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信,你可以隨便去個農村地區,多窮的地方都可以,然後任意跟一個陌生人打招呼,看看會不會得到回應。
——年輕人不敢保證,但稍微上點年紀的人,一定是會熱情回應你的。
這里不是個寒暄的地方,雙方客套性的說了兩句,手里的活兒也沒耽誤︰“你隨多少?”
唐偉東拿出來了一張百元紙幣,遞給了負責收錢的人道︰“我听說不能隨多了,那就隨一百吧,正好湊個整,也省的找錢了。”
唐偉東跟李大剛他們之間的關系,早已超過了用金錢來衡量,不管是隨禮一分,還是隨禮一億,性質都是一樣的,李大剛他們絕對不會因為唐偉東隨的錢少,而產生什麼異常的想法。
老唐家是很有錢,這個大家都知道,但在老家,有錢不代表你就可以為所欲為,一些習俗還是要講的。
人家都是十塊、二十塊的,你一下隨一萬,顯得你能耐啊?你讓其他人咋辦?背地後里,人家還指不定怎麼罵你呢!
因此,唐偉東在公事場合,也就隨大流,略表一下心意,有這麼個事就行了。
“嗯”,收賬的人把錢收下,記賬的人拿起筆,剛要在“人情簿”上下筆,突然又停住了,隨即抬頭問唐偉東道︰“是寫你的名字,還是寫你爸的?”
唐偉東想都沒想的就說道︰“寫我爸的吧!”
——按照青山當地的風俗,只要爹還在,所有的紅白喜事,只要是隨禮,全部都要寫父親的名字。
像李大剛這樣沒有了父親的,他會寫他爺爺的,只有父親、祖父都沒有了,他才會寫自己的名字,那也代表著,他成了一家之主。
記賬先生這一問,也是小心無大錯,萬人來人就想寫自己的名字呢,難道你還能攔著人家不成?
得到確切的答復後,記賬先生用一種很有“藝術性”的專用字體,在“人情簿”上寫下了唐建國的名字和隨禮的金額。
隨後,唐偉東將一刀帶來的“錢糧”,遞給了旁邊負責接領的人,這次就不用再問唐偉東是哪里來的了,接領人直接扯著嗓子“唱”道︰“本村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