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姐聊了一會,李豐大致了解了巴中市區百姓們的近況。
總體來說,老百姓的日子是越過越好。
他們制定的各項政策大部分都落實下去了,下面的干部沒有敷衍了事,全都踏踏實實地執行這方面。
過了一會,後方傳來戴全欣喜的聲音。
“李豐,什麼時候來的?”
“剛來沒一會兒。”
李豐站起身朝戴全媳婦笑了笑。
“嫂子。”
……………
一行人來到戴全家里,看著空蕩蕩的客廳,李豐剛想詢問突然又反應過來。
戴全也笑著打趣道。
“巴中這城市太不一樣了。”
“來了兩天,我連在哪買家具都不知道。”
李豐苦笑著搖搖頭。
“最近巴中運力緊張,要建幾個水泥廠和煉鋼廠。”
“你們先堅持堅持,再過十天半個月就好了。”
“大部分生活用品和物資都會慢慢上架的。”
戴全微笑著點點頭,他媳婦也在一旁開起玩笑。
“李豐啊,你們巴中也算是個好地方。”
“嫂子,這話怎麼說?”
“商店都要關門了,我們有錢都花不出去啊!能讓我們把錢攢下來的地方還不是好地方嗎?”
李豐連連苦笑。
這話還真沒說錯,現在巴中除了各類食材,其他商品奇缺無比。
老百姓有點錢都只能吃到肚子里。
而且也不是能吃肉吃到飽,因為巴中現在限購。
就算有錢有票你也買不了很多肉。
為了保障百姓基礎的肉食攝入,巴中專門出台了政策,肉食分戶。
每戶人都有定額,有家庭不買,其他人才能多買一點。
但現在,巴中基本上家家都有工人,干部,誰還吃不起那點肉啊。
所以,現在隔幾天一人才能吃到幾根肉。
“嫂子,等鐵路修通了,你們想買啥買啥,買多少都沒問題。”李豐微笑道,眼中滿是堅定。
戴全媳婦笑著點點頭,然後大步走向廚房。
“你們先聊著,我去做飯。”
“我看她們都在燜飯,還燜的挺香都,我也買了個筲箕,今晚吃香腸燜飯。”
李豐面色微變,立馬叫住。
“嫂子,你在哪買的筲箕?”
他清楚得記得,巴中大部分供銷社的工作人員都調到了鐵路上管理物資。
附近的供銷社都關門了,而且,盛夏馬上到來,工地上涼席緊缺,巴中的竹子全拿去做涼席了,怎麼還會買得到筲箕?
戴全媳婦愣了一下,有些茫然地回道。
“就前邊那條小巷子里啊,一個老人家賣…換給我的。”
李豐聞言笑著搖搖頭。
“嫂子你誤會了,我不是說你私自交易,而是好奇,現在巴中可沒人編筲箕了,你這筲箕是從哪來的?”
“如果是違反政策,私自砍伐竹子編東西來售賣,那可是要處罰的。”
和肉食一樣,巴中市政府出了文件,一個月內,湊齊十萬張涼席。
所以巴中的竹子全被市政府包圓了。
一個筲箕算不得什麼,但就怕帶壞風氣。
戴全媳婦有些擔憂地搖搖頭。
“這位就不知道了,如果查到了,會怎麼樣啊?”
李豐思索了幾秒鐘,凝聲道。
“雖然我們一向強調工作紀律,但對普通百姓還是很寬容的。”
“發現了無非就是罰點錢。”
戴全媳婦聞言松了口氣,猶豫片刻,突然掏向口袋拿出十塊錢。
“李豐,這些夠不夠?”
李豐愣在原地,哭笑不得。
“嫂子你這是干什麼?”
戴全媳婦面露同情。
“那個老人家孫子得了重病,急需用錢 我幫他把罰款繳了,你就別處罰她了。”
“她一個老人家,早年喪夫,晚年喪子,日子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