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報告內容寫得\"中規中矩”。
一、直接原因︰
老槐巷“好常來”餐館違規使用超期服役、質量不合格的液化石油氣罐。
連接軟管老化破損導致燃氣泄漏,遇明火初步判斷為灶具點火或電器火花)引發爆燃。
並因餐館結構違規搭建、使用易燃材料)問題導致坍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二、主要責任︰
1.餐館經營者已在事故中死亡)負直接責任。
2.街道辦屬地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日常安全檢查流于形式,未能及時發現並消除重大安全隱患。
3.區消防大隊監督抽查不力,未能有效督促整改。
4.區商務局對餐飲行業安全監管存在盲區,職責不清。
5.區市政部門雖不直接管理液化氣罐,但因涉及燃氣安全被連帶)在相關宣傳和聯動機制上存在不足。
緊接著對于這份初步報告,市委和調查組充分溝通,給出了處理意見。
1.對涉事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予以免職。
2.對區分管安全生產、消防、商務的副區長予以記大過處分。
3.對區消防大隊大隊長、區商務局局長、區市政園林局局長予以記過處分,調離崗位。
4.對相關社區書記、相關片區直接責任人等予以撤職或開除公職。
5.建議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作出深刻檢查。
最終調查報告沒有提及更深層次的燃氣市場管理混亂問題,如︰黑氣點”普遍存在。
也沒有追究市級層面在安全投入、機制建設上的責任,更沒有觸踫趙孝榮作為市長本應承擔的“領導責任”。
報告看似邏輯清晰,責任鏈條明確,板子結結實實地打在了區、街道和具體操作層面,處罰人數不算少。
可懂的人看出了門道。
處理的層面只有縣處級以下的干部。
這個力度恰到好處地“點到為止”,既算給了交代,又不至于傷筋動骨,更不會影響到即將到來的權力交接。
這份調查報告,看上去就像是被精心設計過的“止損清單”。
第六天上午,調查組帶著這份最終報告,悄然離開了保康市。
來時風塵僕僕,去時悄無聲息。
調查組就像是從未出現過似的,只留下一個看似塵埃落定的結局。
冰冷的寒風裹挾著細碎的雪花,飄落在迎賓館光潔的大理石台階上。
洪華、李仕山、那言三人並肩而立,望著考斯特的尾燈在漫天風雪中掙扎著閃爍了幾下,最終徹底被白色的混沌吞噬,消失不見。
“終于走了~”
那言吁出一口濁氣,身體都感覺松快了許多。
前些日子,李仕山的猜測就像一個夢魘般,讓他這幾日提心吊膽,夜不能寐,生怕出現什麼意外情況。
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卻什麼都沒發生,甚至從檢查組最終的那份報告來看,對洪華仕途的沖擊,比他自己說的還要輕許多。
問題被控制在了可以接受的範圍內,遠沒有李仕山預想中那般狂風暴雨。
“這真是不幸中的萬幸啊~”
那言轉頭看向洪華,也從對方的眼里看到了一絲解脫。
然而,當那言的目光轉向身旁的李仕山時,卻忍不住搖了搖頭。
李仕山依舊保持著遠眺的姿勢,眉頭鎖成一個深刻的“川”字,死死盯著車輛消失的方向,臉上的凝重之色不減。
“仕山,”那言走了過去,手掌重重拍在李仕山肩上,試圖想打醒他的“杞人憂天”。
“你還在琢磨白朗那點事兒呢?”
那言的語氣帶著幾分調侃,“我看你啊,是被他搞出‘被迫害妄想癥’了!太在意,反而失了方寸。”
“他這次來隨調查組下來,應該就是被省里統一安排過來協調或者監督的,不是沖著你來的。”
“你看,調查過程不是挺順利嗎?報告也中規中矩。別自己嚇自己了。”
出乎意料的是,這番寬慰的話非但沒有讓李仕山釋然,表情更加的憂慮。
“哥,連你和洪書記都開始放松下來……這,或許恰恰就是白朗最想看到的局面。”
“嗯?”那言臉上的輕松瞬間消失,眼神驟然銳利,“什麼意思?”
洪華也立刻投來探尋的目光。
李仕山迎著風雪,聲音不大卻說得深沉。
“白朗這個人,他越是表現得‘正常’,越是安靜得像不存在,就越說明……”
“他這次來,絕不是走個過場那麼簡單。他在看,在听,在收集。”
“他不動,是因為他在等,等一個更致命的機會,或者……在等某些事情發酵。”
李仕山仰起頭,望向陰沉沉的天空,“暴雪來臨之前,往往是最令人窒息的、能吞噬一切希望的……死寂般的平靜。”
此時,一片雪花恰好落在他緊鎖的眉間,瞬間融化,留下一道冰冷的水痕。
......
與此同時,調查組那輛考斯特內,氣氛卻與賓館台階上的凝重截然不同。
車內暖氣很足,與窗外的嚴寒風雪形成了兩個世界。
白朗和莊遠行並排坐在車廂位置最寬敞的座椅上。
此時他已經脫下那件質地考究、價值不菲的羊絨大衣,只穿著一件純白色襯衫,領口解開了一顆紐扣。
這樣的裝扮更襯得他脖頸修長,膚色如玉。
他微微側著頭,看向閉目養神的莊遠行,“莊局,這幾天接觸下來,你對李仕山什麼印象?”
莊遠行聞聲,緩緩睜開眼,那雙閱人無數的眼楮里沒有絲毫睡意。
他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略作沉吟,似乎在腦海中快速回放著這幾天與李仕山接觸的每一個細節、每一份經手的材料。
片刻後,他才緩緩開口,“李仕山……不簡單。”
“他的表現,遠超他那個年齡應有的範疇。冷靜、果決、思路更是清晰得可怕,環環相扣。”
“我特意仔細翻閱了他事故當天的值班記錄,以及後續所有處置流程的原始台賬。”
“從接報的第一時間戳記,到啟動預案的簽字,再到趕赴現場、每一道指令的下達時間、精確到分鐘的執行反饋……整個鏈條,嚴絲合縫,滴水不漏!”
他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神色,不知是贊嘆還是警惕。
“從事故突襲的瞬間,到掌控全局、調動資源、上報信息、將混亂和損失壓到最低……這份臨危不亂的定力,這份精準高效的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