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憶荷理所當然表示。
“何需直說?”
“我們親睦一家、朝夕相見那麼多年,他理當了解我的性情,深明我的心意。”
寧雲溪脈絡分明,講述事理。
“豈不知,一家親者,不一定互相了解?”
“哪怕是相伴到老的夫妻,也非全然熟悉對方心事。”
“更者,自己都有可能看不懂自己,別人何以深明?”
“以我之見,該當直爽之處,不該委婉含蓄。比如,你想挽留他,就明明白白告訴他,你舍不得他走;再比如,你覺得他不夠誠意,就清清楚楚訴知,你希望他怎麼道歉。”
“沒有必要猜度之事,何故非要讓他猜想?”
“他猜不到,難免著急無解,你則愀然不快,豈非徒增二者煩惱?”
顧憶荷愁眉悒悒,傾訴心聲。
“他猜不到,我確實不快;明說出來,我亦不快。”
“我期望,不需明說,他就能懂我,就能知道怎麼做。”
“我要求了,他才去做,便不是那回事了。”
寧雲溪淖約柔乎。
“然則,命數注定,人與人之間,做不到真正心照情交、完全了解彼此。你們交心再多,相處再久,也會有陌生之處。”
“難道每每遇到陌生之處,你們便要吵一架?”
“吵架,令你欣悅嗎?”
感受心情喜悲,顧憶荷給出答案。
“不悅。”
“我不願爭吵。”
“奈何,一旦用心,脾氣根本遏制不住。”
寧雲溪也曾有過這般心境,故而,尋常以對,不以為怪。
“用心,共分三種情況。”
“一則,略有喜歡之情。這種情況,真心不足,耐心十足。如同你們以前相處,你可以肆意用計,謀算于他,以獲自身利益。”
“二則,逐漸深愛。這種情況,真心足矣,耐心不足。如同你今時之狀,不忍用計,坦誠內心,期許得到他的珍惜,結果不盡人意,只會陷入無限爭吵。”
“三則,無私奉獻。這種情況,真心足矣,耐心亦足,可相守一生,永不分離。但是,除卻父母親情之外,世間很少有人能夠做到至臻至美。”
“一則,把控付出、不寄真情,便能做到;二則,全情投入、義無反顧,便能做到。”
“三則,並非用情更深,而是掌握真情、控制在亦親亦疏之狀,既是彼此最為熟悉之人,也是相敬如賓之客,深曉何處應當用心、何處應當松懈,何事應懷介意、何事不懷介意,才能做到完美。”
顧憶荷新奇淺淺。
“我初次听聞,其三之論。”
“我以為,前二者,一則不愛、二則深愛,別無其他情況。”
寧雲溪唇際,一分淒楚。
“其三,乃我自己歷事之後,總結出來的經驗。”
“一則不夠愛,對方深以為,工于心計;二則愛得太深,對方深以為,廉價易得。”
“其二者,對方皆是不喜。”
“于是,我便想到其三。”
顧憶荷好奇而問。
“做到其三,便可得到幸福嗎?”
寧雲溪告知事實。
“人之貪念無盡,我做到其三,他便要求其四,以此類推,欲壑難填,荒唐無止。”
腦海浮現,男子得寸進尺之態,顧憶荷登時鄙夷不屑。
“那還努力做甚?不如放棄。”
“我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
寧雲溪和聲細語。
“大多數人,如你所言。可是,說易行難,他們多數,俱以失敗告終。”
“在世為人,意願尋一伴侶,乃人之常情,就像食寢,極難絕斷。”
顧憶荷眉心,交錯苦惱。
“不找伴侶,寂寂無助;找來伴侶,難以和睦。”
“如此,何以解之?”
寧雲溪杏顏溫然。
“殿下高見,伴侶相處,緣何不和?”
顧憶荷推想猜測。
“或許,是男女差異之故。”
“他不懂女子情愫,我亦不明男子懷思。”
寧雲溪侃正以論。
“此,其一也,可以通過相談交心,得到解決。”
“不過,解決之後,依舊避免不了爭吵、分離、由愛轉恨。”
顧憶荷大為駭異。
“解決之後,依然行不通?”
“為何兩兩交往,這麼困難?”
寧雲溪容色綽然。
“親者共處,尚且爭斗,更何況伴侶二者,非親非故,想要融洽無間,自然不容易。”
顧憶荷發問。
“難道,就沒有行得通的辦法?”
寧雲溪回答。
“有。”
顧憶荷端正坐姿,側耳凝听。
“請言之。”
寧雲溪語態,不緊不慢。
“前世,我多嘗冷暖,數遇失敗。他們都說,是我的錯,我做得不夠好。”
“遂,我竭盡全力,完善自己。然,敗局仿若注定,無論怎麼做,結果都一樣。”
“後來,我遇知阿兄,听他娓娓而道二十二世紀醫學,我便結合古今醫書,與他一起,研想而得《體質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論,囊括眾多,其中一條,有關伴侶如何感情和洽。”
聞听獨到見識,顧憶荷驚愕不解。
“伴侶吵架,竟與醫理有關?”
寧雲溪談辭,素淡矜重;風儀,輕雲蔽月。
“是也。”
“我已試過數年,效果顯著。若不得其法,即使雙方做得再好,也保不住熱情,經不住考驗。”
“伴侶也好,親友也罷,唯有精熟醫理、互相了解,雙管齊下,方可和諧幸福,真正認定對方,心甘情願不離不棄。”
顧憶荷婉眸,盈動一抹好奇。
“請詳論這條醫理。”
寧雲溪不述醫書用詞,盡量剖析其意,更有助于外行之人,听懂醫學理論。
“殿下意願挽留,而說不出口,乃患一點心髒癥疾,或食療,或藥療,根據癥疾輕重,快則一兩個時辰,慢則一日夜,便能得以緩解。”
“一旦緩解,你就會發現,無需哄慰,心結自開;很多事,似乎不至生氣;表意輕松,不再需要對方猜度你的心思。”
顧憶荷領會憬然,滿覺耳目一新。
“我似乎听過,杏林堂、回春堂近來實行《體質論》治愈病疾,未審具體內容何如,更不曉,它森羅萬象,居然可以解決情感矛盾。”
“世無此論,不經你研想而得,我根本不知,愛情,與醫學相關。”
“此話當真?你莫不是,逗趣于我?”
寧雲溪取出脈枕。
“殿下一試便知。”
顧憶荷迫不及待,置手而上。
“請。”
喜歡嫡女被家人苛待後,全員跪求原諒請大家收藏︰()嫡女被家人苛待後,全員跪求原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