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閑來無事,出國打獵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羈中馬 本章︰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閑來無事,出國打獵

    十月二十號,山里下雪,孟海那邊停止了修路。

    橋已經可以用了,他專門下山來給李龍說了一下,路的總長差不多達到了四十二三公里,應該已經算是到一半了。

    東方紅七十五拖拉機開回到了村里,他已經保養過了。

    目前縣里還沒下雪,但一天冷過一天,外套里面已經可以穿絨衣了。

    劉山民終于等到了電話,他的上線讓他繼續尋找那一類零件。

    上次送回來的零件和材料,一部分送去科研所進行逆推,另一部份直接送去廠子里,直接就給用上了。

    越多越好!

    應該是上面也知道那邊的情況了,原本是撒個網看能不能撈著貨,沒想到劉山民真搞到了,那自然是要搞更多的。

    關于劉山民想搞個商貿公司的事情,上面自然也是大力支持。

    雖然物資支持不到,但權力是可以給一些的,手續什麼的可以特事特辦。

    劉山民心里就有底了,應該是上面也看到了對面那些風頭,覺得現在是撿漏的好時機了。

    劉山民便再次來找李龍。

    “手續辦好了,你隨時可以跟著我們一起去那邊。”劉山民說道,“現在去也行,等到冬天閑了去也行。現在過去打獵,那邊還是秋天,草原上東西比較多,再過一個多月,下雪了打獵也可以,獵物也好找。”

    當然,眼下當務之急,是再搞三車白糖。

    劉山民掏出六千美元交給李龍,這事李龍做熟了的,也不客氣,接過來說道︰

    “我要過去的話,需要準備些什麼?”

    “日常衣服就行,其他的那邊都有。到那邊算是我的地盤,說實話想要什麼都行,你啥也不帶都可以的。”

    李龍想著還是帶一些美元吧,人民幣到那邊買不著東西,美元少帶一點還是能帶過去的。再多,就需要從銀行經手,這就容易被查。

    他是真的打算過去一趟了。

    和顧博遠分析過,去那邊的話,安全還是能保障的。

    通過這幾次和劉山民、劉高樓的接觸,這叔佷兩個還是很有原則,而且比較講誠信。

    雙方的合作挺順利,總的來說,可以信任。

    顧博遠也覺得收購站如果只做藥材等收購,山里的東西終究會越來越少,要是能考察一下哈方的情況,把那邊的市場做大,以後收購站肯定會更好。

    而且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在普通老百姓眼里,甦聯那邊雖然僵化,但並不亂。

    畢竟還是老大哥國家,基本上的制度還是能保證的。

    所以最終一句話,去就去吧。

    于是李龍就打算這一趟跟著劉山民他們,去一趟哈國,體驗一下那邊的風土人情。

    臨走的時候李龍還和劉山民咨詢了一下,他開哪台車比較好一些。

    “你最好哪一台也別開,到時過來的時候,我再給你弄一台手續齊全的車回來。阿拉木圖那邊啊,車子不少,物資倒是不多。

    以後咱們就整好車過來,要精不要多。手續全,弄過來你送人也好,賣也好,都方便。”

    李龍覺得這樣挺好。

    他現在力氣大得很,跑得快、跳得高,听力、視力都比普通人強的多,因此對于安全方面,還真就沒太多怕的。

    現在四隊那邊農活基本上忙完了,冬小麥也種上了,今年隊上種水稻的就只有一家。人家種著是打算自己吃的,李建國早早就說好了,過去買了一噸多的稻子,把人家家里的產量買了一半多。

