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自從蒙天鴻在邊境與皇城失去聯系後,皇城方面又听聞“望月城”也同樣失聯,這讓軍機處的眾人憂心忡忡。他們手中掌握的情報顯示,邊境的許多小鎮都已經被完全摧毀,這顯然是越國采取了某種未知的手段所致。
經過深入分析,軍機處的官員們推斷出越國很可能是在邊境士兵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成功穿越了邊境防線。而他們的目標,極有可能就是“望月城”。
此外,軍機處還了解到“望月城”目前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城內無兵可用。因為“望月城”的物資輸送必須得到上級的命令才能執行,所以在沒有得到命令之前,他們無法調兵遣將。
綜合以上各種因素,軍機處的官員們認為蒙天鴻此時很可能正路過“望月城”。然而,如果蒙天鴻真的身處“望月城”,那麼他的處境將會非常危險。畢竟,越國來襲的土匪士兵數量遠遠超過“望月城”的幾十倍,雙方實力懸殊如此之大,結局幾乎已經可以預見。知道情況的眾人紛紛搖頭嘆息,都覺得蒙天鴻這次恐怕是在劫難逃了。
于是,朝廷內部逐漸形成了兩個派別。一方是以蒙天鴻為首的,堅決擁護吳王的一派;而另一方則是由大資本和大資金暗中操縱、籠絡起來的官員群體。
當這些官員們意識到蒙天鴻恐怕難以逃脫厄運時,他們迅速地團結在一起,猶如餓狼撲食一般,開始不擇手段地擴張自己在朝廷中的勢力。他們通過收買、利用和誘惑等各種方式,不斷地拉攏更多的官員加入自己的陣營,從而不斷擴大對朝廷的影響力。
更為驚人的是,他們竟然巧妙地利用了朝廷的選舉皇帝制度,使得吳王和新資本推薦出來的梁策的選票數量完全相等。這無疑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權力博弈,而梁策這個名字也因此浮出水面。
原來,梁策曾經是前梁國的一位謀士。然而,當梁國滅亡之際,他卻趁機渾水摸魚,將梁國的所有財富席卷一空,以此作為日後東山再起的資本。此後,他一直在與盟國進行商業往來,趁著前期蠻夷當政的混亂時期,不斷積累財富,並成功地拉攏了不少官吏,一直在暗中積蓄力量,等待著厚積薄發的時機。
如今,蒙天鴻深陷困境,梁策終于等到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毫不猶豫地站出來,成為了吳王的勁敵,與吳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較量。
目前朝廷中的局勢頗為復雜,梁策憑借其雄厚的資本,迅速崛起並攫取了大量的政治權力。而吳王則在蒙天鴻生死未卜的緊要關頭,並不願引發內戰,因此對梁策采取了忍讓的態度。然而,吳王也並未完全示弱,他緊緊握住大部分兵權和神權,以此作為自己的籌碼,同時耐心等待蒙天鴻的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靠近“望月城”的諸侯,竟然也是梁策的黨羽之一,且還是其中的積極分子。梁策的策略可謂是別出心裁,他故意放開官員貪污、徇私舞弊等行為,以此為誘餌,吸引更多的官員加入他們的派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