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侍衛忙不迭躬身道︰“啟稟萬歲爺,待貝勒爺跟隆科多大人剛到曲阜城,便就听聞了太子弒師,貝勒爺知道情況不對,在同隆科多大人商量之後,當即下令讓人關閉城門,以防消息外露,然後同隆科多大人一道前往孔府,結果遠遠兒地就瞧見孔府外頭里三層外三層被各地學子包圍,叫嚷著要太子給……給死去的徐大人說法。”
什麼說法?
漢人自古講究的可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更別說還是徐元夢這樣辛辛苦苦教導太子十多年的老師。
太子弒師跟弒父在這些學子眼中根本就沒有區別。
別說是太子了,就是尋常人弒師,那也是不可理喻的,不單單要受律法審判,更要接受社會上道德上的審判,就算是凶手死了,凶手的家人只怕往後三代都抬不起頭。
更何況如今這弒師的凶手還是太子,國之儲君,未來天子,引起此等軒然大波,那就不難理解了。
學子們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十年寒窗為的是什麼?
是為了報效朝廷、光宗耀祖。
然後,現在你告訴他們,他們未來效忠的君父竟是親手弒師的殺人凶手?
簡單地說,學子們的信仰頃刻之間都已經崩塌了,這個時候做出什麼過激行為都不為過。
學子們信仰崩塌,太子也是驚怒交加,這起子學子還知不知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怎麼敢如此對待他這個皇太子?
就算他這個皇太子這一年一直在坐著冷板凳,更是心知肚明自己遲早要被廢黜,但是……
他畢竟還是太子!唯一的太子!
連這起子下賤東西,也敢對他齜牙了!
簡直豈有此理!
太子自是恨不得將這些子跟造反無異的學子個個都拔了舌頭,但是衍聖公卻匍匐跪地苦苦哀求。
要是在曲阜、孔廟這里,太子先是親手殺了自己的老師,然後再大開殺戒,殺的還都是各地前來參加祭孔大典的各地學子代表……
他們孔家敢反抗嗎?
可但凡他們沒有站在學子一邊,那不論天下人如何看待太子、看待朝廷,往後……
世人要怎麼看待被天家推崇的孔家?哪個學子還會尊孔?
別說孔家徹底爛了口碑,便是萬世先師的孔夫子也就此被拉下神壇了,這難道是朝廷想看到的嗎?
孔家人不能允許太子大開殺戒,當地官員更是瑟瑟發抖斷斷不能由著事情鬧大,這是小事兒嗎?弄不好就是掉腦袋甚至連累全族的塌天大禍!
所以一個個莫不是跪地叩頭,求太子三思。
八爺跟隆科多就是這個時候到的曲阜。
“太子殿下主張用強硬手段處置鬧事的學子,隆科多大人認為當殺雞儆猴,但是衍聖公等一眾官員卻觀點相左,一再苦勸斷斷不能在曲阜殺生,貝勒爺左右為難,不過貝勒爺已經暫時勸住太子殿下了,將實情具折呈送萬歲爺御覽,吩咐奴才六百里加急呈送密折,由萬歲爺定奪。”
定奪!定奪!讓他定奪!
一門心思巴結討好上位的時候,可壓根兒就沒想過讓他這個萬歲爺定奪,如今倒是想起讓他來定奪了!
那他派老八過去到底是為了什麼?
現在看來分憂是指望不上了,他八貝勒的賢名也是半點兒都不想受影響,所以才想起讓他定奪了!
老八奸猾,太子更是妥妥兒的蠢豬升天!
他以為眼下還是剛入關的時候呢,遇到硬茬兒,就直接來個屠城了事?
而且還是孔夫子的家門口!
自太宗皇帝起,他們滿洲皇帝為什麼要執著于尊孔祭孔?
他們滿人馬上得天下,什麼時候瞧得上這酸腐儒道?
到了他這里,更是親自前往曲阜祭孔、對著孔子塑像三叩首,他圖的是什麼?
是為了安撫漢人、江山穩固!
結果太子倒好,這是嫌漢人如今太過安分還是生怕大清的江山太過安穩?!
而且,更是在如今天災如此嚴重的山東地界兒上!
得虧太子不在跟前,要不然萬歲爺肯定當場就賞兩耳光……
不,是直接把這逆子給宰了!
倒是隆科多的想法還算中肯,學子如此膽大包天,那自然應該殺雞儆猴,以儆效尤,只不過……
如今曲阜城中已經鬧得沸沸揚揚,就算殺了幾個鬧事的學子,難道就真的能堵的住悠悠眾口?
只怕用不了多久,太子弒師的消息就會傳遍大江南北。
這時候就算把老十三推出去,誰會信?
他難不成要為了那該死的逆子,殺光所有知情人、或是再屠幾座城?!
“咳!咳咳!”
再也忍不住了,萬歲爺驀地發出一陣劇烈的咳嗽聲,緊接著一口老血雨點兒似噴在明黃的帳子上。
“萬歲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