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察組的一眾領導又了解了十多分鐘,可無論他們怎麼問,怎麼鼓勵引導,雪山公社的干部就一句話。
李書記好,李書記沒毛病。
考察組互相對視幾眼,全都無奈地笑了笑。
組長起身整理東西。
“走吧,去下面看看。”
在這他們問不出什麼有用的東西,都是在說李豐好,說巴中市委好。
他們當然知道李豐和巴中的干部很好,不然巴中也不可能發展得這麼快。
他們這次來,是專程考察巴中發展情況和收集民情的。
準確的說,就是找問題,找李豐的問題。
因為目前有許多高級職位空缺,中樞考慮再三,決定破格提拔一批作風正派,政治正確,銳意進取的年輕干部。
李豐就排在干部名單的榜首。
所以他們才這麼重視,實權副廳帶隊千里迢迢地跑過來視察。
考察組來到一個生產隊,老百姓听到考察組問他們的生活,全都發自內心地笑了。
“自從李書記來了巴中,我們巴中是越來越好了。”
“吃得飽穿得暖,娃娃有書念,老人治得起丙。”
“我們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點余糧,每天炒菜都舍得放一點豬油了。”
“每周還能吃上一頓肉。”
“我們的日子好的不得了。”百姓們欣喜地說著。
考察組越發贊賞和欽佩,李豐他們都是為國為民的好干部啊。
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更讓他們欽佩的是,這年頭好干部好找,但一個市都是好干部就很罕見了。
他們來到巴中也接觸了不少干部,但有干部都表現得很好。
不卑不亢,言之有物,所有數據信息一問就能脫口而出。
最主要地是,每個人眼里都有光。
那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未來的堅定信念。
組長越想越激動,如此景象,仿佛讓他回到了三四十年前。
“組長,我們還要繼續考察嗎?”副組長看出了組長的激動,笑著詢問道。
組長調整了一下心態,笑著點點頭。
“去。”
接著看向一旁的生產隊隊長。
“你們生產隊有沒有那種無依無靠的老人?”
巴中老百姓念李豐的好,也因對李豐的敬重,回答很可能有失偏頗。
而這種孤寡老人就不一樣了,無牽無掛,還年事已高,沒有任何負擔,也無欲無求。
這種人說的話更加真實。
“有,有位退伍老兵,從保路運動一直戰斗到抗戰勝利,後面打內戰的時候偷偷跑了回來。”
組長聞言眼前一亮,這最合適不過了。
如果不是真的熱愛這個國家,不會參加這麼多戰斗。
“帶我去找他。”
山坳里,一個消瘦但精壯的老人正拿著鋤頭清理溝渠里的泥沙。
突然,看到遠處一群人朝他走來。
老人瞥了一眼,往嘴里吐了口唾沫,拿著鋤頭繼續干活。
………………
“老人家您好。”組長親切地問候著。
老人微微點頭,不緊不慢地從兜里掏出一支煙管。
又慢條斯理地拿出一片干煙葉卷起來,塞進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