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娘娘能盛寵不衰,除了容顏姣好之外,這八面玲瓏的性子無疑也是加分項,所以不單單萬歲爺喜歡她,太後、五公主跟宜妃的關系都不錯,從前宜妃娘娘還向五公主傳授過有孕之道呢。
就連只跟宜妃娘娘有幾面之緣的維珍,對宜妃的和顏悅色、親切幽默也觀感不錯,用後世的話說,宜妃娘娘是特別能夠提供情緒價值的那種人。
除了宜妃娘娘,維珍也見著了王娘娘,就是十五、十六、十八三位阿哥的生母。
王娘娘這回也是伴駕伺候的。
雖然是目前膝下坐擁皇子數量最多的娘娘,但是王娘娘至今還沒有品階,萬歲爺也沒有提過要給王氏冊封的事兒,所以雖然尊稱一聲娘娘,但是王氏卻是在場位分最低也最尷尬的一位嬪妃。
似乎是對自己的處境有深切的認知,似乎是天生性子靦腆溫柔,整個期間,王氏都一直安安靜靜坐在角落中。
維珍本想單獨去向王氏請安的,雖然她們平日里沒有什麼往來,但是孩子們卻很親近,尤其是前不久,十六阿哥還送了孩子們千里眼玩,十五十六他們還跟小西瓜比摔跤來著。
更因為之前,因著在木蘭圍場她照顧過生病的十六阿哥,後來王氏還親手做了禮物讓十五阿哥給送來,她一直都沒有機會當面謝過人家。
再有就是,王氏是甦州人,有著這一層緣故在,維珍便覺得十分親近。
若是王氏有位分,是個一宮主位,維珍也好能遞牌子入宮向她請安,只是偏生王氏卻一直沒有得到冊封,還是與其他嬪妃一道同住,維珍就不方便前去請安了。
別說是她,只怕是十五阿哥跟十六阿哥,如今都不好時常去向王氏請安。
也就是這樣的場合,維珍才能逮著機會去給王氏請安說說話什麼的。
只是捐銀一結束,不待維珍叫住王氏,宜妃娘娘的侍婢卻先一步走到她面前。
“側福晉,我們娘娘請您過去一趟。”
什麼?
宜妃娘娘要請她過去?
是還有什麼事兒嗎?
維珍也想不到,只好暫時放棄同王氏見面請安的想法,當下便隨著侍婢去見宜妃。
被侍婢引入暖閣,宜妃正坐在軟榻上喝茶,行至宜妃面前,維珍忙福身行禮。
“妾身李氏,見過宜妃娘娘,宜妃娘娘吉祥!”
“好孩子快起來吧,”宜妃娘娘放下茶杯,一邊上前親自扶了維珍起來,一邊含笑道,“這樣的天兒,又是風又是雨的,還讓你跑著一趟,實在是難為你了。”
都不用宜妃張嘴,單就人家這一臉再和煦不過的笑容,就夠德妃學半輩子的。
這一張嘴啊,那就夠德妃學到下輩子的了!
不過,興許人家德妃也有這本事,就是壓根兒懶得用在他們這些人的身上唄。
“讓娘娘擔心了,是妾身的不是,”維珍亦報以笑容,回復道,“不過能略盡綿力為朝廷分憂,便就是日日讓妾身頂風冒雨,妾身也心甘情願。”
“有你這句話,那本宮可就好意思張嘴了。”宜妃臉上笑容更甚,一邊拍了拍維珍的手,一邊吩咐侍婢給維珍看座上茶。
“謝娘娘。”
維珍甫一坐下,就听著宜妃繼續往下說︰“是這樣的,萬歲爺的意思是,要在五日之後,由本宮出面帶領一眾嬪妃還有皇子女眷前往興國寺為災區祈福祝禱,本宮想著,你這孩子一向是個麻利能干的,若到時候你能陪在本宮左右為本宮分憂,那就再合適不過了,省得到時候本宮忙活不過來,忘東忘西的。”
萬歲爺讓宜妃出面帶著一眾嬪妃皇子女眷為災區祈福祝禱,目的很明確,一則是為了鼓勵當地官員士紳踴躍募捐,二則是為了安撫穩定民心,就如同先前萬歲爺為西北求雨一樣。
如今山東的情況,不僅僅是災情更加嚴重,更有太子被廢黜,這個時候形勢難免混亂,令人不安,朝廷自然要不惜力氣安撫。
就比如,一眾隨駕在皇子們,才去巡視了各地災情,轉眼又被萬歲爺派去主持賑災去了,有萬歲爺在濟南坐鎮,哪個皇子敢不盡心盡力?指不定日日都要頂風冒雨滿處跑呢。
只是這還不夠,祈福祝禱也是很有必要的。
要不是如今萬歲爺臥病,興許萬歲爺會親自前往興國寺為災區祈福了。
是的,萬歲爺病了。
自從下詔廢黜太子之後,萬歲爺就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