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砂岩的發現,使得投石車的攻擊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它不再僅僅是針對單一目標的攻擊,而是變成了一種爆炸式的範圍攻擊。這一創新極大地提高了投石車對士兵的殺傷率,給聯合盟國的軍事行動帶來了顯著的優勢。
越國的士兵們已經習慣了那種爆炸式的投石車攻擊。每當投石車開始投射時,他們都會迅速地躲到附近的建築物後面,以避免被飛濺的石頭所傷。然而,這種被迫的躲避行為卻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偷懶的習慣。
只要有投石車出現,越國的士兵們就會心安理得地躲在建築物後面,聊天、睡覺,甚至有些人還會趁機偷懶打盹兒。畢竟,這種爆炸式的飛濺攻擊實在是太危險了,即使是聯合盟國的自己人也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貿然進攻。因為那些飛濺的石頭可不會長眼楮,只要是在它的爆炸範圍內,無論是敵人還是自己人,都會受到傷害。
就在這個時候,越王又一次召集了那幾位曾經與蒙天鴻交手失敗過的謀士。這些謀士雖然在謀略上輸給了蒙天鴻,但他們之前獻計挖掘溝渠戰壕的計謀,卻為越國成功地抵擋住了聯合盟國如烈火般猛烈的攻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他們的這個計策,才使得聯合盟國的攻勢被迫停滯下來,讓戰局陷入了僵持的狀態。
越王對這群來自常年處于戰爭、中原腹地的謀士們依然抱有很大的期望。盡管他們在與蒙天鴻的較量中失利,但越王相信他們的智慧和經驗,一定能夠想出應對蒙天鴻軍隊挖掘地道這一策略的好辦法。
越王深知,若無這群謀士前來越國施以援手,恐怕他在與盟國聯軍的首次交鋒中,越國便已面臨亡國之危。越國地處偏遠,對于大規模戰役,無論是經驗、技術,還是指揮、武器、士兵素質以及士氣等方面,都遠遠遜色于聯軍。即便是越國本土的謀士,也僅略通一些小謀略,于大型戰役而言,幾乎毫無作用。因此,即便這些支援而來的謀士曾有過失敗經歷,越王也別無他法,唯有依賴他們,方能抵御聯軍的猛烈攻勢。
然而,越王心中實則憤憤不平。他懊悔不已,若早知聯軍會與越國全面開戰,他斷不會貿然前往邊境挑釁聯軍,更不會輕信這些支援謀士所屬國家的讒言,妄圖算計聯軍的領土。可事已至此,聯軍如今又開始挖掘地道,顯然是在故技重施,玩弄陰謀詭計。越王無奈之下,只得趕忙召集謀士們共商應對之策。
幾位謀士對于蒙天鴻在幾處猶如攔路虎般的城池挖掘地道這一舉動,展開了全面深入的分析。首先,他們仔細研究了這些城池的地形特點。經過觀察發現,其中有些城池根本就沒有河流流經,城內居民的飲用水完全依賴于城內的水井。這一情況使得蒙天鴻利用水工挖掘地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