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秦剛堅定的步伐,齊永平贊賞地笑了笑。
如果秦剛把這件事辦好了,今年年底政府的副市長肯定有他的名字。
另外就是農業局局長,交通局局長,和工商局局長,還有就是通江的福大統。
本來福大統去年就該升的,但去年通江爆發了鼠疫,他因此挨了處分。
但今年通江各項工作都完成的很好,農業產量增長率也位居全市第一,如今福大統和倪志亮已經去掉了代字。。
所以今年福大統應該會再進一步,直接升任副市長。
但他還會留在通江工作,副市長只是職級晉升,還是主管通江縣。
齊永平越想心中越滿意。
巴中經過幾次大篩查,現在留下來的干部都是能干實事的,都滿是斗志。
可齊永平心中又滿是惋惜和落寞。
但他們就算干的再好又能怎麼樣?晉升的道路一眼就能看到頭。
巴中的組織關系直接跟中央對接,他們不能調到蜀川其他城市,在中央也沒有關系,所以他們一輩子很有可能就釘死在巴中了。
這輩子最多升到副廳。
齊永平想到這長嘆一口氣,下面的干部是這樣,他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年紀輕輕卻再無進部的可能。
更為嚴重的是,現在巴中政府就他一個市長和管明一個常務副市長,暫時還沒其他副職。
下面的干部還有點奔頭。
可等這些副職也填滿了,那巴中的干部架構可就真的焊死了。
想進步要麼等上面的領導走錯路被拿下,要麼就只能等他們退休了。
這樣極其不利于干部開展工作,沒有斗志很容易失去動力,甚至滋生腐敗。
!“市長,工商局的周局長想跟您匯報工作。”
齊永平整理了一下心情“讓他進來吧!”
……………
又過了一個月,巴中學院的學生適應了大學生活,一切又回到穩步前進的軌道上。
李豐也給巴中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華心研究所和巴中正式達成戰略合作伙伴,以後購買華心研究所的機械和鋼鐵資源,巴中都能享受最好的福利政策。
華心研究所退休的老工人也會優先調到巴中任教,不是講師就是助教。
反正待遇都差不了。
而巴中生產的商品賣給華心研究所也都是成本價。
這個成本價可是刨除了人工的成本價。
不過就算如此,巴中還是血賺不虧。
多少城市想跟華心研究所成為伙伴還沒門呢!
華心研究所才多大體量,不是夸張,巴中把華心研究所的吃喝住行全包了都沒多少開支。
得到確切的消息,巴中的干部們恨不得把李豐供起來,心中也對李豐佩服得五體投地。
因為這是李豐無數個日夜拼出來的。
不然,就算李豐和華心研究所關系再好,人家也不能公然徇私舞弊來扶貧啊!
吳芸坐在沙發上,李豐躺在她腿上,身心俱疲。
“總算成了,這次機械更新換代完成,可以好好歇幾個月了。”
“是啊,你這幾天多休息休息,好好放松一下。”吳芸關心道,突然凝重地問道。
“要不我給你請個假吧,沒人會說你玩忽職守的。”
李豐聞言笑著搖搖頭。
“不用,我下鄉視察幾天。”
“視察不也是工作嗎?”
“這可不一樣,視察就是到處跑而已,又不累,就當是游山玩水了。”
吳芸聞言無奈地笑了笑。
“看你吧。”
後面幾天李豐都在視察,看了很多個公社,發現一切都很正常,沒有哪個干部敢伸手。
一片安靜祥和,風清弊絕。
一眨眼就到了年底。
教育局的秦局長拿著文件找李豐匯報工作。
“我說秦剛同志,教育局是永平書記分管的,你沒事老往我這跑干什麼?”
“永平同志是市政府一把手,他決定的事情也作數。”李豐沒好氣地說道。
最近秦剛老來找他匯報工作,雖然齊永平現在可能不在意,但以後可就說不準了。
齊永平是個好搭檔,李豐可不想跟他鬧矛盾。
秦剛聞言尷尬地笑了笑,其實不只是他,許多市政府的干部都喜歡找李豐匯報工作。
沒辦法,李豐威望太高了,市里重大決策權也都在李豐手里。
他們來找李豐純粹是下意識的。
當然,他們也不是完全沒有政治意識,他們來找李豐之前一般都會先去找齊永平。
“書記,我跟齊市長匯報過了。”
李豐聞言無奈地輕嘆一口氣。
“說吧,什麼事?”
秦剛立馬遞過一份文件。
“書記,這是今年教育系統評選的優秀工作者和先進集體名單,後天要開表彰大會,我們想請您和齊市長來頒個獎。”
李豐接過文件一看,眉頭一挑。
第一個是一名老教師,在巴中頗有名氣和威望,稱得上是桃李滿天下。
第二個是巴中學院的副校長潘際鑾教授,第三個是李豐的導師金國藩教授。
他們為巴中學院的教育工作真的稱得上是嘔心瀝血,實至名歸。
第四個人選則大大出乎李豐的意料。
吳芸。
秦剛見李豐在第一頁就陷入沉默,立馬笑著解釋道。
“書記,吳老師也是實至名歸,她今年新編的教材讓全市的老師都贊不絕口。”
“而且,吳老師教的每個班的語文成績都位列年級前列,吳老師也深受學生愛戴。”
“還有……………”
“最主要的是,吳老師資助了很多貧困學生,就憑這一點,吳老師都該評上這個優秀工作者。”
李豐心中滿是欣喜,吳芸能讓這麼多人認可和贊揚,實在是太優秀了!
他很自豪能娶到這麼賢惠的老婆,同時也很慚愧。
如果不是秦剛解釋,他還不知道吳芸默默做了這麼多事情。
李豐低下頭繼續往後看。
先進集體。
巴中學院肯定是毋庸置疑的第一,他們今年干了其他高校幾年的工作,雖然出了些小問題,但都圓滿的解決了。
不出意外,以後幾年都會是巴中學院。
因為它太年輕了啊,從無到有,很容易出成績。
這樣對比,其他單位真的就有些可惜了。
李豐看到最後,看到了玉井小學的名字。
一共十個先進集體,一個高校,三個高中,五個初中,只有一個小學。
沒想到玉井公社的小學也能選上。
李豐大為驚訝,不過有了剛剛的前車之鑒,李豐相信這個名單沒有問題。
也就是,梁峰他們玉井小學真的成績斐然,想到這,李豐不由得驚嘆連連。
這梁峰去了玉井公社真跟開了竅一樣。
凡是有什麼表彰,必定有玉井公社的名字,現在梁峰的玉井公社在巴中也算有點名氣了。
李豐笑著遞過文件。
“沒什麼問題,去跟龔博協調一下時間,我準時參加。”
“謝謝書記!”秦剛滿臉笑意。
李豐能來就是對他們工作的支持,有李豐的表彰大會和沒李豐的完全不一樣。
這一點,巴中的干部和百姓早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