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雲溪感想深切。
“皇上用心起來,真誠無比,確實令人招架不住。”
“慕皇迷失,情理之中。”
苗姒彷徨無助,敘說舊年之事。
“他誠心誠意,慕皇帝更是不遺余力付出,以他友者為友,以他敵者為敵。”
“慢慢地,慕皇帝認為,方族工于心計、虛情假意,顧孟禎淳思樸實、真心正意,從而親近顧孟禎等人,疏遠方族等眾。”
“如是這樣,慕皇帝不再重用方族,一心寵信顧孟禎和鐘諫,幾乎言听計從。”
“慕皇漫漫以為,只要他對莊韶照顧有加,保其安然無恙,顧兄便就心滿意足。結果,遭致滅頂之災,慕皇方知自己大錯特錯。”
寧雲溪專注而听,由心而發。
“皇上在意韶舅舅,非是因為一聲‘顧兄’,或是親兄弟之情,而是因為密樞中丞莊大人,傾情以待,恩逾慈母。”
“換言之,皇上在意的,是莊大人。”
“打從慕皇帝袖手旁觀,致使莊大人病故,皇上便不再寄以真情。估計,每每見之,皇上都想動手,一雪莊叔父之恨。”
論及往事,苗姒感慨良多。
“唯惜,慕皇帝懵懂純知,執念義情,難以自拔。”
“慕宗心事,我能理解一二。”
“此計,換作是我,亦會入局。”
“一邊,是父皇給他擇選的臣子,縱是奇才,關系也只在君臣、主屬;一邊,是自己親往求賢,納入麾下之人,雖說才能平庸,但不可忽視二者兄弟之交,以心換心。”
“慕皇帝乃是性情中人,尤為珍惜情義。相較之下,江山朝局,于他而言,平平泛泛。”
說起皇上,寧雲溪不得不問一句。
“師姐是否識得一人,名曰顧昊?”
苗姒神色迷茫。
“未曾听聞。”
“可是顧族中人?”
寧雲溪講述帝盛宮發生之事,繼而求助。
“請師姐慧思賜教,這位顧昊,到底是誰?”
“我方,遍查天下富貴之處、奢侈宅院,查無此人,杳無蹤跡。”
苗姒沉思良久,覺察錯處。
“或許,追查方向有誤,我方之人應當遍查寒窯陋屋、荒山野嶺之地。”
寧雲溪異議。
“小妹愚鈍。”
“皇上如何願舍愛子,棄于寒陋?”
苗姒肅容不苟,侃然分析。
“此人,必定不是顧孟禎之子。”
“貞玉皇後,鐘情慕皇帝,絕無移情別戀之心。”
“顧孟禎痴念貞玉皇後,甘願為之,守節不屈。”
“綜上所述,他們二人,何來愛子?”
寧雲溪苦惱。
“我確也想過,顧昊,另有其人。”
“然則,拙思遲鈍,實在想不到,他為何人。”
苗姒結論。
“我猜,他是正賢太子,顏丹青。”
寧雲溪驚駭。
“什麼?”
“正賢太子,尚在人世?”
“月盛星梁大戰,顏族、林族英勇赴義,他身在其中。我听說,他萬箭穿心而薨。”
“莫非,殞命之人,非是正賢太子,真正的太子殿下,被皇上救走?”
“這也是方族大計之一嗎?”
苗姒夷然冷靜,見微知著。
“方族,只是全力保下帝瑾王,並未用心,護正賢太子周全。”
“顧孟禎痛恨慕皇帝,哪得好心,解救正賢太子?”
“這段時間,高大人照顧我的飲食,閑談之中,我獲悉一事。高楠大人嫡長女,督護中丞高芙蓉大人,早年捐軀為國,其中真相,密而未發。”
寧雲溪惘然無解。
“什麼真相?”
苗姒要言不煩。
“你大約不曉,高芙蓉大人,高義浩然,為正直事業,可謂奮不顧身。”
“高楠大人,亦是一腔忠勇,殺敵致果,身先士眾。”
“高芙蓉大人,雖為女子,卻眉宇堂堂,英姿颯爽。巧然,正賢太子與她同歲,身形更有幾分相似。”
“是故,我大膽猜測,高楠大人父女,私下商量決定,讓高芙蓉大人,代替正賢太子,從容就義。”
寧雲溪嚴正。
“我去請來高叔父,一問究竟。”
苗姒首肯應許。
“好。”
須臾,高楠入內,安坐。
聞听苗大人洞察當年之事,憶起痛失愛女之哀,高楠不由自主,淚水漣漣。
“苗大人,妙思無誤,小女蓉兒,確實……”
他幾近哽咽難言。
“確實赴義而去。”
寧雲溪忍不住,為其抱屈。
“高大人義舉,剛毅無私,合該獲封爵位,過繼子女,延續後代;不該輕率定作戰殞,重賞厚葬即罷。高叔父為何默聲不發,連己方之眾,也不訴與?”
高楠蕭蕭淒苦,淚如泉涌,悲痛欲絕。
“怪我無能,沒有救回正賢太子,還害得小女白白殞命。”
“計無所成,我有何顏面,向己方之眾,坦言此事?哪怕午夜夢回,我也沒有顏面,向小女傾訴敗計之因。”
“都怪我自作主張,都怪我不听令慈之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寧雲溪截住他的話,溫然予以安慰。
“高叔父,請莫傷懷。正賢太子,極有可能,安然無事。”
悲泣,稍得緩和,高楠淚目覆驚。
“此話當真?”
“太子殿下,尊駕何處?”
寧雲溪正色作答。
“先前,我們想盡辦法追尋的顧昊,五師姐有思,或許就是正賢太子。”
高楠驚眸,漾幾分悚懼後怕。
“什麼?”
“這麼說,當年,是皇上,悄然帶走正賢太子?”
細思之下,他的身子,不自覺瑟瑟發抖,既有激動,亦有恐悸。
“是了,是了,當時,皇上算是掌權督護台,且是征戰最前線,識破小女義舉,暗中綁走太子殿下,不成問題。”
苗姒詞氣嚴峻。
“顧孟禎憎恨慕皇帝,太子殿下深得慕皇帝寵愛,可想而知,這些年,殿下必然遭受非人苛待。”
“請高大人,速往督護台,通知己眾,探查陋舍荒山,追蹤尋跡,解救太子殿下。”
高楠憂心忡忡。
“顧孟禎手段狠辣,太子殿下或許性命不保?”
寧雲溪條分節解。
“念及貞玉皇後,皇上不舍得痛下殺手,太子殿下一定活著。”
“皇上,以顧昊之名,稱呼太子殿下,想來,悠悠歲月,相處至今,偶有臆想,已然將他看作親生孩子。”
“只不過,對慕皇帝恨意猶在,遂,臆想不乏清醒。”
“故此,五師姐料定,太子殿下住處,非寒即陋。”
高楠火速前往督護台,遍告同僚,追查正賢太子下落。
喜歡嫡女被家人苛待後,全員跪求原諒請大家收藏︰()嫡女被家人苛待後,全員跪求原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