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子是個心地善良的姑娘,見花子如此難過,她心生不忍,卻又不敢直接勸趙桓對花子好一些,于是便巧妙地找借口制造機會,讓他們倆單獨相處。
然而,很快她就發現,即便兩人獨處,趙桓也未曾與花子交談,甚至將她晾在一邊,自顧自地做事,有兩次更是直接離開,氣得花子直撅嘴。
然而,這一次當著眾多人的面,趙桓卻讓花子坐在他身邊,這不禁讓人揣測是否別有深意。
花子迅速搶佔位置,還故作歉意地對章慶王後說︰“不好意思,趙公子讓我坐的,要不你坐我身邊吧,咱們一起給趙公子敬酒。”
章慶王後冷哼一聲,回應道︰“不必。”
她對國王說︰“殿下,要不我還是坐你身邊,給你斟酒吧。”國王一心想討好趙桓,怎會眼睜睜看著夫人外交受阻?于是他說︰“不是還有另一邊嗎?你坐那邊,你們倆一人一邊給趙公子敬酒,趙公子可是我們高麗的貴客,要盡心招待。”
听到國王這番話,章慶王後認為他只是場面上的客套,並未放在心上,也未因此改變對趙桓的態度。既然國王如此要求,她只能不情不願地坐在趙桓的另一側,而趙桓也未加推辭。太後站在一旁,顯得有些尷尬。
不過,她深知吳魁是大宋駐軍的最高統帥,是國王極力討好的對象,便對國王說︰“趙公子這兒坐不下了,要不我坐在吳將軍身邊好了。”
話音未落,她便徑直坐在吳魁身邊,賠笑說道︰“吳將軍,我來為你斟酒,你不介意吧?”
吳魁見趙桓左右兩邊都是女子,已無空位,且看出太後對趙桓似乎不甚待見,心中不悅。他決定找機會提醒太後,讓她明白趙桓非同尋常,當然,他不能透露趙桓的真實身份,于是點頭應允。
太後頗為高興,坐在吳魁身邊,另一側則是幸子,這樣她可以一邊與幸子交談,一邊與吳魁說話,位置頗為理想。
眼見眾人落座,國王舉杯道︰“趙公子遠道而來,是我們高麗的貴客,作為東道主,我謹致以最誠摯的歡迎,願趙公子在高麗玩得開心,過得舒暢。”
眾人紛紛舉杯,唯獨趙桓未動,他環視在場眾人,除了昨日出席的兩位宰相文官外,又多了幾位文臣,卻依舊不見武將身影。
于是,趙桓帶著幾分戲謔對坐在對面的大寧侯說︰“王爺,看來你沒能夠說服你哥哥同意你的觀點。”
趙桓並未明確表達對重文輕武的態度,而是貫徹了“拱火”的策略,他此行正是為此而來。
原本得知今日宴會無一名武將出席,大寧侯已感郁悶,但經歷了昨晚之事,他又覺得不宜與皇兄在此事上鬧得太僵。
皇兄若不願召喚,那便罷了,畢竟參加一次皇宮宴會並不會提升武將的地位,本也不打算再提。然而,未曾料到趙公子輕描淡寫的一句話,瞬間又點燃了他心頭的怒火。
大寧侯立即對國王說道︰“王兄,今日應當召喚幾位武將來參加宴會。連趙公子這位局外人都看不下去了,可見我們在對待武將問題上確實過于苛刻,理應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
不等國王回應,王後已坐在趙桓身旁,搶先開口道︰“大寧侯此言差矣,王室宴會乃高雅之地,片刻後或許還要吟詩作賦。何況大宋朝的伯爵幸子大人、統帥吳大人均在此,怎能容那些武夫掃興?
他們只需在邊境持槍巡邏,便對得起俸祿了。還想與尊貴的伯爵和統帥大人共進晚餐?未免太過抬舉他們。”
她提及伯爵幸子和統帥吳魁,卻對此次宴請的主角趙桓只字不提,甚至連眼神也未曾給予。
吳魁和幸子深知趙桓的真實身份,此舉極為失禮,卻又不便明言。
幸子正欲提醒王後應以趙桓為尊,不料太後卻先發話了︰“我也覺得皇後所言極是,那些粗鄙武夫只配在馬廄里舉葫蘆飲酒,豈能踏入高堂?
他們僅在戰亂時有用,如今在大宋朝庇護下,我高麗國泰民安,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武夫又有何用武之地?他們有何資格與國王、幸子伯爵及吳魁統領共進晚餐?
大寧侯,非我指責,你應向你兄長學習,妥善處理文臣與武將的關系,遠離那些武將,勿讓他們成為你的笑柄。”
大寧侯被兩位女流教訓,怒氣沖天,雖太後為長輩,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毫不顧及對方身份,決心辯個明白。
他當下說道︰“太後、王後娘娘,此乃前朝政事,無論大宋還是高麗,均嚴禁後宮干政。此類事宜,兩位無需置喙,只需斟酒便是盡責。
何況武將並非如你們所言那般不堪,我高麗武將不輸文臣,且國家之所以國泰民安,正是有武將鎮守邊防,守護高麗江山。若無他們,國家將陷入動亂。
我們不應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否則戰亂再起,誰將保家衛國,守護我大高麗江山?”
一時間,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爭執不休。
國王屢次試圖打斷,趙桓卻擺手道︰“道理越辯越明,無需干預,應有寬廣胸懷,海納百川之度量,容忍不同意見。”
于是爭論繼續,幾位文臣見國王不再過問,便也加入辯論,與大寧侯展開理論。
此次宴會的參與者除大寧候外,皆是文臣,均支持重文輕武,唯有大寧侯主張應給予武將應有的待遇。他一人面對眾多對手,顯然難以應對。
尤其是太後和王後,兩位女性聲音尖銳,嗓門洪亮,嘰嘰喳喳,令大寧侯根本沒機會開口。整個宴會廳猶如菜市場般熱鬧非凡。
國王開始感到不安,但見趙公子似乎對這場爭論頗為感興趣,听得津津有味,便不再干涉,任由他們爭吵,間或還點評幾句。
爭論愈發激烈,幸子和吳魁對皇帝如此關注此事感到不解,雖未阻止,卻也未參與其中,任由爭論繼續。
坐在趙桓身邊的花子幾乎要用手指堵住耳朵,難以忍受。她大聲喊道︰“別吵了,不就是吃個飯嗎?多雙筷子的事,既然沒有武將,叫兩個來不就行了?有什麼好吵的?”
她是大和國權臣平清盛的親妹妹,在大和國極受寵愛,上下官員,包括天皇,皆對她寵溺有加,養成她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即便在高麗王室宴會上,她也敢直言。
喜歡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請大家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