    李建國在隊上本身就挺有人緣,現在又有了新拖拉機,再加上李龍的影響,所以買水稻這事,也沒人說啥。

    反正別人就算不買這家的,在鄉里加工廠里也能買到新米吃。

    李龍走之前,李建國就開著那台六九車把新米和面粉給送了過來,還在收購站和顧博遠聊了一會兒。

    老伙計一起聊著就挺好玩,互相損一下,又回憶一下以前。

    李龍已經給大哥說了要去隔壁哈加盟共和國看一下,李建國沒多說,只是讓他注意安全。

    其實李建國是不太想讓他去的,主要還是希望他平平安安的。

    但弟弟能折騰,又是有主意的,那就不勸了。

    李龍走的時候是十月二十二號,他和劉山民擠一台卡車的副駕駛,劉高樓坐另外一台卡車的副駕駛,然後在頭前帶著車隊。

    從瑪縣出發,一路往西,經石城、烏蘭烏甦、沙灣、奎屯、烏甦,到精河的時候也就到了晚上。

    並不都是柏油路,所以走起來並不快。其實還可以繼續往前走,走到五台休息也是可以的,但劉山民不希望再趕路,他想著要在縣里好好休息。

    一路上劉山民就在講他在哈國的事情,李龍听著津津有味。

    “我一開始過去的時候也擔心安全啊,就在口岸那里找了兩個哈薩克,請他們跟我過去,說是同伴兼翻譯,其實就是保護我。”劉山民有些自嘲的說道︰

    “那時候求生欲望還是挺強的,一點也不想落到危險之中,但不過去又不行。

    然後我那兩個保鏢有同族人在那邊,還就聯系到了。我一開始並沒有立刻去阿拉木圖,先是跟著那兩個人去他親戚家里的。

    當時我還是有些錢,帶過去的物資,算是積累了第一桶金,然後就慢慢做了起來。其實啊,最主要的還是我有一些權利,在搞清楚那邊缺什麼之後,從這邊買到,帶過去,通過這些物資換來我需要的東西,同時也打通了人脈。”

    說起來挺簡單的,但李龍也是做生意的,知道從無到有開闢出路子來,而且還是跨國貿易,就算有一些特權,那也是異常困難的。

    “不管怎麼說,總算是做起來了,還在那邊娶了老婆,”劉山民不想提那些艱苦困難的過往,笑著說道,“她是國立大學,才畢業三年,比我小不少,我算是賺到了。”

    劉山民三十多歲了,娶了個二十多歲的大學畢業生,自然是賺了。

    “不過我一直在說她呢,不能跟她的那些樣一樣,一結婚就使勁吃,那會胖的。”劉山民竟然也會在意這個,讓李龍有些意外。

    到精河住下之後,李龍發現這里的縣城比瑪縣略微小一些,這時候還沒發展起來,但已經開始大規模種植枸杞了,縣里不少地方都有關于枸杞的標語。

    “這里的枸杞不錯,你回的時候可以買一些帶回去。”下車的時候劉山民說,“可惜哈國那邊吃這個的不多,不然的話我怎麼說也得買一些回去。”

    枸杞作為藥材,至少這個時候還是比較貴一些的。瑪縣種的也有,但數量比較少。

    住宿的地方是國營招待所,這時候的招待所和辦公區大差不差,和瑪縣都一樣。

    白灰刷牆,綠油漆在一米多高的地方往下刷,實木,黃色的家具,加上鐵架子鋼管床。

    精河這邊的溫度比瑪縣略涼一點兒,招待所里已經開始燒鍋爐了,有暖氣,溫度還行。

    中午是在金三角,奎屯兵站附近吃的飯,那里的個體飯館已經開始有規模。晚上劉山民請客,就在JH縣里吃。

    第二天吃過早飯,卡車加了油之後,繼續前行,一路過四台、五台,到賽里木湖,趕在下午的時候過果子溝。

    這個四台、五台其實就是指的山,賽里木湖叫三台海子,說的就是它在三台附近。

    應該是從某一個地標(果子溝)開始,有高台樣子的山,從一台到五台。

    只不過烏伊公路經過的地方,只有四台、五台和三台海子。

    賽里木湖這時候相對比較荒涼,湖面有些地方已經結冰了,也沒天鵝在這里停留,風景差遠了。

    “夏天過來的時候,湖邊都是花,水很藍,很漂亮。”劉山民說道,“現在看就很普通。我就一直想不通,為什麼這麼大的湖里,就沒魚呢。”

