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3章 新國王在陰溝里
斯蒂芬國王沉重的點了點頭,他听得出大主教這時候提這話的意思,因為他的兒子威廉剛才想奪取王位,那會把整個英格蘭再次帶入戰亂之中。
所以他指著威廉說道︰“你不要再去奢望王位了,好好當你的伯爵吧,亨利是未來英格蘭的國王,他會使英格蘭走向偉大。”
說到這,他開始眼神渙散,用盡最後的力氣,用手指指著西奧博爾德說道︰“通知亨利來接掌英格蘭王位,在他來之前由你擔任攝政王,保證王國平安過渡,不要再出現任何戰亂。
誰敢再讓英格蘭陷入戰亂,就是所有英格蘭人的敵人……”
他這話是盯著他兒子威廉說的,威廉面如死灰,只能點頭說道︰“兒子听明白了,請父王放心,兒子不會再爭奪國王之位。”
听到兒子當著眾人的面表態了,斯蒂芬國王才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在醫生確認斯蒂芬國王已經歸西之後,西奧博爾德站直了腰說道︰“你們也听到了,在過渡期間我作為攝政王,現在馬上發出訃告,請瑪蒂爾達和亨利前往倫敦繼承王位,把斯蒂芬國王的靈柩運往倫敦,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葬禮,並在那兒為亨利和他的妻子埃莉諾舉行加冕儀式。”
所有王宮大臣貴族和主教都躬身答應。
威廉只能無可奈何的點頭表示贊同。
瑪蒂爾達終于接到了坎特伯雷大主教西奧博爾德派人送來的信件,告訴她斯蒂芬國王已經去世。
要求通知亨利和埃莉諾,帶著他們的孩子趙亨利前往倫敦參加國王加冕儀式,接任英格蘭國王。
瑪蒂爾達又是高興又是焦急,因為她的兒子亨利已經一個多月了沒有任何消息,不知道去了哪里?
她留在坎特伯雷城外等待消息的一百多個人傳回來的消息,也確認沒有找到亨利,不清楚他現在在什麼地方。
新國王不見了,該到哪里去找,誰也不知道。
瑪蒂爾達趕緊去找趙桓,把信給他看了,問趙桓該怎麼辦?
趙桓當然並不知道亨利躲在下水道,這件事史料沒有記載,歷史上,亨利逃出了坎特伯雷,回到了諾曼底。
而現在或許是蝴蝶效應,使得這一情節出現了變化,亨利沒有回諾曼底,這下就麻煩了。
但是趙桓相信他應該沒有出事,只是不知道什麼原因躲起來了。
于是趙桓對瑪蒂爾達說道︰“我們先趕到倫敦,然後再去坎特伯雷和周邊地區尋找,總能找到的,先不用著急,只有人到了那里,掌控住了局面,後面都好說。”
瑪蒂爾達嘆了口氣,也只能這樣了。
當即兩家人準備好,乘坐大宋的海軍艦船出發,橫渡英吉利海峽,到了泰晤士河入海口,順河而上一直來到了倫敦。
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與坎特伯雷大主教西奧博爾德,以及威廉等人見面。
威廉有些心虛,低著頭。
大主教曾私下里詢問過威廉,威廉始終說沒有找到亨利。
對此大主教覺得對方沒有說謊,否則他早就拿亨利來作為人質,強行索要王位了,應該是威廉也不知道亨利躲到了哪里,又或者出什麼意外了。
這讓大主教也很著急,現在瑪蒂爾達他們終于到了,大主教沒有揭穿威廉動用五千雇佣軍抓捕亨利這件事,等亨利找到之後再說吧,現在說這事只會使事情復雜化。
所以大主教也依舊采納了威廉之前的說法,城中發現刺客,亨利當天晚上下落不明,他們全城翻了個遍也沒找到。
瑪蒂爾達焦急萬分,親自帶人返回坎特伯雷,下令仔細搜索,可是依舊一無所獲。
原因是知道亨利下落的修士杰維斯居然被大主教西奧博爾德派到北邊去公干去了,大主教需要通知各主教前來倫敦參加加冕儀式。
所以派了若干修士到各教堂去做信使,通知教堂大主教和修道院長來參加新國王的加冕儀式,杰維斯也被派出去。
