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賣,不夠賣,根本不夠賣。</br>這三個字是糖墩墩上市之後,清音農業的主旋律。</br>作為一系列搞事之後。</br>貓貓頭第一個推出的新品,火爆程度遠超預期。</br>這些天給網店的客服累的啊。</br>每天一上班99+的留言,全都是在問“有沒有有沒有還有沒有”,客服辛辛苦苦回復一遍,再看又是99+</br>忙忙碌碌一直持續到下班,精神壓力賊大。</br>劉書義那邊又是買奶茶,又是聚餐,又是大把大把發獎金,才將將安撫住客服們沒有大規模離職。</br>逼的貓貓頭官號趕緊發公告。</br>大概意思是這一批糖墩墩紅薯,我們自己這邊種植面積七百畝,川省農科院也種了四百畝。</br>計劃產量一千一百噸,二百二十萬斤;實際產量一千二百五十噸,二百五十萬斤。</br>按照去年一百畝,二十萬斤,賣了半個月的數據作為參考。</br>原計劃今年這些夠賣幾個月,所以宣傳的時候貨源肯定夠。</br>甚至在之前做的預案中,還有如何長期保存,需要多大的冷庫之類之類。</br>哈,完全沒必要。</br>大家實在太熱情了,實際堅持時間不到十天。</br>半是自嘲,半是解釋的一篇公告。</br>效果如何呢?</br>啥用都沒有。</br>反倒是一個話題,#貓貓頭,大騙子#沖上了熱搜。</br>話題里面滿滿的都是譴責啊。</br>全是什麼。</br>貓貓頭,你們就是大騙子。</br>貓貓頭,你們心里就沒點批數嗎?</br>去年二十萬斤賣了半個月,那是只賣了半個月麼,那是半個月後沒有了。</br>你們知不知道什麼叫復購啊,去年我先買了一份嘗嘗,等再想買已經沒有了,今年我信了你的鬼,沒有搶,哈哈,哈哈,一份都沒買到,再信你我是小狗。</br>甚至還有擺數據的.</br>自去年入冬起,糖墩墩三個字的搜索指數冒出一個尖尖,當時的互動數萬。</br>之後一段平靜之後,航天員回家的第一頓飯時候呼的一下又一個峰值,互動翻了好幾倍,變成幾十萬。</br>秋雁九號發布會時候提了一句糖墩墩,搜索指數第三次冒尖,相比于航天員回家時候也低不了多少。</br>而到了請兒時的自己吃一個紅薯餅期間,一直到現在。</br>糖墩墩的搜索指數就沒下來過,一波連著一波,畫上去一個陡峭的斜線,甚至超過了航天員回家時候。</br>洋洋灑灑好幾頁,圖表和數據佐證,糖墩墩紅薯的知名度,翻了幾十倍。</br>看著是挺多,兩百多萬斤,實際上還不到五十萬份,實際上只有新發地一個市場所供應的紅薯一天的量。</br>就這,你們還想供應全國?</br>你還拿去年的數據做計劃?</br>純純的沒點批數!</br>講的太有道理了。</br>貓貓頭只能不斷的道歉,裝死。</br>而川省農科院那邊,裝死的更早,更徹底。</br>不裝死也沒辦法啊。</br>真的真的再也拿不出貨了。</br>貓貓頭這邊七百畝,除了留夠丁蕊的和航天中心的,物理所的,其他全上了預售。</br>川省農科院那邊,一模一樣,他們連自己內部的福利都沒敢留。</br>原本駱一航三叔還想著給單位說說,采購些當福利呢,支持一下佷子的事業,結果一看這情景,也別提了,提了反倒是給佷子惹麻煩。</br>他不提吧,同事卻找上門來了,求他代購糖墩墩,說話還特好听,支持咱佷子的事業。是不是有點耳熟。</br>不過駱翔還是有擔當的,在他那邊就給拒了,不給佷子添麻煩。</br>而他佷子更有擔當,主動送了一批過來,交給三叔三嬸做人情。</br>實在是求過來的人太多了。</br>駱翔這邊雖然擋了,但還有其他人呢,褚杰、小趙、時娟、甚至駱爸駱媽和張峰那邊都有請托的。</br>好在一畝實際上是2200多斤的產量,有個零頭。</br>駱一航就讓把零頭留下來了,給公司里的人拿去做人情。</br>由此也可以看出,糖墩墩有多麼火爆。</br>貓貓頭這邊忙完線上忙線下。</br>川省農科院那邊也一樣。</br>黃老漢又又又來了,這回還不是一個人來的,聯合了十里八鄉,二三十位致富帶頭人和村長村支書和說得上話的。</br>稱得上“聲勢浩大”。</br>到了農科院。</br>黃老漢唱黑臉,又拍桌子又瞪眼,“我怎麼說來著,怎麼說來著,瞧瞧,瞧瞧這銷量,還說賣賣看,還說新東西沒譜。我當時就說了,你們東西肯定好,讓我說著了吧。”</br>“現在市場看著了,你們還咋說,讓不讓種!”</br>脾氣不好,話頭沖嗓門大。</br>但話里的意思全是夸的。</br>這老頭,鬼精鬼精的。</br>而且旁邊還有唱紅臉的,二三十個紅臉,這通的勸啊,人家農科院有自己的考量,人家有人家的計劃,咱都這麼多年了還不知道嗎,農科院的職責里就有農業推廣,不會忘了咱老百姓的。</br>咱農戶沒啥本事,也沒啥拿得出手的,就只有滿腔熱情和對咱國家科研單位的信任。</br>等著就得啦,農科院不會辜負咱們的信任。</br>這紅臉唱的,說話細聲細氣,透著那麼誠懇和老實巴交。</br>但這話里的意思啊,頂花帶刺,跟黃瓜似的。</br>農科院也很無奈啊,農技推廣確實是他們的職責,全國各地的農技站還都是農科院管理呢。</br>但糖墩墩,農科院屬于協作,他們這次的四百畝還是駱一航來求援的時候,花代價交換來的呢。</br>當時說的還是這批產出由清音農業收購。</br>後來因為出了土豆餅這檔子事,駱一航那邊改了計劃,決定加工和未加工分開,所以只收了授權費,產出由農科院自己賣。</br>駱總仁義,還給做了推廣。</br>農科院這邊相當于只用包裝發貨。</br>但現在,黃老漢一趟一趟來,這又帶了這麼多人,都是鄉里鄉親的,平時合作也多。</br>不能隨便打發啊。</br>咋辦?</br>找能人唄。</br>有請小駱總。</br>農科院的工作人員當著黃老漢他們的面,一個電話打到駱一航這邊。</br>把事情說過之後。</br>駱一航很理解。</br>“我這邊也在發愁呢,太火爆了,我的計劃也全部打亂,正在推翻重做。”</br>這話听著像是推辭。</br>農科院這邊剛要再說。</br>就听見駱一航提了個建議,“這樣,咱們盡快開個會,踫一踫,把下一步的種植計劃給定下來,我這邊也好準備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