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1章 國王和教宗激烈爭辯
教宗阿德里安都傻眼了,這儀式都沒完成呢,這些儀式可不能隨便取消的,這代表著教義中的尊嚴。
連儀式都沒有完成,而指望我給你加冕?想屁吃呢。
阿德里安其實也很不喜歡腓特烈,他太殘暴了,而且不講規矩,明明說好的儀式他不履行,反而讓自己直接給他加冕。
只要別人付出,自己不想付出,顯然是想通過這個儀式來提升皇帝的聲威而打壓他教皇國的威望,這怎麼可以。
阿德里安還想跟腓特烈商議一下,沒想到腓特烈說了那句話之後徑直自己翻身上馬,也不管教宗,騎著馬就往城里走去。
教宗氣的鼻子都歪了,他把目光望向了趙桓。
趙桓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眼神,告訴對方——我是你的堅強後盾,不用擔心,想做什麼盡管去做。
阿德里安有了趙桓的表態,心里更加踏實,他也一言不發的徑直上了馬,跟在腓特烈的身後,進入了羅馬城。
在經過拉特蘭教堂的時候,腓特烈站住了,他似乎想到了什麼,扭頭對阿德里安教宗說道︰“我要進去看看,沒問題吧?”
教宗面無表情的點頭答應,隨後雙方各自下馬。
這一次腓特烈等教宗走到與他並肩的位置,兩人才一起往教堂里走去。
教堂的修道院長在之前已經跟隨教宗一起到城門口迎接,此刻也被叫了過來,由他做向導,對教堂進行參觀。
腓特烈一路走去,在一處巨大的壁畫前他站住了,認真看著壁畫,心里的不滿如洪水般滔滔不絕。
他並不是突然起意來這座教堂看看的。
相反,他是來之前就已經听人說了,這里有一幅壁畫,對神羅帝國的皇帝做了一些很不禮貌的描繪,所以他要親自看一看。
果然,這幅畫是一位神羅帝國的皇帝單膝跪在教宗的高頭大馬前,一手抓著馬的韁繩,一手扶著馬蹬,而教宗則趾高氣揚的騎在馬背上,踩著馬蹬,俯視著跪在他面前的神羅帝國的皇帝。
這旁邊居然還寫了有一首詩︰
國王來到城門前,
宣誓維護城邦之權。
他成為教皇的臣子,
接受教皇賜予的王冠。
如果那幅畫可以做其他解釋的話,那這首詩就無可辯駁的證明了世俗君王是羅馬教宗的臣子,雙方的尊卑秩序清清楚楚的透過這首詩展現了出來。
並且強調世俗皇帝的皇冠是教皇賜予的,腓特烈做了很大的克制才壓制住了他拔出腰刀,將這幅壁畫砍個稀爛的沖動。
他盡量讓自己的話語平和,對教宗說道︰“在你們眼中,羅馬帝國的皇帝跟你們的教宗是主僕關系嗎?我們是僕人,你們是主人嗎?好像不是這樣的吧。”
阿德里安听說腓特烈要來拉特蘭教堂參觀,就覺得不好,因為這幅壁畫他也知道,不過這是很多年前畫的,又跟他沒關系,也跟腓特烈沒關系。
但畫的內容的確是宣誓教宗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連世俗國家的君王都是他的臣民,這幅畫和詩只是想表達上帝無所不能,上帝至高無上。
而教宗是上帝的代言人,所以他同樣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即便是世俗的君王,也要臣服在他的腳下,因為他代表著是至高無上的上帝。
這個思想邏輯從神權角度來說沒問題,可是卻沒辦法讓世俗的皇帝接受。
所以歷屆教宗都盡量避免宣揚這幅畫,以免刺激帝國的君王,可沒想到現在腓特烈直截了當進行了抨擊,說完之後他目光冰冷的盯著阿德里安。
如果說,腓特烈私下里與他抱怨對這幅壁畫和詩的不滿,那阿德里安或許會考慮讓人把畫整塊切下藏起來,又或者用布匹啥的將它遮蓋,不再向世人展示。
腓特烈當著大伙的面直接質問,後面跟著好幾百號人,都是神羅帝國的貴族、王宮大臣、羅馬教廷的大主教、修道院院長之類的。
在這種場合下,任何退讓都不行,否則臉面往哪兒擱?
所以阿德里安說︰“這只是畫這幅畫和寫這首詩的人的個人理解,不代表其他人。”
他其實想撇清責任,這已經是他覺得挺委屈的回應了。要是讓他真發火,他可能會說︰“本來就是這樣,我們教宗代表上帝,你就算國王皇帝,也只是上帝的子民。
你向教宗下跪,伺候的不是教宗,而是上帝,因為教宗是上帝的代言人,這個邏輯沒問題啊,你還�@率裁矗俊 br />
不過,阿德里安教宗一向有涵養,不會把心里話說出來。所以他想找個辦法緩和矛盾,把這件事和教廷劃清界限。只要確認這不是教廷的意思就行。
但腓特烈不依不饒,說︰“這是在你們修道院的牆上,每個來做禮拜的信眾都能看到,實在非常不合適。所以我希望教宗立刻讓人把這幅畫毀掉,並追究畫作的作者和這首詩的作者的責任,如果他們已經不在人世,也要追究他們後人的責任,以儆效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阿德里安被逼到了角落,他再次目光望向趙桓。
趙桓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他頓時就像打了雞血一般,仰起了頭,對神羅帝國君王腓特烈說道︰“我說過了,他只是畫作者和詩作者個人的觀點,不代表羅馬教廷。
那是別人的作品,羅馬教廷無權予以損毀,而且他描繪的,其實也是一個事實,——之前給國王加冕時執行的儀式,就是國王需要給教宗牽馬扶蹬。
畫作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啊,至于詩作本身也沒有什麼問題,——國王在來到羅馬接受教皇加冕的時候,必須首先宣誓維護羅馬教廷的權力。
國王成為教皇的臣子,接受教皇賜予的王冠,我覺得不應該理解為教皇這個人本身,而是他背後的上帝耶穌。
因為是教皇是上帝的看門人,掌握著通向天堂的鑰匙,是上帝的代言人,所以臣服于教皇前,不是臣服于教皇這個人,而是臣服于上帝,這個道理腓特烈殿下難道不清楚嗎?”
阿德里安不得不作出辯解,他如果當眾毀掉這幅畫,羅馬教廷就被狠狠打臉了。
所以他必須解釋,把教宗這個自然人跟教宗身份的代表隔離開來。而確認這幅畫表現的是向教宗代表的上帝致敬的意思,而不是教宗這個人。
這實際上是把概念模糊化了,讓教宗具備了兩重身份,有強詞奪理的意思,因此腓特烈當然不干。
他說道︰“我可以在上帝的聖像前跪拜行大禮,但絕不能在教宗面前,教宗跟神羅帝國的君王二者至少是平等的。
所以這幅畫是對世俗國王的尊嚴的踐踏,我絕不能接受。
如果你們還想得到我們神羅帝國的庇護,幫助你們掌控羅馬城擊退敵人,那麼就必須按照我說的做,把這幅畫損壞,追究畫作者和詩作者的本人或者後人的責任。
做到了這一點,我們再來談別的。”
阿德里安斷然拒絕,他說道︰“不可能,我說過了,這是個人行為,不是教廷行為,我們沒有權力損毀它。”
兩人為這件事爭吵了起來,而下面的隨從相互之間也議論紛紛,一些情緒激動的人也大聲爭吵。
喜歡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請大家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