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8章 羅馬城無政狀態
以前大宋沒有掌控整個羅馬城,阿德里安沒辦法做到這一點,現在羅馬城已經在宋軍實際掌控之中,他就可以動手了。
他讓人傳出來消息,說羅馬之所以因為暴亂被教宗下達戒嚴禁令,都是因為阿諾德他崇尚暴力,才把羅馬公社推到了教廷的對立面。
如果他離開羅馬公社,以羅馬市民良好的素養和對和平的追求,是不可能被戒嚴並且遭到羅馬教廷動用宋軍對抗的,雙方會迅速的恢復友好狀態。
不管他的話是真是假,這樣的觀點迅速流傳,並且在開羅城里掀起了越來越大的風浪,之前被阿諾德排擠的市政廳官員紛紛起來支持這樣的說法。
他們與阿諾德進行了激烈的辯論,都是異口同聲的譴責阿諾德將羅馬公社帶偏了,才導致了暴力。羅馬公社是不崇尚暴力的,市民是希望與羅馬教廷和平相處的。
其實說出這番話他們也是違心的,畢竟不這麼說,羅馬教廷是不可能讓宋軍撤走,那整個羅馬也無法恢復秩序。
市民甚至連正常上街都做不到,這樣的日子他們也不想過下去了,權勢逼迫之下,越來越多的官員、貴族和富商都來逼迫阿諾德,讓阿諾德滾蛋,馬上離開羅馬,否則對他不客氣。
阿諾德真的傷心了,他掏心掏肝的對羅馬百姓,可結果卻是這樣,——他要被他全身心幫助的羅馬人趕出羅馬。
他堅定的表示他要戰斗到最後一滴血,希望廣大貴族、富商市政能夠支持他,他也會帶領大家走出困境。
他的話其實是有很大的煽動性的,可惜比不過殘酷的事實,現在事實就是羅馬城被戒嚴了,被羅馬教宗下了戒令,由強大的宋軍直接執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們生活。
而現在教宗已經放出話來,只要阿諾德離開戒嚴就會結束,他們相信是這樣的,因為導致的這一切的確算起來都是阿諾德搞出來的,包括將紅衣主教打成重傷那件事,也是因為他而引起的。
在遭到羅馬市政廳官員,城里貴族富商和激進市民的集體圍攻之下,阿諾德已經不可能再留在羅馬了,他沮喪的收拾了簡單的行囊,騎了一匹老馬離開了羅馬城。
竟然沒有一個人來送他,他身邊也沒有追隨者,現在羅馬教宗因為他而下達戒嚴令,雖然沒有對阿諾德本人實施絕罰,把他攆出基督教,但誰知道以後會不會呢?
跟著他是沒有前途的,搞不好哪天就會被基督教開除,沒有上帝的光輝照耀,得不到上帝的救贖,他們就只有等著下地獄了,這可不是他們願意的,中世紀的人對此堅信不疑。
阿諾德被迫淒涼的離開了羅馬城。
羅馬城里一片歡呼,很多人都期待著戒嚴能夠迅速得到解除,幾個羅馬貴族和富商集體前去找阿德里安教宗,要求教宗解除戒嚴令。
但是教宗拒絕了,他對這些貴族和富商說︰“雖然阿諾德離開了,但是整個羅馬城依舊處于無政的狀態。
你們必須要推舉出能夠統治羅馬城的世俗執政官,並恢復羅馬城良好秩序,我才能取消戒嚴令,並請求宋軍返回他們的兵營。
否則,宋軍撤離後羅馬城又會恢復到無秩序狀態,暴力搶劫殺人會重新在街頭上演,這不是我願意看到的。”
一些貴族和富商也覺得教宗說得對,于是他們回去召集大家開會,商量選一個新的領導。
十年前,羅馬公社剛成立時,最早的領導是皮爾萊奧尼家族的喬達諾。他帶領羅馬市民組成了軍隊,和羅馬教廷的教宗對抗。
當時的羅馬教宗名叫魯修斯,非常強勢,他組建了羅馬教廷很少擁有的軍隊,與羅馬公社市民組成的軍隊爆發了戰爭。
在戰爭中魯修斯教宗被市民扔來的石頭擊中頭部,最終傷勢過重死去。
可見當時羅馬公社與教廷之間的劇烈沖突達到了何等地步。
他走後,職位由尤金三世接掌,率領羅馬市民與教廷的軍隊爆發戰爭的就是喬達諾,也叫喬丹,這場戰斗連羅馬教宗都被打死了。
這後果相當嚴重,喬達諾成了替罪羊,遭到了各方面的指責,他努力想平息怒火,與羅馬教廷進行談判,並保住他的執行官位置。
可惜這個結果太過震撼,無論他怎麼努力都無法平息來自羅馬教廷的壓力,也無法解決羅馬公社內部貴族和富商對他的質疑。
最終他被羅馬參議院罷黜廢掉了他執政官的職位,被攆出了羅馬城,消失在了羅馬的政壇。
而羅馬公社參議院與羅馬教廷最終達成協議,同意魯修斯教宗的繼任者尤金教宗返回羅馬。
不過羅馬公社天生反骨,很快又利用尤金教宗前往小亞細亞大宋行宮參加婚慶的機會,重新執掌了整個羅馬城,迫使尤金教宗請來了宋軍控制了羅馬城。
那之後羅馬公社就處于沒有實際執政官的局面,羅馬公社成立的參議院成為最高權力機構,在參議院里分成了兩大政治派別,也就是圭爾夫派和吉伯林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兩派有點像後世的執政黨和在野黨的競爭模式,參議院的議員來自于羅馬的十四個區推舉出來的代表,每個區各選四名,總共五十六名。
他們經常在參議院里吵得一塌糊涂,卻始終拿不出最後的決議來。
尤其是在他們的行政長官被他們罷除,並趕出了羅馬城之後,在這種混亂局面下,他們也都渴望一個真正強大的眾心所歸的領袖者,這個人就是阿諾德。
他的到來使得參議院有了主心骨,很快便擁戴阿諾德成為羅馬公社的實際領袖。
而現在阿諾德卻被他們再次驅逐了,使得羅馬公社的參議院權力又一次出現真空,並將導致更大的混亂。
現在教宗明確要求羅馬必須恢復秩序,否則戒嚴令不會解除,五十六個參議員進行了選舉,最終推舉了賈科莫為羅馬公社的新的執政官。
其實這位賈科莫沒什麼本事,他最大的能耐就是和稀泥,能夠化解各方面的爭議,並達成協議。
這在平時也許不算什麼本事,但是在混亂的羅馬社會,這時的局面下反倒是有利于迅速達成目的。
在他的和稀泥斡旋之下,兩派最終達成協議,恢復整個羅馬城秩序,組建了聯合的糾察隊,以彌補羅馬巡捕的不足。
因為巡捕房的巡捕數量太少,根本無法維持整個羅馬城的秩序,而羅馬公社的民主制度又不允許擁有一支太過龐大的警察機構,所以臨時的市民糾察隊就應運而生。
他們的職責就是接替撤走的宋軍進行警戒巡邏,同時暫停游行集會等大型群體活動的舉行。
喜歡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請大家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