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時後,順利抵達廉江縣。
廉江縣城,規模不大,建築多為低矮的瓦房或兩三層的小樓,錯落有致地分布在街道兩旁。縣城的中心區域,有一些稍顯氣派的磚混結構建築,如縣政府大樓、供銷社、郵電局。
主干道是較為粗糙的水泥路面,其他道路大多是土路或石子路面,晴天時塵土飛揚,雨天則泥濘不堪。
道路兩旁種著一些榕樹、木棉樹等,為行人提供了些許陰涼。
整個縣城一片安寧樸素之風。
來到縣委,縣委書記熱情地親自下來接待。
寒暄了一陣,縣委書記又拿出一份地圖,地圖上已經圈出了大大小小十多個區域。
“李書記,這些是幫巴中初步選定的廠址,您明天早上就可以實地考察。”
李豐笑著點點頭,對廉江縣的態度很是滿意。
………………
了解完大致情況,太陽也快落山了,李豐拒絕了廉江縣的招待,帶著龔博二人在縣城閑逛。
一個地方適不適合建廠,首要看條件,其次看民風。
民風不好,工人懶惰成性,生活作風差,再好的條件都沒用。
人才是決定一切事物的關鍵因素。
走在大街上,李豐時不時找人交談,偶爾還假裝問路,但得到的反饋都很好。
這里的老百姓都比較和善熱情,街上也很少看到游手好閑的人。
一個小時後,三人回到招待所,李豐凝聲道。
“你們覺得這兒怎麼樣?”
“挺好的,這兒的老百姓都比較淳樸。”龔博朗聲道。
李豐微微點頭,就這樣確定了建廠的地址。
第二天上午,李豐三人再次來到廉江縣委。
“今天天氣天氣不錯,我們早點去調研吧。”
“好。”廉江縣委書記領著李豐他們去考察。
雖然確定了廉江縣,但李豐並沒有跟他們明說,畢竟這算是做生意。
提前露底,談判的時候就不好壓價了。
一連轉了三天,李豐才給出不太明確的答復。
“有三個地方我挺滿意的,分別是……………可以作為我們的備選。”
“一畝地一年租金一百塊,一次性租五年,現金交付。”
“你可以通知當地公社,讓他們商量一下。”
“我們明天去其他區縣視察,大概要半個月,半個月後,希望你們能給我個答復,我好綜合衡量確定最終的位置。”
廉江縣委書記微笑著點點頭。
“好的李書記。”
這個價格不算高也不算低,一畝地一百,巴中要租一千多畝,就是十多萬。
對他們來說也算一筆不小的收入了。
一千畝地種成糧食根本掙不了這麼多錢,更別說,這十多萬是純利潤。
除了土地外沒有任何成本,而且罐頭廠建好之後,當地也能因此受益。
所以,廉江縣委書記已經打定主意,全力促成這次合作。
李豐三人繼續在其他區縣考察,既是為了裝樣子,也是真心看看有沒有更好的位置。
如果位置夠好,就算多花錢都要硬著頭皮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