    “你在那邊能不能吃上魚?”李龍問道。

    “能吃上,有海魚。”劉山民這時候就比較注意了,從賽里木湖過去到果子溝,接下來的路就非常難走了。

    溫度已經降低,等進了果子溝,溫度就到了零下,冷了起來。

    一路很顛簸,好在卡車司機來回跑了許多趟,經驗豐富,知道哪里危險要慢點兒,哪里可能有落石要停下來看看。

    不然他們也不可能下午進山,一般情況下,司機要是沒把握的話,會等到第二天早上和其他車一起過。

    曾經有一段時間,晚上這里是不允許過車的。

    果子溝里,山上已經下雪了,這時候反倒安全一些,至少不會有泥石流。一路上也有車子同向或者對向過來,李龍還看到山坡下面,有車子滾落下去的殘骸。

    有驚無險的出了果子溝,太陽已經落下去,天擦黑了。

    “往前六十公里就是霍爾果斯,今天我們在霍爾果斯那里過夜。”一過果子溝,劉山民就變得開朗得多,“我給你說的那兩個哈薩克就在那里住,今天咱們住那里。”

    李龍心說,這肯定是因為要到他的地盤了,自由度高一些,所以才會想著開心。

    霍爾果斯現在還是個小村莊,口岸雖然開的挺早,但實際上現在並沒有因為口岸而繁榮起來。

    還得好些年才行。

    劉山民的那兩個保鏢一個叫別克,一個叫木拉提——別克這個名字,哈薩克人里用的比較多,重名是很正常的。

    他們住的地方距離國門不算遠,附近就是邊防連。雖然天黑了,但李龍還能看到國門那里,這時候國門建的不像後世那麼氣派,有個建築就行。

    三道卡子,邊防官兵,武警派出所和海關的一起守著。

    中間就是霍爾果斯河,兩國交界的地方。

    別克和木拉提很好奇的打量著李龍。

    李龍這時候快一米九的身高,對這兩個個頭不算矮的哈族人還是挺有壓迫感的。

    讓他們有些意外的是李龍懂一些哈語,能和他們交流幾句,這就讓他們挺驚喜的。

    李龍說出來自己有一群哈族朋友,經常在山里一起打獵,讓別克和木拉提還挺向往的。

    晚上吃的是馬肉納仁,這邊有吃馬肉的傳統,用別克的話說,馬肉是熱的,這冷天吃起來比較好。

    馬肉馬腸子切成片,面條煮好後,把肉鋪在上面,再切一些皮芽子擺在一邊備用。面條是用馬肉湯煮的,味道也很好,吃著是非常舒服的。

    哈里木他們的納仁大都是用羊肉做的,馬肉也有,用的少。在這里吃到了正宗的馬肉納仁,李龍想著這味道真不錯,等回的時候,帶一些馬肉馬腸子回去。

    “買熟的回去,要大鍋煮的吃的香!”別克看出了李龍的心思,“伊寧那邊有賣的呢,這里嘛,地方太小了,做了買的人少,沒人賣。”

    現在吃的都是自家做的。這時候這邊的哈薩克牧民有不少冬宰的時候都要一家或者合伙宰一匹馬,灌馬腸子、燻馬肉,一冬天吃的都是這個。

    晚上睡覺的時候果然暖烘烘的。

    “這個也就是這個時候吃,夏天吃上火呢。”劉山民比較有經驗,第二天早上和李龍一起在後面上廁所的時候說的,“你聞聞,這尿的尿里都是馬肉的味道。”

    這當然不用特意去聞,味兒飄散的都是。

    “今天就要過海關嗎?”李龍不想說這個比較髒的話題,問道。

    “嗯,手續給你辦好了,中午咱們過去,三車糖拉過去,今天就能到阿拉木圖,到時我帶你到我家住!我給你說,阿拉木圖那邊我有三層樓房,折算著比在國內城市里便宜的,住著也方便。”