臨走前他去找了亨利,帶了一大包糧食和幾件衣服,以及一袋水囊的水,然後告訴亨利,躲到下面千萬別出來,因為現在外面局勢還不明朗,威廉帶著他的雇佣軍依舊掌控著坎特伯雷。
那時斯蒂芬國王還沒有去世,一切都還不明了,為了謹慎,杰維斯只能讓亨利繼續躲在下水道里,然後他便啟程前往北方去了。
亨利藏身在下水道,靠杰維斯給他的黑面包和水生存,但是黑面包很快就吃完了,因為亨利並不知道杰維斯什麼時候回來,餓了就吃。
當他發現面包吃完了杰維斯也沒有出現之後,他就慌了,他又不敢出去,生怕被活捉,他時常能听到外面有人走動的聲音,這讓他更害怕。
他雖然身經百戰,但現在是在敵方的城池,他相信威廉抓了他,一定會把他先殺掉,這樣就會使得整個王國不得不選擇他威廉來當國王。
造化弄人,杰維斯在去北方的路上生了一場大病,差點死了,所以耽誤了一個多月才勉強痊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讓躲在陰溝里的亨利飽受了人間折磨,沒有了糧食,他唯一能充饑的就是陰溝里的老鼠,好在他武功不錯,抓老鼠倒是十拿九穩。
只可惜老鼠太少,有時一天能看到好幾只,有時好幾天連一只都見不到,因為沒有火,而留給他的干淨水也喝光了。
好在坎特伯雷經常下雨,他可以用水袋接住從地縫流下來的帶泥漿的水,但也比陰溝的污水要好一些。
也是因為有老鼠有雨水,讓他又堅持了一個多月,這才沒有鑽出陰溝外。
實際上他要早出來的話,只要一問就知道已經變天了,大家都在找他,等著他去當國王呢。
他就躲在陰溝里吃老鼠,喝雨水,那成了他人生的噩夢。他對外面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依舊藏身在陰溝里。
轉眼就到了年底,聖誕節也快到了,可是還沒有亨利的任何消息。
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瑪蒂爾達以及趙桓坐在一起商議,這件事該怎麼辦?趙桓不插嘴,這種事跟他沒關系,所以他打定主意只帶耳朵不帶嘴。
可偏偏瑪蒂爾達和大主教都想听他的意見,于是趙桓只好開口,他說道︰“我們大宋有句話叫做國不可一日無君,現在都過去兩個多月了,英格蘭還沒有國王,這使得很多事情都處于停滯狀態。
休戰之後國家的重建需要盡快擺上議事日程,百姓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這種狀況要盡快結束,這一切都需要一位國王,所以能確定國王就最好了。
但現在亨利下落不明,我建議將亨利的兒子趙亨利,小名東征,即我的干兒子,立為共治國王。隨後,由他的奶奶瑪蒂爾達和大主教兩位共同擔任攝政王,協同執政。
待亨利歸來之際,他仍可恢復共治國王之位,直接行使國王職權。而我的干兒子繼續是共治國王,但他年幼,不參與國家治理,他的任務是學習,包括學習治國之道。
待他成年之後,可考慮與父親亨利一同共同治理英格蘭。不知兩位對此提議有何看法?”
在歐洲,父子或者兄弟作為共治國王,是一種常見的君主制度模式。
神羅帝國君王康拉德在參加十字軍東征之前,就把他的兒子立為了共治國王,在他去世的時候,也把他的小兒子小腓特烈立為了共治國王。
所以趙桓的建議幾乎馬上就得到了瑪蒂爾達和大主教的贊同,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可以解決一直沒有國王的不利局面。
喜歡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請大家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