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

第1866章 財政政策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方曉書 本章︰第1866章 財政政策

    “你方才正在看的是個叫田文鏡的資料?”抿了口茶,維珍問道。

    “不錯,是叫田文鏡,三年前調任到山西做了知縣,廉潔為公、政績斐然,這回是山西巡撫李光地舉薦上來的,”四爺點點頭,“爺打算讓他出任東昌府知府。”

    從七品知縣一下子晉升到四品知府,這升遷速度堪比坐了火箭呢!

    不知道歷史上的田文鏡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際遇,但是很明顯,不管是不是正史,四爺都很喜歡田文鏡這樣的脾氣相投的工作搭子。

    “能得李大人另眼相看,親自舉薦,想來這位田大人能力是沒有問題的。”維珍點頭道。

    “更可貴的是,他是個不怕得罪人的性子,如今山東正需要這樣的官員,”四爺抿了口茶,四爺又道,“山東亂象叢生,這回集中爆發,官員貪腐現象之所以如此嚴重,火耗的問題佔了大頭。”

    “很多偏遠州縣的火耗竟然比正賦還要高,豈止是苛政猛于虎啊,這幫貪官污吏簡直就是趴在百姓身上吸血,長此以往下去,那還得了?”

    說到此處,四爺不由搖頭嘆息,然後又道“到底是該理一理如今的亂象,如今就是再好不過的契機。”

    所以,像田文鏡這樣不怕得罪人的頭鐵官員,這個時候就很難得了,四爺也是願意越級提拔栽培的。

    只是……

    “萬歲爺能答應嗎?”維珍面露擔心。

    雖然穿過來有些年頭了,但是維珍的生活範圍有限,幾乎都局限在後宅一畝三分地,所以對于貝勒府之外,或者說京師之外的很多情況,維珍是真的不了解。

    就比如火耗來說。

    她是听說過歷史上的雍正皇帝是推行過“火耗歸公”政策的,至于什麼是火耗,火耗歸公究竟又是在干什麼,對于並非歷史專業的維珍來說,這些不過是歷史課本上一筆帶過的名詞而已。

    至于這樣的政策改革對于當時的百姓來說意味著什麼,她是真的不了解。

    也是這回在山東待的時間足夠長,對民間有了更多的了解,維珍才知道什麼叫火耗。

    自明中葉賦稅折銀以後,為便于計量和運送,州縣要將納稅人所交的零碎銀兩熔鑄成銀錠,在銷熔過程中不免有損耗,必須酌量加征,這就是所謂的“火耗”,或稱為耗羨。

    但耗羨的範圍大于火耗,耗羨還包含雀鼠耗等,征納運京的米谷,被雀鼠偷食損耗,稱為雀鼠耗,這部分的損耗,同樣也需由納稅人承擔。

    打個比方,在農民交了公糧之後,在政府運輸的過程中造成的損耗,仍舊算在農民頭上,農民還要在交公糧的基礎上再繳納一遍虧損。

    同樣的,其他行業的百姓在納稅之後,也要承擔運輸損耗、手工費一類的。

    這樣政策,放在農業稅早就退出歷史舞台的後世來說,無疑是逆天的。

    更逆天的是,火耗加征多少,各地不一,且無限額,這對封建官吏來說,正是貪污的大好機會。

    當然了,這跟清朝初期國庫緊張、官員俸祿極低有很大有關系。

    就拿美仁縣知縣黃大善來舉例,按照七品知縣的俸祿,黃大善一年不過四十五兩的俸祿,這點子俸祿若是用來養活一大家人來說,無疑是困難的,更別指望還能納好幾房小妾了。

    就連官至極品的佟國維阿靈阿,單算俸祿,也不過每年一百八十兩、祿米一百八十斛。

    清初的官員領的是不折不扣的低薪,不貪不腐,還想著要靠升官發財可能性為零。

    尤其是州縣一級的官員難以俸祿維持生活,于是就有了所謂“火耗”,朝廷也是默許州縣官在收稅時加征銀兩。

    只是這樣的口子一開,想要再剎住閘那就是千難萬難了。

    地方上征收火耗愈演愈烈,除了官吏本身貪污以外也與朝廷財政政策不健全有關。

    朝廷不斷裁扣地方政府的額定款項,各地政府的政務開銷沒有著落,就拿之前興修永定河來說,直隸段的永定河工程,那是要直隸當地政府自己掏腰包的,當時李光地為此沒少東奔西走,才沒有耽誤工程進度。

    京畿重地都如此,那對于財政緊張的地區,就更怕出事兒了。

    就拿這回山東巡撫王國昌為什麼膽敢瞞報山東災情、連一眾山東官員都跟著緘口不言一並瞞報?

    若是坐實了山東災情嚴重的話,那賑災款是要山東當地自己掏的,不把山東當地的銀子用完,朝廷是不會撥款的。

    喜歡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方便以後閱讀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第1866章 財政政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第1866章 財政政策並對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