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
混沌仙宮之內,曹鯤端坐在蒲團上,雙目緊閉,神威浩瀚,貪婪的吸收著來自四海八方的香火之力。
錦衣衛指揮使黑虎站在殿中喋喋不休地匯報著各地的情報︰“陛下,近日天下間風雲變幻,諸多天才人物紛紛嶄露頭角。”
“天魔宗真傳弟子蕭岩,以元嬰修為反殺火羽妖王。”
“散修王麟單槍匹馬覆滅榮州騰家,斬殺化神修士騰千丈。”
“江南論劍,天下間的劍道高手齊聚江南,神劍門令狐求敗,劍術通神,戰敗了四大派掌門,奪得江南劍盟盟主之位,成為了江南劍道的第一人。”
“純陽神體石天在黑風谷中斬殺西北大寇涂強。”
“七星門余孽宋飛鴻在南海現身,以珞珈山真傳弟子的身份擊敗了十方山聖子公孫無忌。”
黑虎一口氣匯報完這些情報,曹鯤聲音淡漠道︰“黃金大世,天才輩出,真是不錯,你去把他們抓來,朕要用他們練功。”
黑虎聞言,恭敬道︰“諾!”
回到錦衣衛衙門,黑虎立刻發出命令,各地錦衣衛聞風而動。
烏力吉身著銀袍金甲,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混沌仙宮,每一步踏出都仿佛與天地間的靈氣產生了微妙的共鳴,腳下的石板路竟泛起淡淡的漣漪。
烏力吉走進乾坤殿,來到曹鯤面前,雙膝跪地,恭敬行禮︰“師尊!弟子烏力吉有一事相求。”
曹鯤睜開雙目,溫和道︰“起來吧,烏力吉,有何事但說無妨。”
烏力吉站起身來,恭敬道︰“師尊,弟子近日修煉遇到了瓶頸,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再有所突破,弟子心想,或許只有外出歷練,歷經世間百態,方能尋得突破之機,所以,弟子斗膽向師尊請求,允許弟子外出歷練。”
曹鯤听後,微微點頭,眼中露出一絲贊許之色︰“好啊,烏力吉,短短數年你便達到了元嬰後期,可見你平日修煉非常用心,並未有絲毫懈怠。”
烏力吉滿目感激道︰“師尊過獎了,弟子能有今日之成就,全賴師尊的悉心栽培,若非如此,弟子恐怕還在草原放馬。”
曹鯤和藹道︰“你想外出歷練的想法不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修仙之路,並非一味地閉關苦修,更需要在紅塵歷練中感悟天地之道,領悟生命的真諦,近年來,天下英杰輩出,你此次外出可多去與八方天驕交流切磋,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烏力吉感激涕零,再次雙膝跪地,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說道︰“謝師尊教誨!弟子定當潛心修行,絕不辜負師尊的栽培。”
曹鯤微笑道︰“起來吧,為師相信你定不會讓為師失望,畢竟你是為師最得意的弟子,出門在外,一切小心,遇事要沉著冷靜,切勿輕敵冒進。”
烏力吉站起身來,神情鄭重道︰“是,師尊!弟子謹遵教誨。”
曹鯤微微擺手,說道︰“去吧。”
烏力吉再次行禮緩緩退出仙宮。
烏力吉離去之後,曹鯤再次閉上雙目,運轉香火神力,口中念念有詞,雙手快速結印,一道道神秘的符文從他的指尖飛出。
剎那間,香火神力發生了奇妙的變化,竟化作一萬三千道香火分身。
這些香火分身與曹鯤的大帝法相一模一樣,懸浮在虛空之中,眼中符文流轉,周身散發著神聖的光華。
曹鯤心念一動,這一萬三千道香火分身便化作一道道流光,順著香火信仰降臨到大魏各地,降下神跡。
汝州信安郡烈日高懸,天空湛藍如洗,不見一絲雲彩的蹤跡,數月滴雨未落,致使河流干涸,赤地千里,田地干裂,寸草不生。
而曹鯤為了收集信仰,大興土木,有意限制國庫支出,不準地方官員私自賑災,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他們面黃肌瘦,眼神中充滿了悲苦,孩子們餓得哇哇大哭,有老人為了節省口糧,跳崖自盡。
在這絕望的時刻,有人提起了混沌無極長生大帝,宣揚這位大帝是開天闢地的創世之神,擁有無上的神通,能夠呼風喚雨,拯救蒼生。
于是,走投無路的百姓涌到郡城之中的混沌無極長生大帝廟,跪地磕頭祈求大帝降下甘霖。
大帝廟中,香煙裊裊,哭聲震天,就在這時,天空中突然閃過一道耀眼的光芒,緊接著,一個巨大的身影出現在雲端。
這身影正是曹鯤的法相,高懸九天,眼如日月,神威浩瀚,百姓震驚不已,紛紛虔誠叩拜,泣淚祈禱。
曹鯤的目光掃視著這片干涸的大地,大手一揮,剎那間,天地變色,狂風呼嘯而來,吹得樹木東倒西歪,塵土飛揚。
緊接著,一聲雷霆炸響,如同一頭憤怒的巨龍在天空中咆哮,震得大地都為之顫抖。
風雷交匯,水汽凝聚,形成了一朵朵烏雲,烏雲越聚越多,越來越厚,仿佛是一塊巨大的黑色幕布,遮住了整個天空。
“轟隆!”
