對變味。
而且現在酒坊里干活的,大部分還都是當初那些伙計的後人,外人極少。
酒坊有自己一份,給自己干活呢,當然要仔細小心,干的越長久越好。
打出名氣的酒坊,即便只賣給本鄉本土,真不少掙錢。
隨後,魏雲濤又帶著去看大蒸鍋。
真真正正的一百年前的大蒸鍋,現在還用著呢。
這鍋大到什麼地步。
開蓋都不是拿著把手掀開的,得用房梁上吊著的杠子,好幾個人扒著往下壓,才能把鍋蓋吊起來。
靠到近前,熟玉米味道濃的沖鼻子。
據魏雲濤說,也不知道是這些蒸鍋經年累月的蒸玉米,已經被燻入味了還是怎麼的。
青木醉還就得用這些鍋蒸,蒸出來的玉米釀的酒味道才醇,換了鍋就是不對勁。
這也是傳統嘛。
看過了蒸房之後。
魏雲濤帶著羅少安從里面出來。
~~
驟然冷了下來,暖暖的春日就跟回到寒冬一般,羅少安激靈靈打了個哆嗦。
趕緊,進去隔壁屋子。
這邊是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