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劉高樓給李龍接風,一起吃飯的還有別克,另外還有一個本地的漢族中年人。
    “他叫吳永波,新源人,也是在霍爾果斯做生意。”
    “我那哪叫生意啊,就是一點小買賣,如果不是劉總照顧我,我肯定達不到現在這一步。李老板,劉總說你是貴客,那就是我吳永波的貴賓,來,我敬一個!”
    吳永波站了起來,李龍便也端著杯子站了起來,和他踫了一下,把酒喝了。
    吳永波很會活躍氣氛,講著笑話,說著這邊的典故,雖然有些粗俗,但都是男人,听著笑笑,氣氛就起來了。
    吃到一半的時候,吳永波出去,從外面叫來了兩個穿著民族服裝的女孩,他笑著說道︰
    “咱們干喝也不好,我叫來兩個朋友,跳舞給咱們助興。”
    李龍大感意外,這時候就有這樣的節目了嗎?
    他猜測應該是吳永波從外面叫過來的,和這吃飯的地方沒關系。這時候,應該沒這樣的才對。
    兩個女孩挺漂亮,一個有些活潑,和吳永波一起說著祝福的話,很會活躍氣氛。另外一個就比較內向一些,抓著裙擺低頭不說話,等吳永波開口唱起來的時候,兩個女孩就跳起舞來。
    和後世那些專業的人相比,舞跳得不說非常好,但勝在青春氣息撲面而來。李龍看劉高樓表情很自如,猜測他應該是經常體會這樣的場合,所以習慣了。
    女孩們跳得很開心,吳永波伴唱的也有那麼幾分功夫,一曲唱完,劉高樓他們幾個很配合的接過女孩們倒的酒喝了。
    很健康的伴舞,沒有亂七八糟的事情,女孩們勸酒後,就離開了。劉高樓還勸著讓她們坐下來一起吃,女孩們搖頭笑著離開了。
    李龍猜測應該是和後世那種專門跳舞的差不多,也不知道是友情出演,還是賺點零花錢。
    不過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新端上桌的一大盆魚給震住了。
    一米多長的魚他逮過也吃過,但這條實在是有點大!
    “這條魚是咱們這頓飯壓軸的菜。”吳永波有點得意的說道,“魚太大,所以做得慢一些。不過千滾豆腐萬滾魚,多炖會兒魚能入味兒。”
    這魚太大,不像後世有特殊的魚盤可以盛,這時候就只能搞個大鋁盆裝進去。大盆端上來的時候,桌子上其他菜都得挪開位置,不然放不下。
    “來來來,我給各位盛魚湯,用 泡著魚湯,味道特別的好!”
    這條不是鱘鰉魚,是一條大鯉魚,李龍目測至少得有一米三四的樣子,快成精了。
    “這是三道河子那里逮的,開河魚,味道好得很!”吳永波一邊盛湯一邊介紹著,“那里位于中甦交界,每年開春的時候都會捕開河魚,大魚多得很!”
    “湯真鮮,這魚是才逮上來的嗎?”
    “嗯,今天早上從網里取的魚,然後直接就送過來了。”听李龍這麼一說,吳永波臉上帶著笑,“喜歡吃就好。我听劉總說你也喜歡抓魚?”
    “嗯,我們那邊有幾個小水庫,我挺喜歡抓魚的。”
    “那正好,明天我們打算去三道河子那里拉網逮魚,一起?”
    “好好好。”李龍正有此意。
    李龍遠道而來,按劉高樓的說法,魚頭歸他。李龍推辭了一下,劉高樓笑著說道︰“你就吃吧,這魚頭我吃過好幾回了,別客氣。”
    李龍也就不客氣了。
    這頓飯吃的賓主盡歡,吃得好喝得好,也沒喝多。
    李龍覺得白瓷瓶的伊犁特曲味道挺不錯,想著回去的時候買兩箱。
    回到賓館後,李龍準備睡覺的時候有人敲門,他打開門,看到門外面的是吳永波,便笑著讓開位置。
    李龍以為吳永波有事情要和自己談,沒想到吳永波沒進來,只是在門口小聲問道︰
    “李總,你喝了酒了,晚上要不要找個人照顧你?”