不一會兒,悶雷陣陣,豆大的雨點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打在大地上,發出 里啪啦的聲響。
大雨如瓢潑一般,傾盆而下,雨水順著屋檐流淌下來,形成了一道道水簾,街道上,水流成河,匯聚成一股股洪流,向著低窪處奔涌而去,江河滿灌,水位迅速上漲,波濤洶涌,仿佛是一條條巨龍在水中翻滾嬉戲。
隨著大雨的持續降臨,旱情逐漸消解,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潤,變得松軟起來,枯黃的莊稼重新煥發出了生機干涸的河流和湖泊也重新充滿了水,波光粼粼。
百姓們望著這久違的甘霖,歡天喜地,激動得熱淚盈眶,紛紛走出家門,在雨中歡呼雀躍,無數百姓跪在地上,感謝大帝的恩賜。
數縣百姓為了表達對混沌無極長生大帝的感激,殺雞宰牛,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廟會,人們載歌載舞,擺上了豐盛的祭品,虔誠地祭祀。
佛門在汝州根基深厚,眾多寺廟散落于山川之間,曾經梵音裊裊,香火鼎盛,善男信女們懷著虔誠之心,紛紛踏入廟門,獻上豐厚的供品,祈求佛祖庇佑,消災解難,賜福延年。
可是如今百姓都去供奉混沌無極長生,各地的大帝廟中香火鼎盛,人聲鼎沸,直上雲霄。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佛門寺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冷清之中,往日里熙熙攘攘的廟門,如今變得門可羅雀。
廟中的僧侶們,望著空蕩蕩的寺院,心中五味雜陳,供桌上的燈油都快要干了,飯堂的米缸也要空了。
一群高僧圍坐在一起,氣氛壓抑沉重,臉上布滿了怒氣。
為首的老方丈,身著袈裟,手持佛珠,眉頭緊鎖︰“如今這局面,實在是我佛門之恥啊,那混沌大帝,不過是施舍了一些小恩小惠,百姓就爭相供奉,而我佛門,千百年來,普度眾生,救苦救難,卻被百姓拋之腦後,視而不見,照此下去,佛祖怕是要生氣了。”
一位僧人雙手合十,義憤填膺道︰“阿彌陀佛!方丈所言極是!我等每日誦經禮佛,修行不輟,為的就是普度眾生,積累功德,可如今,百姓皆被迷惑,忘卻了我佛的恩澤,這口氣,便是我佛也難以咽下!”
一位肥頭大耳的僧人大聲道︰“圓成師弟所言其實,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眾僧人紛紛點頭稱是,一時間,議論紛紛,各抒己見,有人提議舉辦盛大的法會,邀請各方高僧前來講經說法,以彰顯佛門的威嚴與慈悲;有人建議派遣弟子下山,宣揚佛法,有人主張施展佛門神通,為百姓降福……
老方丈面容慈悲道︰“從今日起,我等要更加虔誠地修行,廣施善緣,為百姓排憂解難,同時,派遣弟子下山,解救百姓的疾苦,降妖除魔,保護百姓,將佛法的真諦傳播給他們,我相信,只要我們持之以恆,百姓一定會重新回到我佛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