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分明就是說,並非沒有留下傷痕,而是我這具身體即便受傷也不會留疤。實際上,你捏得我非常痛,已經觸及了我的傷處,但我咬牙忍著,只因為你是侯爺。
他這番表演,讓國王頗為感動,當下便對大寧侯斥責道︰“你這是做什麼?沒看到王大人都痛得面部扭曲了嗎?他保家衛國,浴血沙場,身負重傷,你卻還拿他受傷的手臂把玩,這恐怕不妥吧。下次你鐘愛的那些武將受傷了,你也可以去捏捏他們的雙手雙腳,或許更合你胃口,就不要再為難王大人了。”
國王的話音剛落,宰相的眼淚硬生生地從眼眶里擠了出來,然後他強忍著痛苦,對國王說道︰“沒關系,只是點小傷而已,沒事的。”
大寧侯被這戲精搞得沒了脾氣,明明已經把證據擺出來了,他卻死活不承認,而現在國王又在護著他,再鬧下去也不會有結果。反正國王相信他受傷,而他又演得極為逼真。
于是,大寧侯只好甩開他的手,懶得再理睬這個貪生怕死、老奸巨猾的家伙,對國王說道︰“既然宰相傷勢嚴重,那還是換個人來領兵吧。”
大寧侯自己掏腰包招來的軍隊,自然也不放心交給宰相這個愚蠢的家伙統帥,那跟打水漂沒什麼兩樣。
國王點頭,隨口問道︰“那你覺得交給誰來統領比較好?”
“不如交給鄭忠夫他們幾個武將吧,他們畢竟是行伍出身,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行軍打仗與寫文章、吟詩作賦不同,還是要由武將來統領為好。”
大寧侯剛說到這兒,便發現國王臉色驟變。于是他只好閉嘴,他不想自己辛苦掏腰包招攬的軍隊給了國王還遭埋怨,所以國王說讓誰統領就由誰統領吧,大不了就當自己的錢打了水漂。
國王一直找不到合適的領兵大將,他最信任的就是宰相,其他官員還需要考慮。但武將他是絕不允許去領兵的,對此他父親王楷在病逝前就曾反復叮囑,一定要提防武將擁兵自重,威脅王權,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把軍隊交給武將統領。
于是,他勉勵了大寧侯幾句,夸贊了他的忠心,然後便打發了他。國王回到住處,穆碧妃馬上走了過來,小心翼翼地伺候著。
見到穆碧妃,國王心情好轉。但穆碧妃卻看出了國王滿腹心事,小心翼翼地不敢詢問。國王有話要跟她說,自然會說;國王不說,她不會主動詢問,這正是她乖巧之處,也是她最得國王歡心的地方。
今天國王心情郁悶,吃了一個大敗仗,損失了上萬人馬,現在雖然又得了一萬人,卻無可用的大將。
于是,他還是把心中的苦悶說給了穆碧妃听。然而,穆碧妃只是默默听著,並未提出任何意見。
國王知道,不問穆碧妃,她是不會主動說的,于是對她說道︰“你幫我想想,我該怎麼辦?”
穆碧妃答道︰“軍事方面,我一個婦道人家確實沒什麼主意,不過陛下既然信得過我,要問我的看法,我就隨便說說,若有不當之處,陛下一笑了之,可不要生氣。”
國王微微點頭,目光專注地落在穆碧妃身上。他此刻並未真正留心,詢問穆碧妃也不過是借此消遣解悶罷了。
穆碧妃開口道︰“我高麗武將難以信賴,因此讓武將領兵絕非良策。”
此言一出,正中國王心坎,他頓時集中精神,連連點頭贊許︰“還是愛妃深諳我心。”
穆碧妃繼續說道︰“按理而言,若是大宋能助我們領兵作戰,那自然是最佳且最穩妥的選擇。然而,近日我與花子、幸子閑談,多次听聞大宋無意介入高麗內外戰事,故而指望大宋領兵恐難成現實。”
國王再次點頭,接口道︰“此事我亦曾專門詢問過趙公子與吳魁統帥。趙公子直言不參與軍事,推脫得干干淨淨;吳魁同樣直言不諱,表示他們不會插手我國內憂外患,除非涉及宋軍,否則概不干預。如此一來,宋軍確實無力相助,我們唯有依靠自身。”
穆碧妃點頭贊同,進而提議︰“既然如此,不妨從我國文臣中選拔領兵之人。但文臣領兵,宰相剛遭敗績且身負重傷,恐難勝任出征重任。至于陛下身邊的文臣,雖擅長文章詩賦,卻鮮有精通軍事者。不如陛下設立武科舉考試,考察兵法、操練及謀略,選拔有能之士領兵。”
此言猶如醍醐灌頂,國王頓時大喜,一拍大腿道︰“是啊,我何不舉行一場考試?讓這些文官一展身手,看誰擅長領兵作戰,便由誰統兵出征,專考謀略,不涉武功。”
隨即,國王朗聲對穆碧妃笑道︰“愛妃果然聰慧過人,一語道破玄機,此計甚妙,就依愛妃所言行事。”
國王隨即召集所有文官至大帳,宣布了這一構想。此次隨他前往牛峰山,各衙門掌印官皆依規隨行,故而人選不乏。然而,听聞要領兵出征,至少半數文官臉色驟變,紛紛縮頸藏身,唯恐引起國王注意。
這些文官平日里吟詩作賦、撰寫官文各有所長,彼此不服,但論及上陣殺敵,卻是談何容易。尤其得知大軍在宰相領導下連敗兩陣,折損一萬兵力,連宰相亦重傷垂危,雖傳言宰相英勇抗敵,敗因武將作祟,但敗局已定,傷痕累累。
他們不願重蹈覆轍,況且多數不諳兵事,有的甚至未翻閱過兵書,對戰事一無所知。近年來,高麗文人盛行風花雪月,熱衷于吟詠詞章,鮮有人涉獵兵法謀略,故而熟讀兵書者寥寥無幾,即便有之,亦視作閑書消遣。
而現在國王卻要考驗他們的領兵謀略,並將勝出者任命為統兵官,統領一萬兵馬與娘子軍作戰。作戰本身已屬不易,更何況是與女性交鋒,且敗北的可能性極大,這面子實在丟不起。若戰敗再受懲處,那將是終身的恥辱,這些文臣自然不願承擔如此後果,個個心中盤算得極為精明。
國王原本滿懷信心,以為這些文臣會像武將一樣,一聞戰事便興奮不已,爭相為他分憂領兵出征。然而,事實卻是當他宣布此事後,文臣們個個嚇得臉色蒼白,紛紛後退,唯恐被點到名。國王氣得鼻子都歪了,現實與他的預期大相徑庭。于是,他陰沉著臉問道︰“怎麼?難道沒有人願意為國分憂,領兵出征嗎?”
喜歡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請大家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