    李龍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這位說的什麼意思,他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不用了,出門在外,我喜歡一個人睡。”
    “那行,那我就不打擾了,明天吃過早飯,咱們先去伊犁河大橋那里看看,然後就去逮魚怎麼樣?”
    被李龍拒絕,吳永波一點也不尷尬,和李龍約了一下,然後就退了出去,關上了門。
    李龍笑著搖了搖頭,這個吳永波還挺有意思的。
    他的生意應該是靠著劉高樓起來的,所以這方面姿態會比較低一些。
    很正常。這年頭,“向錢看”的社會風氣已經慢慢起來了,賺錢嘛,各有各的手段。
    第二天早上起來,在賓館里吃早餐。民族風味的早餐讓李龍吃的挺香,奶茶, ,包爾薩克,蜂蜜,果醬,炒洋芋片等等,各有各的味道。
    劉高樓比李龍起的略晚一些,不過看來精神還不錯。他一邊吃一邊對李龍說道︰
    “別克他們過節還有兩天,咱們先看看伊犁河的魚,然後去看看他們的過節。”
    “這個吳永波是怎麼個情況?”李龍問道。
    “做小買賣的,這邊的民族人對甦聯幾個加盟共和國還有中亞過來的特產,比如巧克力、糖果、木制餐具等挺喜歡的,我二叔從那邊過來的時候順帶著進一批過來,我就交給他來賣了,他賺點差價。”
    和李龍猜的差不多。
    吃過早飯,吳永波過來,劉高樓對李龍說道︰
    “開你的車吧,我的那台轎車去那邊不太方便,底盤有點低,容易刮到。”
    “行。”李龍自然是沒意見的。
    “嘿,你還帶啤酒了啊。”劉高樓上車,看到後面裝的啤酒,笑著說道︰“正好,到時要是逮到魚了,咱們在外面搞個烤魚怎麼樣?”
    “行啊,肯定沒問題。”吳永波笑著說道,“到地方我來安排!”
    先去伊犁河。吳永波在車上介紹說︰
    “伊犁河大橋那里,有許多人拍照的,看河景、看落日的挺多,還有拍照拿大獎的呢。”
    李龍點點頭,說道︰“那還真要去看看。”
    到大橋的時候,車停在邊上,這里還沒後世那麼多建築的綠化,停車比較方便。
    橋沒讓李龍有太大的驚喜,反倒是橋東面靠北邊幾個私人飯館門口掛著的大魚把李龍嚇了一跳!
    這些魚有鯉魚、鯰魚、花鰱等,每條都在一米以上。
    就那麼掛著頭,尾巴朝下。讓李龍驚奇的地方在于,這些魚並不完整,每條上面多多少少都有缺的部件。
    “到這里面吃魚,因為魚太大吃不完,所以客人要吃哪一塊,老板就把哪一塊割下來現做。”看李龍注意到了魚,吳永波給解釋著。
    這倒是挺新奇的,李龍是頭一回見到這樣的。
    “做法也挺多,紅燒,糖醋,還能烤著吃。”劉高樓顯然是吃過的,在邊上補充道,“魚也基本上算是新鮮魚,掛著也能招攬客人,挺不錯。”
    現在距離飯點還早,有老板往魚身上淋水,還有的拿著布子揮動著,驅趕著飛蟲。
    才三月份,伊犁河邊溫度略低,蟲子不多,沒看到有蒼蠅。
    可能是因為初春,又是上午,這時候游人不多,看樣大多數都是本地人。李龍和劉高樓兩個在附近逛了逛,然後就開著車子,在吳永波的指引下去了三道河子。
    吳永波指的三道河子,是說的三道河匯流處。從霍城的大西溝、小西溝和果子溝三道溝里的河水匯聚在一起,然後匯入到伊犁河里。
    這里還有碼頭,曾經通過水路和甦聯進行邊貿活動。兩岸還有兩個邊防連隊在守著。
    吳永波自然是沒到邊界跟前去,那算是違法的,他是帶著李龍他們來到距離邊界兩三公里的一條支流,也算是伊犁河的一條小支流這里。
    這地方寬有十來米,水流不算特別急,看著也不是很深。
    李龍他們到的時候,已經有一台拖拉機,四個人在河邊了。
    停好車下來的時候,李龍看到那幾個人正在河邊整理著網,還有幾個木頭棒子。
    他立刻就明白了,笑著說道︰
    “用拉網攔河啊?這是個好主意!”
