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八代之所以變成後來眾人眼中的“異類”,其實主要是不想牽累四爺,連萬歲爺對他都十分厭惡,若是因著他的緣故連帶著讓萬歲爺厭惡四爺,這是顧八代最不能接受的。
所以顧八代幾乎是單方面跟四爺斷了關系,連四爺都不往來,別人就更沒有往來的必要了,所以顧八代就漸漸成了眾人眼中的“異類”。
徐元夢跟顧八代的經歷不同,但是過程是相似的,都跟萬歲爺有關,但是徐元夢的情況無疑比顧八代慘得多。
萬歲爺厭惡顧八代過于耿直不會轉彎的性子,但是看在顧八代父子兩代人的軍功上,尤其是顧八代,早年在平定三藩的時候,那也是立下大功的,所以萬歲爺只是以“為人不顧體面,不宜留于部院”的理由奪官,但卻還是保留了顧八代的世職。
可徐元夢卻沒有軍功可以依仗,即便有軍功,萬歲爺也未必會輕饒了徐元夢,誰叫徐元夢是太子的講師呢?
正是因為萬歲爺對太子的重視,所以但凡跟太子有關人和事,萬歲爺都要求極其嚴苛,所以那時候還帶著三分書生意氣的徐元夢就倒了大霉。
換句話說,顧八代能安安穩穩活到現在,其實還是托了萬歲爺先前對四爺不甚重視的福。
自被萬歲爺下令打的血肉模糊、連帶著爹娘險些流放黑龍江之後,徐元夢的書生意氣就蕩然無存了,連帶著性子也大變了,變成了後來那般孤寡、不肯與人結交的性子,跟顧八代一樣,徐元夢就也成了“異類”。
所以這樣兩個“異類”,能有什麼交集?以至于讓顧八代听聞了徐元夢的死訊,竟激動得當場昏厥?
四爺想不明白,就是因為不明白,腦中才會涌出數個猜想,每一個都讓四爺心驚。
只是顧八代如今還在昏著,四爺只能守在顧八代的身邊等著他醒來。
就像許太醫說的那樣,一覺睡了大半個時辰再醒來,顧八代就沒事兒了,只是情緒還十分低落。
甦培盛端著剛剛煎好的湯藥進來,顧八代卻搖搖頭不肯喝。
甦培盛默默看向四爺,然後按照四爺的示意把湯藥放下,便就躬身退下。
一時間,房中就只剩下了顧八代跟四爺師徒兩人,四爺沉聲道︰“老師,南巡之前,徐元夢同您是否曾有往來?”
徐元夢跟顧八代是否曾有往來,或者換句話說,徐元夢的死,顧八代是否知情,這是四爺現在最需要搞清楚的問題。
若真是如此的話,那四爺必須要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或許旁人並不清楚徐元夢的死跟太子被廢之間的關系,但是四爺還能不清楚嗎?
若是顧八代與徐元夢的死真有牽扯的話,那只怕瞞不了多久的,若是讓萬歲爺察覺,萬歲爺難道不會認為是顧八代利用徐元夢的死迫使萬歲爺不得已廢黜太子?
若真是那樣的話,那不單單是顧八代全族都要遭殃,那他這個四貝勒也要前程盡毀。
顧八代一個早就遠離朝廷半隱居的老頭兒,好端端地為什麼要借著徐元夢去害太子?
除了為了他這個學生,還能是為了旁的?!
萬歲爺若是如此認定的話,那他……
能像太子那樣終身被幽禁那就算是好的了,若是他被關進宗人府的話……
四爺都不敢往下想了。
這時候,房中再無別人,四爺索性直截了當問出來。
若真這等有隱患,他自然要趕在被人察覺之前徹底解決。
結果顧八代卻搖搖頭︰“我同他哪有什麼往來?十多年來面都沒見過幾回,只是我知道他……著實不易,這麼些年下來,不過是在熬日子罷了。”
說到此處,顧八代忍不住一聲長嘆︰“我知道他夫人病逝,他定然心灰意冷,往後日子就更難熬了,我也猜到……他未必就能熬下去,只是我卻萬萬沒想到,他竟然做出這般決絕。”
听顧八代說完這些,四爺身上已經起滿了一層厚厚的雞皮疙瘩,不止是身上,他心里只怕也起滿了。
不可思議、毛骨悚然,卻又隱隱覺得這才合乎情理。
四爺現在就是這樣的感受。
他微微張著嘴,卻錯愕得一時不知要說什麼,好一會兒,才總算找回自己的聲音︰“老師,您的意思是,太子之所以會失手殺了徐元夢,是徐元夢故意尋死、激怒太子,以至于太子沖動之下才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