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明作為高學歷人才,具有遠見卓識,為巴中的工業和銀行業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發展經濟是一把好手,還在中樞工作過。
最重要的是,管明留過學,粵省要發展,少不了要和外國人打交道,管明當這個副省長是人盡其才。
而省委對其他常委的任命也很合理,周勇開開拓不足但勝在穩重,而且還是組織部長,由他繼任市委書記再合適不過。
吳慧雲的資歷擺在那,且有自知之明,在宣傳部也做出了好成績,加上人緣最好,讓她當市長,也好團結從下面區縣提上來的副市長們。
統戰部長秦明即將退休,所以就干脆把他調到了政協。
由此看出,中樞和省委對他們巴中的了解很細致。
“好了,大家先別想這些了,最遲一個月我們就要到任,大家都想想怎麼安排工作吧。”
不多時,市委市政府就傳來陣陣歡呼聲。
沒過多久就又沉寂了下去。
“李書記齊市長他們走了,我們巴中怎麼辦?”一名干事發出靈魂詢問。
眾人互相對視,有些茫然和無措。
“不是還有周部長他們嗎?”
……………
李豐等人升遷的消息傳開後,巴中霎時間陷入奇異的沉默。
大家干啥都沒了勁,吃飯的時候都有些心不在焉,就算吃肉都有些味同嚼蠟。
一頓飽和頓頓飽的道理他們還是懂的。
有李豐在,他們巴中就有光明美好的未來。
“李書記怎麼就調走了啊?”
“哎∼我們巴中的日子難過了哦。”
“要不我們去求求李書記,讓他別走吧。”
“說什麼屁話!”
“李書記升官是好事,我們怎麼能破壞李書記的大好前程呢?”
“而且,李書記這麼好,這麼年輕就當上省委書記了,遲早還要更進一步,到時候就能造福全國了,你的思想真這麼狹隘,虧你還是積極分子。”
………………
經過幾年的思想教育,許多上過學的人眼界都打開了,沒有小農思想的狹隘。
消息傳開後,也是這些人第一時間配合政府給百姓們做思想工作。
可以說,李豐給巴中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就是思想了。
只要思想先進,眼界打開,就算巴中以後原地踏步,這些人也會走出去做生意 成就一番事業。
他們又有著強烈的城市認同感,到時還會回來投資,反哺巴中。
思想和精神力量看似無形,實則對人影響最深,且最持久。
慢慢地,巴中人民也逐漸接受了這個事實。
巴中逐漸恢復到正軌。
三天後,辦公室里,李豐拿著全市處級干部名單挑選起人手。
雖然去了粵省他能尋求葉叔的幫助,但總歸沒有根基,想要徹底上手,還是得用自己人。
而且巴中這些處級干部都很優秀,現在蜀川發展緩慢,讓他們留在蜀川多少有點浪費人才,只有沿海才能發揮他們的才能。
李豐勾勾劃劃了一上午,才敲定了一份干部名單。
十名正處級,二十名副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