    他走過去抓起一把網比了比,四指半以上的網眼,不錯。這網專門逮大魚,小魚直接就放過了。
    “李老板會用這個?”吳永波過來問道。
    “會,咋能不會呢?好歹也算是我們村里的漁民呢。”李龍笑著說道,“水挺涼吧,是不是都沒帶下水褲?那有得受的。”
    “沒有,主要是砸網和收魚的時候下水,會比較冷,在岸上點兩堆火,好受一些。”吳永波解釋著,“那李老板你就別下水了吧?”
    他以為李龍嫌冷。
    “那怎麼能行?好不容易過來一回,咋也得體驗一回。”李龍笑著開始脫衣服,“河底是沙質還是土質?石頭多不多?好不好往下砸樁?”
    他問到了關鍵性的問題,吳永波也不太清楚,扭頭看向正在整理工具的人。
    領頭的三十多歲,個子不高,但看著挺壯實,他看吳永波看向自己,便說道︰
    “底子是沙子,沙子下面是硬膠泥。往下栽樁的時候需要力氣大的人。”
    他看了看李龍,挺滿意的。這時候塊頭大的人力氣都大,畢竟健身的風潮還沒起來。
    李龍已經開始脫衣服了,其他幾個人也在脫衣服,脫得只剩下一條褲衩子,但鞋子還穿著,誰也不知道河水下面會有什麼,光腳下去容易傷腳。
    衣服脫去後就感覺到室外的溫度是挺低的,雖然太陽升的挺高,穿衣服的時候感覺曬的熱,但這時候光身子,皮膚體感就是涼。
    幾個人每個人拿著一個木頭樁子,樁子差不多兩米高,一頭削尖,然後帶著斧頭就下了水。
    李龍也分到一個,他到河邊,拿涼水拍了拍胸脯,激了激身子,跟著下去。
    水非常涼,冰川化水,感覺差不多是零度左右,一下去後就打了個激靈,不過動作加快了不少,這是為了讓身體盡快適應水的溫度。
    其他幾個人下去後找到各自的位置,可能因為李龍是客人,給他留下來的是最靠近岸邊的。
    李龍也沒矯情,看著差不多距離,就一手扶著樁子一手拿著斧頭開始往下砸。
    其他人也陸續到位,開始砸了起來,李龍抽空看了一眼,這一處河道算是比較平的,最深的地方也就齊腰深,李龍自己這里就到大腿根子。
    他的力氣大,幾斧頭砸下去,就將木頭樁子砸進河底三分之一,看差不多了,準備收手的時候,再看其他人,最中間的那個正努力的抱著樁子保持平衡呢。
    那里水流比較急,那個人一手拿著斧頭,另一手拿著樁子幾次都沒插穩,沖得太快用不上勁。
    李龍干脆趟了過去,擋在他身前,接過樁子說道︰
    “我來!”
    那個人看李龍把樁子奪過去,還有些不服氣,心說這水流這麼急,你以為是你邊上那地方?
    要都像那地方一樣,自己也早就把樁子栽好了。
    只是這麼想著,卻發現李龍已經一腳抵住樁子,另一手舉起斧頭“砰”的砸了下去。
    這一下子,木頭樁子就下去至少二十公分,這人張大了嘴巴,半天沒合上!
    他們經常在這里攔河下網逮魚,知道下面泥地有多硬、多不好砸。
    他算是有經驗的,只不過今天水比較原來大一些,所以有點困難,沒想到在自己這里比較困難的活,在人家那里,跟玩兒似的!
