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安靜地听著,沒有打斷,只是在她情緒低落時,適時地給她續上溫熱的茶湯。
他的眼神深邃而包容,像一片能容納所有風雨的寧靜海。
直到黎 傾訴完,書房里陷入短暫的沉默,只有茶香裊裊。
“阿 。”陳浩低沉的聲音響起,帶著洞悉一切的溫和,
“抬起頭,看著我。”
黎 咬著唇,倔強地不肯動。
一只溫熱的大手輕輕覆上她緊握成拳、放在膝上的手背。
那溫度,帶著不容置疑的安撫力量。
黎 身體一顫,緩緩抬起頭。
淚水模糊了視線,她看不清陳浩的表情,只感受到他深邃目光的注視。
“成長的陣痛,是必經之路。”陳浩的聲音平靜而有力,像在陳述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
“從十幾人的草台班子,到近百人的正規軍,怎麼可能沒有摩擦?”
“怎麼可能沒有混亂?”
“如果一帆風順,那才奇怪。”
他拿起黎 那份組織架構方案,點了點︰
“你的思路是對的。”
“扁平化在小團隊有效率,規模大了,就必須建立層級,明確分工。”
“這就像蓋房子,人多了,就得有圖紙,有分工,各司其職。”
黎 的眼淚無聲地滑落,哽咽著說道︰
“可是……”
“他們吵得厲害……”
“我……我不知道該怎麼平衡……”
“我怕我處理不好……”
“管理,核心就是平衡的藝術。”陳浩的聲音沉穩如磐石,
“平衡資源,平衡利益,平衡短期目標與長遠發展。”
“這沒有標準答案,只能在實踐中摸索。”
他放下方案,目光直視黎 淚眼朦朧的眼楮,話語清晰而富有力量︰
“記住幾點。”
“第一,職責明確。”
“你這份方案里劃分得很清楚,很好。”
“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干什麼,向誰負責。”
“模糊地帶,就是扯皮的溫床。”
“第二,流程規範。”
“項目立項、評審、排期、執行、驗收,要有章可循。”
“減少拍腦袋決策,減少口頭承諾。”
“白紙黑字,責任到人。”
“第三,溝通透明。”
“定期跨部門會議必須開,不是吵架會,是信息同步會。”
“鼓勵部門負責人直接溝通,別什麼都堆到你這里。”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陳浩的語氣加重,
“樹魂。”
“立規矩。”
“企鵝公司的魂是什麼?”
“是創新?”
“是用戶第一?”
“還是高效執行?”
“你要想清楚,然後不斷地講,用行動去證明。”
“讓所有人認同這個魂,規矩才立得住,隊伍才不會散。”
陳浩說的每一個字,都像一把鑰匙,精準地插入黎 心中那把混亂的鎖。
那些在無數個不眠之夜困擾她的問題,那些在會議爭吵中讓她無措的困境,在陳浩這寥寥數語的點撥下,豁然開朗!
他不是在教她具體怎麼解決評論功能該不該上,而是在教她如何搭建一個能自動運轉、自我修正的管理框架!
【跪求禮物,免費的為愛發電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