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計策,總被寧蒼墨探知,寧潔薇甚是煩惱。
高府,有高冀、高楠兩位大人坐鎮,相較許府和寧府,更為安全。于是乎,寧潔薇臨時決定,去往高府,再行商榷接下來的行動。
二人坐上馬車,至高府二房正門。
門口家丁稟報,不久前,月溪公主差人過來,問詢二姑娘是否歸府。
秋璧忖度而言。
“公主知我,往寧府,拜訪藍鄉主。應是,遲遲不見我歸來,所以急忙尋找。”
寧潔薇贊同。
“姐姐或去寧府問過,亦遍尋月溪府。到處找不到你,她肯定擔心壞了,以為你又遭遇不測。”
“不急議計,我們先去月溪府報個平安,讓姐姐放心。”
恐公主憂愁,秋璧心緒,幾分急切。
“好,夫人先請。”
剛走兩步,突然想到什麼,寧潔薇停住步伐。
“不行。”
秋璧跟著止步。
“何事不行?”
寧潔薇道出原因。
“我正幫三姐姐出氣,尚未成事,暫時不能與她會面。”
“見我們結伴同行,姐姐必問緣故。萬一,我不小心說漏嘴,透露計策內容,則大事不妙。”
秋璧清眸迷蒙。
“夫人行事,為何瞞著公主?”
寧潔薇展開細論。
“姐姐重視家人,听說我計,必然會想助我一臂之力。”
“她一出手,哪里還分得清,是我關心她,還是她自己關心自己?”
“身困澹泊雅宅,姐姐受盡苦楚,做為妹妹,我定要給予關懷,不能給她增添麻煩。”
“姐姐若是問你,有關謀算寧蒼墨一事,你就裝糊涂,千萬別告訴她。”
秋璧答允。
“嗯,我不說。”
“請夫人,入念荷居歇息,貴體要緊。”
寧潔薇嫣然。
“行,我稍作休息。”
“等你回來,務必喚醒我,我們接著施計。”
秋璧應聲。
“是。”
道別寧潔薇,秋璧速速趕回月溪府。
原以為,因她“失蹤”,府宅內一片混亂,未想,宅院靜謐如常。
秋璧帶著疑惑,問清公主所在,走向正堂。
禮節,各自周全,秋璧落座。
“公主莫要憂心,屬下沒事。”
寧雲溪莞顏溫煦。
“沒事就好,我還以為,再度害你身陷險境。”
“我著急尋你,是為問一件事。”
秋璧眸意清瑩。
“什麼事?”
寧雲溪直截了當。
“近來,你和藍鄉主交情漸深,互為好友,或有談心之時。”
“鄉主可有說過,她心中深愛,不是寧公?”
秋璧犯難。
“啊?這……”
回思夫人囑咐,她惴惴不安,拿不準公主問話,與謀算寧蒼墨是否有關。
“她人私隱,屬下不好亂說。”
寧雲溪听懂其意。
“那便是有了。”
心思被洞穿,秋璧無措一怔。
寧雲溪深問。
“鄉主屬意之人,是林大人嗎?”
秋璧心神一慌,目瞪口呆。
我什麼也沒說,公主何以猜度?
“呃……”
瞧她神色有異,寧雲溪杏眸,盈一分擔憂。
“這里沒有外人,你怎麼吞吞吐吐?”
秋璧窘迫。
“這個嘛……”
顧憶荷一語道破。
“許是煀夫人叮囑,讓她守口如瓶,以防泄露她們謀計,意欲除去寧大人。”
聞之料事如神,秋璧徹底怔住,不敢言語。
寧雲溪和顏悅色,向她述說。
“五妹妹謀計之事,我全部知曉,你莫思隱瞞。與大哥哥交鋒,很是危險,待她歇息足夠,身子恢復如初,我自會找她,說明其事,勸她罷手。”
“現下,我需要知道,藍鄉主心意何如。”
“你大約不知,鄉主,原是璃王殿下安排在寧府的線人。”
秋璧驚詫。
“什麼?”
“她竟是璃王殿下的線人?”
寧雲溪繼續述說。
“璃王,已然歸心帝瑾王,鄉主自然就是己方之人。”
“假使,她是曲意逢迎待在寧府,我必須助她,脫離苦難之地。”
“你休听五妹妹囑咐之言,救鄉主要緊,情況如何,快快道來。”
思慮片刻,秋璧訴說。
“鄉主處境,尤是可憐,既要陪伴寧公……”
童折仔細聆听,心處,隱隱作痛。
本想著,她過得幸福,我便按捺心事,不去打擾。
豈料,她的境遇,這般淒憐。
顧憶荷發表意見。
“我認為,鄉主非是傾慕林大人,而是敬慕。”
“心懷敬意,皆因林大人對她有恩,她是知恩圖報之人,此,無涉愛情。”
秋璧一頭霧水。
“殿下之意,鄉主真正傾慕之人,仍是寧公?”
顧憶荷侃侃而談。
“寧公,局中一枚棋子而已,不值得鄉主留心。”
“方才,听童掌櫃敘述他們二者相處融洽,我斷定,鄉主對童掌櫃暗生情愫而不自知。”
寧雲溪淺淺一笑。
“我也覺得,鄉主對待童掌櫃,很不一樣,應是寄情有意。”
童折一改往常自信,怯聲怯氣,卑微不已。
“二位抬舉。”
“鄉主和小人,相識不過短短時日,何從寄情?”
“宸王府沒落,小人花費重金,把她留在冰清苑,教她從事主播。她對我好,可能也是出于恩情。”
“不然,她如何舍得離開我,住進寧府?期間,我們幾乎斷聯,她未曾過問我的事,仿佛,我們就是陌生人。”
寧雲溪勸慰。
“童掌櫃請莫消沉。”
“我所言,絕非說笑,鄉主確有可能對你動心。”
她看向秋璧。
“你們平時談心,鄉主提過童掌櫃嗎?”
秋璧回憶一下,繼而回答。
“好像沒提過。”
童折更是自卑。
“煩望公主出手相助,撮合林大人和鄉主,玉成鄉主心願。”
顧憶荷不予苟同。
“童掌櫃此言差矣。”
“她沒有提過,反倒說明,心里在乎你。”
“不然,為何刻意不提你?答案顯然,鄉主唯恐提及你,被人看破心事。”
童折點出不合理之處。
“殿下才剛說過,鄉主暗生情愫而不自知,何從害怕被人看破?”
顧憶荷闡釋。
“人之舉止,多出下意識,她看不清自己內心,不表示言行如一。”
“她內心深處,明曉自己寄情何人,從而,不自覺做出愛戀之舉。”
童折不改自卑。
“殿下高言,不無道理,卻也不能排除,她不提我的原因,是壓根想不起我。”
顧憶荷靈機一動。
“莫如,一試真心,童掌櫃即知,藍鄉主心慕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