    李龍三五下把這樁子砸好,問道︰
    “這高度可以吧?”
    “行行行,就這樣了。”那個人看樁子露出水面有四五十公分,急忙點頭︰“可以了可以了。”
    李龍便提著斧頭往最遠處看,那邊人其實也在觀察這邊,看李龍看過來,急忙說道︰
    “我這里不用,已經差不多了。”
    中間砸樁子的這個人這回對李龍是真心佩服了,他說道︰
    “其他幾個地方都沒問題,咱們去扯網吧?”
    “行。”李龍點點頭。
    兩個人上了岸之後,立刻又感覺到冷了。在水里適應溫度後,其實剛才已經不感覺有啥了,但上岸沒了水的“保護”,被小風一吹,涼意立刻就上來了。
    別克和吳永波兩個已經在附近找來了干柴準備點火。
    李龍也沒空等火著了,和那個領頭攔網的一起,把已經理順的網扯著下水。那個人手里拿著截好的布條子和麻繩,交給李龍一些,主要是要把這網上下綁在木頭樁子上。
    上面自然好綁,下面要入水綁是比較麻煩的,那個人還要給李龍解釋,李龍笑著說自己綁過,知道。
    其實就是把網的上下都在水面附近綁好,下面不用綁實,綁住不讓網眼子跑掉就行,然後用手壓下去,到木頭樁子一半的時候,用腳一踩,就到底了。
    每兩個木頭樁子中間要多余一些網,用水一沖,這網就形成了網兜子,就靠這地方來攔魚。
    五個木樁子,形成四個網兜,為了捕大魚,網兜子留的比較長,這樣有水沖著魚不容易跑掉。
    當然時不時的還要看著點,大魚的力量大,水里是它們的主場。
    等把網都綁好,李龍也感覺有點累。在水里不比在岸上,這水流挺急,活動挺費力氣的。
    趕緊上岸,反正都是男人,先把褲衩子往下捋,把水擠掉,然後披上衣服去火堆那里烤火。
    李龍就比較舒服一些,他從車里取出自己的大衣披著,更暖和一些。
    “沒想到啊,李老板力氣這麼大。”吳永波笑著說道,“看樣子也是行家,怪不得你說你是漁民呢,不是北疆人吧?”
    “算一半。十來歲過來的。”李龍說道,“逮魚主要也是在北疆,瑪納斯那里。”
    在場的幾個人,除了劉高樓和別克,沒人知道瑪納斯在哪里。
    李龍只好解釋︰“就在石河子邊上,石河子知道吧?”
    “知道知道。”這些人一個個點頭恍然大悟。
    李龍習慣了,這樣的解釋會持續幾十年。雖然石城是新城,瑪縣老城能追溯到唐時,但名氣太小,遠不如軍墾第一城。
    剛才還不怎麼說話的幾個人,圍著火堆就你一句我一句的和李龍在聊著。剛才李龍在水里那幾下動作,直接就把他們給征服了,力氣大、懂操作,這誰不佩服?
    李龍時不時的扭頭看一眼。他以前用拉網攔魚的時候,都是夏天,天熱的時候一直呆在水里也沒啥。現在水太涼,人就在岸上,但河里的動靜還是要看的。
    “咦,有魚!”李龍再次回頭的時候,眼楮一亮,把大衣一扔,站起來就往水里跑去。
    “哪有魚啊?”其他人看著攔網,也沒看出來有什麼動靜。
    其實一直有動靜,只不過能看到的都是水流沖著魚網的動作,波動挺大,時不時的有水花,在大家眼里,這是很正常的。
    李龍跳下水之後,快速的往河中心趟過去,其他人也都到了水邊,猶豫著要不要下去。
    李龍的目標是從這邊數第三個網兜子,他是從網後面過的,到網兜跟前後,直接去托著網底子,摸索了兩下,然後把水沖著的網兜子一捏,快速的往前推去!
    而這個時候,岸邊的幾個人就看到一條白影子突然從網兜里竄出來,跳出水面一米多高,然後又落了下去。
    好大的魚!
    可惜跑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