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說的是實話,她一直想的是怎麼守住京城,從沒有想過主動撤離,因為這是她的根本所在,她覺得她是皇帝,如果放棄京城逃走,那整個國家就散了。
但是現在李玨提出主動撤離,保存實力等待援軍,的確讓她打開了新思路。
思前想後,覺得這是當前最好的抉擇,一定要放棄皇帝不能離開京城的思路,而把保存實力放在第一位,因為只有實力尚存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阿典娜在得到李玨的提醒之後,算是想明白了。
女皇又接著說道︰“撤離京城之後,李將軍提出來的兩個建議,我傾向于第一個,找一個地方固守。
因為我們卡內姆帝國大部分地方都是遼闊的草原,一望無際,在這樣的地方運動戰很難,因為很快被敵人發現行蹤。
所以相對而言,我更傾向于找一座城池,能夠固守的地方進行堅守。
而敵軍有相當數量的騎兵,他們要追蹤並包圍我們,還是比較容易的。”
李玨雖然跟著圍城去過卡內姆帝國的幾處古文化遺址,但是並沒有對整個帝國的地形地貌進行勘測,也不了解,所以他只是從戰略戰術上提出意見,而沒有針對卡內姆帝國本身的情況。
但是女皇卻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成為皇後之後,跟著皇帝幾乎把帝國的主要城池都走了遍,對整個帝國還是有相當了解的。
帝國超過一半是遼闊的稀樹草原,那里除了少量的金合歡樹、猴面包樹以外都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此外還有季節性沼澤、濕地等盆地,比較平緩。適合騎兵運動作戰,並不適合隱藏,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是山地。
當然北邊靠近大沙漠,那里並沒有明確的邊界,嚴格的說也算不得是卡內姆帝國的疆土,因為那里幾乎沒有人煙,也沒有軍隊駐扎,帝國也沒有把那里當做自己的疆土。
李玨听女皇這麼說了之後,點頭道︰“陛下考慮的很周到,如果帝國絕大部分土地都是草原的話,的確不好運動作戰,也不好隱藏。
最好的辦法是找一個能夠守得住的城,不知道帝國有這樣的地方嗎?”
女王點頭,她已經想到了一個地方,在听到李玨的主意之後,她第一反應就是這座城,它叫塔茲爾加城。
這座城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南部邊緣,風沙峽谷地帶。
那里早在古羅馬時期就是重要的軍事要塞,因為古羅馬時期那一片還不是沙漠,方圓數千里都是綠洲,有大量的人口聚集,所以帝國在那兒修建了非常堅固的軍事要塞。
由于當地生產一種黑沙岩,所以古羅馬軍事專家研究出了一種符合當地特點的修建城牆的方法。
就是用當地的黑沙岩和駱駝的骨粉混合之後,形成了一種類似混凝土的結構澆築而成的城牆,這種城牆抗風沙的能力可以成倍增加。
由于它是類似混凝土的結構,因此能把城牆修得很高,不像用石塊堆砌,達到一定高度時,再往上就很難了,所以這座要塞早在古羅馬時期修建得就非常的高大。
當時女皇跟著皇帝馬吉德來到這座城市,曾經感慨,這處沙漠邊緣修這麼大這麼堅固的城樓,是用來抵御沙漠的蠍子嗎?
因為這里沒有什麼敵人,南邊就是卡內姆帝國的疆土,北邊是一望無際的遼闊撒哈拉大沙漠,東邊和西邊也是如此,並沒有敵人。
不過了解歷史之後才知道,在一千多年前的古羅馬時期,這地方是有敵人的,而那時候卡內姆帝國還不存在,古羅馬帝國需要抵御的主要是來自非洲當地的土著人和部落。
他們時常襲擾古羅馬的客商,攻城掠地,等到古羅馬大軍殺來時,他們又四散逃竄。
為了消滅這些敵人,古羅馬軍隊疲于奔命,最後索性在這修建一座永固的軍事要塞,把軍隊駐扎在這,進可攻退可守。
這座城池修建之後,很快將這一大片方圓千里的疆土全部控制起來了,因為古羅馬軍隊憑借著強大的機動靈活的騎兵,能迅速的出征,在攜帶的干糧用盡之前,又可以退守到軍事要塞之中。
所以方圓千里的部落和土著基本上都被古羅馬軍隊消滅干淨,其他部落軍隊也不敢再到這來滋擾。
保護了這片疆土兩三百年的時間,直到古羅馬土崩瓦解,而撒哈拉大沙漠氣候發生巨大變化,沙漠迅速南侵,將大片綠洲都變成了沙漠。
而現在這座軍事要塞成了沙漠邊緣的一座孤城,但是他們知道城中有若干的深水井,而且井水很甜。
這也是古羅馬時期就留下來的遺址,也是當時古羅馬軍隊能夠駐扎上萬軍隊于此的根本。
當然現在城里可能糧食並不太多,但如果趕在敵人進攻之前,將沿途地方的糧食全部收集運送到這座城里,在這里堅守個一兩年都是沒有問題的,糧食和水都足夠,城池又足夠高大堅固。
這座城可比現在他們卡內姆的首都恩吉米要高大雄偉得多,只是里面的居民並不太多,只有區區一兩萬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人少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需要承擔太多的糧食,憑借高大的城牆就能固守。
所以有了這個主意之後,女皇說道︰“我們暫時不需要再擴招軍隊,現有的三萬軍隊守這座城足夠了。
因為城池很高大,都是荒原戈壁,幾乎看不到樹木,敵人很難獲得必要的木材來修建攻城器械,長途運輸過去需要耗時耗力,估計半年都未必能夠將大量的攻城機械運到那。
因此我們完全能夠憑借城池的高大堅固,三萬兵馬就守得住,我有這個自信。”
經過這段時間守城戰,女皇已經越來越有信心了,戰斗經驗也越來越豐富。
她去過那個城,對比京城,她相信三萬人馬足以守住,何況還有精銳的宋軍特戰隊五百人的幫忙,加上他們等待宋軍救援,有了希望就能守得住。
即便敵軍采用圍困的方法,只要他們堅持半年以上,宋軍一定會趕來救援,那時就可以退敵了。
在女皇向圍城和李玨介紹了那座城的情況之後,李玨當即點頭說道︰“如果是這樣,那這個方法是最穩妥的,固守高大堅固的城池等待救援,宋軍來了之後再絕地反擊。
同時,我們要將四周方圓千里的所有村莊全部堅壁清野,把糧食全部帶進城里,城中百姓年輕力壯的可以進城,年老的讓他們自行投親靠友,先渡過難關。”
對李玨的建議,女皇連連點頭,表示贊成。
于是一同商議了若干細節,而圍城根本插不上話,因為他不懂軍事,他也不想胡亂出主意,影響別人的思考。
商量妥當,女王當即下令,立刻進行撤離準備。
喜歡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請大家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