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本座是好人

第679章 忠義亭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燃燒石頭 本章︰第679章 忠義亭

    熙平七年冬

    寒風凜冽,瑞雪紛飛,江山如畫,銀裝素裹……

    玉京鳳凰山白雪皚皚,松柏傲立,甲士如林,旌旗招展。

    忠義亭,矗立于鳳凰山中,雖名曰“忠義”,實際卻是權謀交易的場所。

    亭外,寒梅點點,暗香浮動,亭內,暖爐生煙,美酒佳肴擺滿案幾,曹鯤端坐主位,身著華貴貂裘,頭戴紫金冠,淵𦨴岳峙,王者風範。

    大儒陳鈞、紀昌明、賈三思、黃鶴鳴、伏詢等名士正襟危坐。

    陳鈞,一襲青衫,頭戴方巾,手持折扇,雖白發蒼蒼,卻滿面紅光,神采奕奕,可見權力多麼養人。

    紀昌明,身材高大,聲音洪亮,滿臉敬重道︰“丞相,今日能受邀至此,欣賞雪景,品茶作賦,實乃我等之幸!”

    賈三思,尖嘴猴腮,身形似鶴,神采飛揚道︰“瑞雪兆豐年,自丞相主政以來,大乾風調雨順,四海承平,可見丞相仁德感動天地,澤被蒼生。”

    黃鶴鳴,須發皆白,精神矍鑠,一臉敬佩道︰“丞相新政,革除弊端,一掃朝堂頹廢,吏治清明,萬民安寧,功在千秋,老夫佩服之至。”

    伏詢,面容清瘦,氣質儒雅道︰“有丞相力挽狂瀾,江山社稷,必然繁榮昌盛。”

    曹鯤微微抬手,笑道︰“諸位高賢過獎了,今日邀諸位來此鳳凰山忠義亭,行這修禊之禮,實乃雅事一樁,在這寒冬臘月,我等齊聚于此,觀山賞雪,飲酒賦詩,當為一段佳話。”

    陳鈞奉承道︰“丞相所言極是,修禊之禮,文人雅士之樂事,今日有丞相牽頭,更是名留千古,丞相心懷天下,德高望重,我等能追隨丞相,實乃三生有幸。”

    曹鯤哈哈大笑,道︰“陳公過譽了。本相不過是為朝廷盡一份心力,為百姓謀一份福祉罷了。”

    此時,侍從們早已將盛滿美酒的酒杯放入山間溪流之中,溪水潺潺,酒杯隨波逐流,眾人目光緊緊跟隨,待酒杯停在誰面前,誰便要飲酒賦詩。

    酒杯緩緩停在了紀昌明面前,紀昌明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抹了抹嘴,大聲吟道︰“曹公威名震四方,山河叩首頌賢良,功高日月千秋照,德配乾坤萬古揚。”

    眾人紛紛鼓掌叫好。曹鯤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夸道︰“紀公好詩,將本相之功德頌揚得淋灕盡致啊。”

    紀昌明連忙拱手道︰“丞相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在下不過如實道來罷了。”

    酒杯繼續流轉,停在了賈三思面前。

    賈三思眼珠一轉,端起酒杯,清了清嗓子,吟道︰“丞相執掌乾坤手,四海歸心八方寧,仁政施行民樂業,賢名遠播史長留。”

    曹鯤撫掌大笑︰“賈公妙筆生花,這詩深得我心啊。”

    賈三思諂媚地笑道︰“丞相英明神武,在下不過借詩言志,表達對丞相的敬仰之情。”

    黃鶴鳴看著眾人紛紛獻詩,心中也有些按捺不住,待酒杯停在他面前,緩緩起身,手持拐杖,吟道︰“丞相賢德如北斗,指引蒼生破霧走,朝堂肅清奸佞遁,人間從此樂無憂。”

    曹鯤開懷大笑︰“哈哈哈……黃公之詩,寓意深遠,將本相比作北斗,實在是過譽了,不過,這朝堂肅清奸佞,倒也是本相之願。”

    伏詢見眾人都已賦詩,也不甘示弱,端起酒杯,沉思片刻,吟道︰“明公胸中有丘壑,治國安邦策略多,天下歸心同慶賀,千秋偉業共吟誦。”

    曹鯤看著一眾大儒名士,心中得意無比。

    這些大儒名士,飽讀詩書,賢名遠播,素來自命清高,如今在功名利祿面前,還不是低頭折腰。

    他清了清嗓子,高聲道︰“諸位高賢之詩,皆是對本相的贊譽,本相感激不盡,不過,這天下之事,非一人之力可為,還需諸位高賢多多輔佐。”

    陳鈞連忙道︰“明公放心,我等定當為明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明公對我等有知遇之恩,我等自然不負明公,襄助明公重整河山,名垂千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紀昌明道︰“丞相如此厚待,我等若不竭盡全力,豈非忘恩負義之徒?”

