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兩會的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
在李仕山強有力的管控下,人事布局滴水不漏,紀律之弦緊繃不松,程序規範密不透風,信息網絡悄然張開。
選舉日如期而至。
黨代會、人代會按部就班地進行。
代表們審議報告,舉手,投票。
計票工作在眾目睽睽下進行,結果毫無懸念。
所有的“組織意圖”,都精準地化作了選票上的數字。
當主持人用洪亮的聲音宣布選舉結果全部有效,雷鳴般的掌聲在會場轟然響起。
坐在主席台中央的李仕山,只是微微側過頭,對身邊的沈峰低聲說了一句︰“這一關總算過了。”
沈峰會心一笑。
李仕山這才緩緩起身,面向沸騰的會場,臉上帶著溫和而從容的微笑,輕輕頷首致意。
表面平靜,內心卻長長地、無聲地舒了一口氣。這塊壓在心頭的石頭,總算暫時落地了。
兩會塵埃落定,李仕山立刻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谷山的發展中去。
紅谷影視城的規劃方案在省、市一路綠燈下迅速完善,項成儒的親筆批示如同“聖旨”,掃清了所有障礙,前期勘測已經悄然啟動。
產業園那邊,在岳父陸延慶的商會運作下,陸續有幾家頗具實力的企業表達了明確意向,沈峰正帶著團隊緊鑼密鼓地對接洽談。
谷山“村村通”交通項目也在省交通廳的支持下,進入了施工圖設計階段。
這幾個項目平穩後,李仕山並未滿足。
他很清楚,真正的民心,往往藏在那些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小事”里。
于是乎,李仕山的目光投向了谷山縣城本身。
狹窄坑窪的馬路,逢雨必澇的地下管網,外牆斑駁、設施老舊的小區……
這些“城市的傷疤”,成了他新的攻堅目標。
他要讓谷山縣城的居民,也能真切感受到發展的溫度,感受到幸福。
改造城市,需要的是真金白銀,而且是海量的真金白銀。
向上爭取補助資金和尋求銀行貸款,成了李仕山接下來兩個月的主旋律。
他再次化身“跑部錢進”的能手。
憑借著在省委工作積累下的人脈和如今縣委書記的身份,加上項成儒批示帶來的無形加持,開始頻繁在省發改委、財政廳、住建廳以及各大銀行之間輾轉游說。
過程磕磕絆絆,求爺爺告奶奶,笑臉相迎冷臉,其中的艱辛不足為外人道。
但李仕山硬是憑借著過人的韌性和對項目的精準包裝,最終籌集到了兩億的資金。
這筆錢,如同注入谷山肌體的新鮮血液,讓城市的更新改造計劃得以啟動。
李仕山親自掛帥,成立了城市更新指揮部,開始著手規劃道路拓寬、管網改造和老舊小區整治方案。谷山縣城,終于迎來了一場遲來的蛻變。
時間就在這種忙碌而充實的節奏中,穩穩當當地滑過了兩個月。谷山在李仕山的掌舵下,如同一艘加足了馬力的航船,在發展的航道上劈波前行。
這幾個月來,李仕山真切地、全方位地感受到了“縣委書記”這四個字所蘊含的磅礡力量。
那是一種近乎“言出法隨”的權威感,仿佛整個縣域的資源和意志,都隨著他指尖的敲擊、口中吐出的每一個字眼而運轉。
這種感覺,讓他想起了上輩子看過一個紀錄片,里面的縣委書記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今天我就能把它實現了。”
如今在谷山,他感受到了這句話的含義所在。
自己記得非常清楚,一個工作日的傍晚,結束調研乘車返回縣委。
車子經過縣城老城區一片略顯雜亂的居民區邊緣。
那里有一塊不大的三角地,堆著些廢棄的建築材料和雜物,幾個半大的孩子正在旁邊的空地上追逐打鬧。
自己隨意地指了指那塊三角地,對坐在旁邊的範有亮說道︰“你看那三角地,孩子們在哪玩太危險了。要是弄成個小籃球場挺不錯的。
于是乎,第二天上午,縣城管局局長就親自帶著隊伍到了現場,指揮清理垃圾雜物。
第三天,規劃局的人現場勘察,迅速畫出了簡易的籃球場和休閑區圖紙。
第四天,施工隊進場,開始平整硬化地面。
第五天,籃球架、籃筐運到並安裝。
第六天,地面劃線,安裝簡易照明燈和兩張石凳。
第七天傍晚,一個嶄新、標準的小型籃球場,赫然出現在那塊曾經的廢棄三角地上!
自己再次路過時,幾乎認不出這個地方。
夕陽下,幾個少年正在場上奔跑投籃,籃球撞擊地面的聲音充滿活力;
幾位老人坐在石凳上笑呵呵地看著;旁邊的路燈已經亮起,柔和的光芒灑在干淨的地面上。
範有亮在一旁適時地匯報,“書記,按照您的指示,籃球場建好了。城管局牽頭,規劃、住建、街道辦通力配合,特事特辦,效率很高。附近居民反響特別好。”
看著眼前充滿生機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
自己一句隨口的提議,從提出到落地,僅僅一周時間。
這高效執行的力度,讓自己對“百里侯”的權威具象化了。
時間就在這種忙碌而充實的節奏中,穩穩當當地滑過了兩個月。
谷山在李仕山的掌舵下,如同一艘加足了馬力的航船,在發展的航道上劈波前行。
時間來到了十月。
兩份重量級的調令幾乎同時抵達保康。
一是唐博川的正式調令︰調去了燕京,具體職務待定。
這個結果,為他在保康選舉的風波畫上了一個句號。
另一份,則引發了保康官場不小的震動。
僅僅在省委副秘書長位置上坐了不到三個月的洪華,被任命為保康市委書記,至于魯俊敏只給出了“另有任用”四個字。
同時,安江市委常委、黃嵐縣委書記那言被任命為保康市委副書記。
這兩個消息對于李仕山來說沒有任何觸動,最讓他意外的是,他在消息中听到了另一個熟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