    李龍心說這事情他是知道的,三四十年後,阿拉木圖作為哈國第一大城市,房租貴、房價也挺高,但實際上不是特別中心的地方,一兩百萬人民幣就能買套三層獨院樓房了。

    趕不上烏城的房價,畢竟對于口里人來說普通的烏城,其實是中亞最大城市了。

    中亞五國(後來多了好幾個)的人到烏城,一個個都震驚的很,不少直接就變成了中吹。

    果然,吃過早飯過海關的時候,劉山民拿著證件手續什麼的,順暢的很就過去了。

    這趟過去多了別克和木拉提。拉的東西除了成袋子的白糖,還多了一些酥油、黃油之類的東西。

    買這些東西的時候,劉山民給李龍說︰“那邊不光缺食品,白糖、黃油這一類佐餐的東西也很缺,都算緊俏商品。”

    以前這邊也緊俏,這兩年物資越來越豐富,不光不緊缺,買起來也方便了。

    過了海關,李龍就成了好奇寶寶,東張西望的看了起來。

    後世咱們國家這邊大片的戈壁都種了樹,他們那邊距離河很遠的地方都啥也不長。

    兩邊涇渭分明。

    現在兩邊差不多,都缺少植被,加上本身就是初冬的天氣,有點荒涼的感覺。

    只是哈方這邊人更少。

    至于檢查這邊,不知道劉山民用的什麼手段,哈方海關這邊過的也非常順利。

    三台卡車一路往西,很快就到了潘非洛夫,也就是後世的雅爾肯特。

    在這里,李龍還看到有三台明顯是咱們國家的軍車。

    他有些好奇的盯著,劉山民給他解釋︰

    “軍區那邊和他們這邊會晤的就在這里。”

    “會晤?”李龍有些疑惑。

    “是啊,雙方商量一些軍事、民用事務的時候,就會晤。比如夏天霍爾果斯河分水,或者有越界的邊民的處理,還有聯合演習之類的。”

    這時候雙方已經不緊張了,雖然偶爾會有雙方的邊防軍民摩擦事情,但基本上都是在八十年代以前,之後大體上是沒有這一類的事情了。

    “這邊講什麼語言?”李龍突然問道。

    其實他是知道的,但有些事情必然是要問一下。

    “主要講俄語,哈語私下里也能說,英語就別想了,漢語更不可能。”劉山民說道,他突然想起了什麼,“也不對,有個別從咱們那邊過去的人還是講漢語的,什麼東干人?”

    李龍笑了笑,沒說什麼。

    從咱們國家過去的人並不少,一次是一百多年前,一次是伊塔事件。

    往後還有哈國從聯盟出來後,大力號召全世界的哈族都到那邊去,于是就有不少人移民過去了。

    路況比國內的差不少,一路挺顛簸,想快也快不起來。

    中午就在路邊無名小鎮簡單吃了點兒,大列巴,腌肥肉片子、炒土豆!

    沒別的東西,李龍硬著頭皮把那硬硬的大列巴吃了兩片。

    “克服一下,等到阿拉木圖就好一些了。”劉山民安慰他,“你現在知道我在這邊過的是什麼日子了吧。”

    李龍覺得他還真值得同情。

    不過想來也不可能天天就這樣的伙食,哪怕普通哈薩克族人家里應該也不至于這樣吃吧?

    等到阿拉木圖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城市有燈火,但並不多。

    其實李龍對這里還是挺期待的,但來之後發現,還真就不怎麼樣。

    好歹說也是一國首都,但真看著就不是特別繁華。

    汽車倒是真的多,樓房也不少,建的相對比較寬松,不是那麼擁擠,反正地方大。

    晚上有路燈,人並不多,裹著皮草匆匆而過。

    路邊停著不少車,有些上面落了不少灰,應該很久沒開了。

    路燈有不少都不亮,路上也有不平的地方。

    第一印象,不好不壞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八一漁獵西北》,方便以後閱讀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閑來無事,出國打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閑來無事,出國打獵並對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