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你也初步評估一下技術實現成本和服務器壓力。
我先听听浩哥的意見。”
散會後,黎 回到辦公室,心里還琢磨著那個“個人小窩”。
越琢磨,越覺得這或許是個妙棋。
她拿起那部銀色手機,撥通了陳浩的電話。
橫店,陳浩剛結束一場夜戲,回到別墅書房,臉上還帶著卸妝後的些許疲憊。
電話響起,看到是黎 ,他唇角微揚,接通了電話。
“浩哥,沒打擾你休息吧?”黎 的聲音傳來,帶著討論後的興奮。
“剛回來。
有事?”陳浩放松地靠進椅背。
“浩哥,剛才產品討論會,有個挺有意思的想法…”黎 把“個人小窩”的構想,團隊的支持和顧慮,清晰地向陳浩匯報了一遍,“…我覺得這能讓人和人之間的連接更有溫度,不只是冷冰冰的聊天窗口。
但又怕分散資源,影響主線任務。
想听听你的看法。”
電話那頭,陳浩沉默了幾秒。
黎 甚至能听到他手指輕輕敲擊桌面的聲音,那是他深入思考時的習慣。
“這個想法,非常好!”陳浩的聲音陡然變得清晰而肯定,帶著一種發現寶藏的欣喜,“阿 ,這不僅僅是增加一個功能。
這是把單純的即時通訊,向‘虛擬社區’、向‘社交網絡’邁進的關鍵一步!”
“虛擬社區?社交網絡?”黎 重復著這兩個有些陌生卻直擊核心的詞匯。
“對!”陳浩的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洞察力,“qq連接了人,建立了關系鏈。
但這個關系鏈是扁平的,缺乏沉澱。
這個‘個人小窩’,就是讓每個用戶在qq這個世界里,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節點’,一個可以表達自我、展示個性的據點。
這能極大地深化社交關系,提升用戶粘性和歸屬感!
這甚至比門戶的新聞聚合,更能體現互聯網‘以人為本’的核心!”
他頓了頓,給出明確的指示︰“投入資源,做!
但記住,初期一定要簡易。
核心功能就是三點︰一,允許用戶發布一段個人簡介或心情文字;二,允許上傳一張低分辨率的圖片作為‘門面’或者頭像;三,好友可以來訪問、留言。
界面要極其簡單,操作要無比順暢!
先把這個簡易版跑起來,看看用戶反饋再說後續迭代。”
陳浩的肯定和拔高,像一劑強心針,瞬間打消了黎 所有的疑慮,將那個模糊的“小窩”構想,提升到了戰略高度。
她仿佛已經看到了無數用戶在qq上精心布置自己小天地的場景。
“我明白了,浩哥!
就按你說的做!
先做簡易版,快速上線驗證!”黎 的聲音充滿了被點亮的激情。
幾天後,黎 再次飛抵橫店。
這次行程匆忙,只為了簽署“個人小窩”項目內部暫定名)的啟動預算和資源調配文件。
陳園書房里,陳浩仔細翻閱了那份薄薄卻意義非凡的項目計劃書,重點看了核心功能定義、開發周期和初期資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