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寧奉哲心志之人,顧沅穹不露聲色,晏然表態。
“寧大公子不必試探。”
“我是皇子,非是皇上,更非帝王,永為顏臣,不存天子龍座之心。”
寧奉哲氣度,麟鳳芝蘭。
“我非為聖上試探,確為家父,求得一份安定。”
顧沅穹蘊起幾分興致,反作試探寧奉哲真意。
“說來听听,你父怎就不安?”
寧奉哲游刃有余,道出事實。
“外頭流言紛紛,瞞得過後宮一眾,瞞不過二位,殿下知曉,家父難在何處。”
提起寧寒望,顧沅穹語氣中,總有一絲褻慢。
“局勢易解,他卻無措,反而有能力奪取北兆台?”
“寧大公子怕不是,仍在跟我說笑話吧?”
寧奉哲給出一個合理解釋。
“人各有志,才能各有不同,我父長處,不在家宅,而在朝堂之間。”
話落順勢,他一句鼓舞人心。
“殿下若與家父聯手,定能戰無不勝,所向披靡。”
顧沅穹冷靜侃然,剖析當今朝局。
“父皇設下江山之計,宣稱永為顏臣,其深意,我明白,無非就是利用皇子皇女,制衡帝瑾王,待到變天,他則坐收漁翁之利。”
“我們全力以赴,為他賣命,結果,莫說皇位承繼,生殞亦將難料。”
“先皇遺詔,許之臨朝,他佔據天時,只要帝瑾王崩逝、非他之故,他坐擁江山,便是名正言順。而後,隨他心意,擇誰為儲,沒了羈絆,盡可為所欲為。”
“不從命者,任憑計謀如何,也是無力反抗。因為,贏則,名不正言不順,義師舉,清君側,坐享不得幾年,便要墜入深淵;輸則,臣民唾棄,他日史書留筆,謀有反心,後世評述,可想而知。”
听他展望未來、道破玄機,寧奉哲方知他之智才,名下無虛。
“此計表面,利益甚大,我深以為,眾位皇子皇女殿下,都會選擇全力以赴。”
顧沅穹怡情悅性一般,談論大局,腹有成略,自有卓見,高瞻遠矚。
“他們或懷僥幸,以為父皇會選他們,然我不同。”
“安為顏臣,享受尊榮,待到帝瑾王長大繼位,我碌碌無為,反而成就功臣之德。”
“爭來奪去,假若輸了,可是遺臭萬載。”
交談之際,覺出寧奉哲深惟重慮,乃有識之士,他不由得刮目相看,下意識探知其才。
“你且說說,我無心朝局爭斗,何故去奪什麼北兆台?”
感知他意,寧奉哲小心應對。
“殿下見識高遠,小可大為折服。”
“但是小可愚見,其他皇子皇女異心,或是僥幸;殿下身為皇長子,按說,最有可能得到皇上青睞,不該輕易放棄。”
顧沅穹冷不丁,笑了一下。
“呵……”
寧奉哲茫然不解。
“請問殿下,為何哂笑?”
似有招撫之意,顧沅穹傾心暢談,毫不見外。
“帝瑾王駕崩,事關某位皇子皇女,那時,臣民必有議論,父皇擇選儲君,尤其關鍵。倘若,立皇子皇女為儲,難免惹人猜忌,父子協力,謀在顏族天下,所以……”
見狀不妙,薛伊娥及時制止。
“穹兒,住口。”
“不許胡言。”
寧奉哲認真听取,焦思在心。
大皇子這話,斷然不是無中生有,顯然查出什麼。
父皇立儲,想要擇選他姓皇族?
難道是我,或是荷兒?不可能。
平日相處,我沒瞧出一絲跡象。父皇對待我們,與同姓皇族,沒有任何區別。
如是推想,世族民間其他皇子皇女,亦無可能承繼大位。
難道,父皇另有親者,尚存于世?
莊韶,是父皇摯友,私下稱作賢弟,並且命我敬稱皇叔。
父皇尤是在意他的身份真假,初識皇叔,便叫我留意他的刀痕傷疤。
他,不會是父皇親弟吧?
父皇心中,儲君之位,便是他,或是他的孩子?
由他思緒飄飛,顧沅穹啜茶頓言,良久,才有提問。
“說吧,令尊有何良策?”
寧奉哲矜肅獻計,不苟言笑。
“北兆台,多是罪臣方仁舒之徒,雖說偶時師徒不睦,但逝者為大,隨著方仁舒西行遠去,一切矛盾,冰消瓦解。”
“一日為師,終身父母,方仁舒縱去,音容德行,仍留北兆台中。只要殿下,不顧自身安危,毅然站在方仁舒一邊,為其洗脫冤屈、謀取謚號尊榮,無需成事,北兆台一眾群龍無首,必來投誠。”
看不慣他打啞謎,像是把人看作痴傻,顧沅穹直接說破。
“好主意,只是字里行間,透著些許稚氣。”
“這究竟是令尊良策,還是你的謀計?”
既被看穿,寧奉哲干脆卸去偽裝。
“殿下明鑒,自有分辨,何用小可多言?”
見他承認,顧沅穹洋洋自得,繼續論計。
“他們若不來投,本皇子則是性命不保。”
“你為令尊出氣,還嘴幾句便罷,何至要我性命?寧大公子,好狠的心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寧奉哲正諫不諱。
“殿下心如明鏡,大義當前,他們必然出手相助。以殿下之才,足以收服人心,他們一旦出手,便是束手,再難抽身離去。”
抓到話柄,顧沅穹便是一句挖苦。
“萬一他們,跟你一樣沒有良心,我當如何?”
莫名其妙被他數落,寧奉哲深眸隱處,迅速掠過一絲怫然。
“殿下似乎很喜歡斗嘴?”
顧沅穹挑眉一笑,一臉理所當然。
“你要我命,我只責罵幾句,不過分吧?”
寧奉哲忍下脾性,盡量耐心以對。
“古往今來,大事得成,皆要冒著生命之險。殿下空有卓見,沒有膽量,何以成功?”
顧沅穹氣人嘴臉,分毫不見收斂。
“哼,反唇說我,你自己不也很喜歡斗嘴?”
寧奉哲充耳不聞,專心講述計策。
“殿下才識,暴露太早,皇上已生忌憚之心。”
“二皇子殿下,漸漸長大,總有一日,得到皇上重用,制衡帝瑾王。到時,殿下難有立足之地,不如果斷離京,置身事外,好向天下人證明,以後帝瑾王出事,與你無關。”
“棲身于外,殿下可以暗中留意,搜集證據,證實皇上父子合謀,意圖不臣。等到瓜熟蒂落,殿下攜北兆台諸位大人,舉方族之名,起師回京,誅殺反臣,建赫赫之功。”
“水到渠成,眾望所歸,殿下大事,由此而立。”
喜歡嫡女被家人苛待後,全員跪求原諒請大家收藏︰()嫡女被家人苛待後,全員跪求原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