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時後,總算敲定終稿,一散會,李豐就迫不及待地回家拿出通訊錄,聯系起在中樞宣傳部門的長輩。
找了好久,才找到一位熟人。
可等李豐電話打過去後,才得知這位長輩已經因病去世了。
無奈,李豐只得按照流程來,把稿子以電報的形式發給了國家日報。
國家日報的收報員越記錄手越抖,這李豐可真敢寫啊!
不愧是聞名四九城的人物。
收發室主任看到這封電報後也陷入了沉默,李豐這稿子實在太過驚世駭俗。
換作普通人,他肯定是直接否決的,但這作者是李豐為首的巴中市委全體常委,他又不能就這麼否決了。
因為現在大局已定,李剛也被正式任命為京城軍區司令員。
京城軍區可是大軍區,全國現在就九個大軍區,李剛能當上這個軍區司令,代表李家還能昌盛很多年。
所以,這個時候又不能不給李豐這個面子。
猶豫片刻,主任還是決定上報給領導,這不是他能決定的事。
于是,這封電報就這樣層層逐級上報,直接來到了中樞幾位老人的手里。
“哪來的?很敢寫嘛,也寫得很好嘛。”面容和善的老人驚奇道。
秘書笑著回道。
“國家日報那邊收到的,他們一時拿不定主意,就送上來了。”
“我是問作者。”
秘書停頓了一下,凝聲道。
“李豐為首的巴中市委全體常委。”
老人面色微凝,有些急迫地追問。
“就是那個直屬中樞管轄的巴中?”
“是。”
老人聞言陷入沉默,這時,一旁戴眼鏡的葉老笑著贊揚道。
“沒看出來,這小子不僅技術過硬,這經濟眼光也很不錯啊!”
他們正在討論以後的發展道路,李豐這電報就來了。
其他幾人也面露喜悅和欣賞。
“我听說他和你家關系不錯?”老人眼神一轉,笑著問道。
葉老微微點頭。
“這家子人都很純粹,李剛一直堅持原則,李豐到了巴中工作也做得有聲有色,他們家那個小姑娘現在也在國家研究所工作。”
老人思索片刻後緩緩點頭。
“這封電報先存著,具體什麼時候發等我通知。”
“是。”
秘書走後,老人笑著看向眾人。
“小同志和我們不謀而合,還把大致方向都劃出來了,我們也不能沒有什麼表示。”
“這樣吧,巴中成立是有特殊原因的,現在也該回到正軌了。”
“先把巴中劃入蜀川省。”
“等這篇稿子發表,我看李豐同志就可以順勢上任蜀川省副省長。”
“大家覺得呢?”
“我沒意見。”葉老率先表態。
其他人也笑著點點頭。
不說李剛的份量和貢獻,就說兩位定海神針的態度,就說李豐這篇稿子的重要性,給個副省長完全不多。
而且李豐這七年在巴中的工作成績放眼全國也是數一數二。
他們還在心中感嘆,若不是李豐太年輕,直達省長都不過分。
“好,那就這麼定了。”老人微笑道。
如今全國百廢待興,能有李豐這樣優秀的干部,他發自內心的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