    賈三思滿臉感激道︰“明公就是我們的再生父母,我等的一切都是明公給的。以後,明公所願,就是我等所求。”

    黃鶴鳴捋了捋胡須,高聲道︰“我等雖為文人,但也知恩圖報。丞相之恩,我等沒齒難忘,定當為丞相出謀劃策,成就千秋偉業。”

    伏詢笑道︰“丞相胸懷大志,我等願隨丞相一同,掃平亂世,開創千古盛世。”

    果然,利益是人類行動的一切動力。

    曹鯤听著眾人的表態,心中大悅。

    他站起身來,走到亭邊,望著遠處連綿的山脈,意氣風發道︰“如今這天下,暗流涌動,反賊猖獗,烽煙四起,妖族蠻夷虎視眈眈,百姓生活也不盡人意,孤欲整頓朝綱,富國強兵,讓這天下百姓都能安居樂業,諸位高賢皆為當世大儒,學識淵博,還望諸位能助孤一臂之力。”

    賈三思連忙道︰“明公心系百姓,實乃天下之福,我等定當全力輔佐明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曹鯤轉過身來,看著賈三思︰“不知賈公可有良策?”

    賈三思道︰“如今朝堂之上,官員腐敗,多有勾結反賊,居心不良者,當務之急,應是整頓吏治,掃除奸佞,選拔賢能,廣納天下英才,充實官場。”

    曹鯤點頭道︰“賈公此言有理,只是如今選官之法多有弊端,世家專權,相互勾結,蒙蔽視听,壟斷官位,致使世間許多像諸位高賢一樣的能人志士有志難伸,富有才華絕無處施展,故而孤有意對選官之法盡心改革。”

    紀昌明道︰“明公所言極是,選官之法,不知堵塞了多少能人志士的報國之路,早就應該改一改了。”

    陳鈞道︰“選官之法傳承日久,若要改革恐引起世家貴族的不滿,引發不必要的麻煩,還需謹慎行事,尋得一個兩全其美之策。”

    寒風如鬼魅般在山間呼嘯穿梭,裹挾著紛紛揚揚的雪花,曹鯤胸有成竹道︰“諸位,朝廷選材,以往多倚仗世家舉薦,然此法弊端明顯,寒門俊才難有出頭之日,朝廷亦失諸多良才,故而,本相欲推行科舉,面向天下士子選材。”

    賈三思問道︰“敢問明公何為科舉?”

    曹鯤端起桌上的酒,一飲而盡,朗聲道︰“科舉之制面向天下士子,不論出身貴賤、貧富,只要你有真才實學,皆可報名應試,朝廷出題,士子考試,以成績取材,如此一來,天下英才皆報國有門。”

    黃鶴鳴听後大吃一驚︰“明公真是雄韜偉略,才智無雙,這科舉之制,既給了寒門士子機會,又能為朝廷選拔出真正的人才,實乃千古未有之良策啊!丞相聖明,我大乾有丞相,實乃萬民之福啊!”

    陳鈞擔憂道︰“明公,科舉之制面向天下選材,恐會引起世家不滿,于朝廷穩定不利啊。”

    曹鯤笑道︰“陳公此言差矣,世家大族子弟,自幼受家族燻陶,飽讀詩書,此乃世家之優勢,科舉之制,乃是以才華論英雄,只要世家子弟真有才華,又豈會被埋沒?寒門士子雖然出身寒微,但其中亦不乏聰慧勤奮之輩,孤只是給他們一個入仕為官的機會。”

    紀昌明捋了捋胡須,若有所思地說道︰“明公所言極是,但寒門士子一旦入仕,是否會打破朝廷現有的格局,對世家大族造成沖擊?”

    曹鯤大義凜然道︰“諸位高賢,這世間萬物,皆在變化之中,世家大族若想長久發展傳承,豈能固步自封?寒門士子入仕,並非是要取代世家大族,而是世家大族子弟與寒門士子相互競爭,相互促進,如此一來,朝廷人才輩出,江山社稷方能穩固,對世家、對寒門、對百姓皆大有裨益。”

    曹鯤心中所圖,乃是謀權篡位,取而代之,一統天下,並非心懷天下蒼生。

    什麼寒門士子的出路,與他又有何干系?

    他怎會為了百姓與天下世家為敵,將世家大族一股腦兒全推到自己的對立面去?

    他要的是天下之人盡歸己用,而非舉世皆敵。

    眼下的這些大儒名士,大多出身世家,他自然會闡明科舉制對世家的益處,以此消解世家的敵意,進而收買世家之心。

    賈三思豁然開朗,滿臉諂媚的稱贊道︰“明公高瞻遠矚,此策實在是妙啊!世家大族子弟與寒門士子共同為朝廷效力,既能發揮世家之底蘊,又能借助寒門之銳氣,真可謂一舉兩得。”

    黃鶴鳴稱贊道︰“明公所言,讓老夫豁然開朗,這科舉之制,看似對世家大族有所挑戰,實則是一個機遇,世家大族可借此機會,督促子弟更加勤奮讀書,勤學不輟,詩書傳家,方能長盛不衰。”

    伏詢拱手道︰“丞相聖明!如今听丞相大人一席話,如撥雲見日,科舉之制,既能讓寒門士子有出頭之日,又能促進世家大族的傳承,實乃利國利民之良策,我等定當全力支持丞相。”

    曹鯤欣慰道︰“諸位高賢能如此想,孤甚感欣慰,這科舉之制,乃是為了朝廷的長治久安,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世家大族與寒門士子,攜手共進,為朝廷效力,江山社稷方能永享太平。”

    喜歡別怕本座是好人請大家收藏︰()別怕本座是好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別怕本座是好人》,方便以後閱讀別怕本座是好人第679章 忠義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別怕本座是好人第679章 忠義亭並對別怕本座是好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