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的功夫,四爺就黑瘦憔悴不少,八爺情況也差不多,明明是陰雨天,可是八爺嘴巴都干得起皮了,一張嘴,就帶著明顯的焦慮。
“皇阿瑪明鑒,自去年下半年,山東就水患不斷,時至今日,情況也未有好轉,一直淫雨連綿,河決海泛,較之去年更甚,其中沂州府短短半年就已經發生大小四次水患,沂州府災情著實嚴重,以至于兒臣都覺得觸目驚心。”
八爺這回巡視的是沂州府的災情。
“因著去年水患之時將近秋成,以至農田淹沒,近乎絕收,今年正值未穗之時,水患又至,所以絕收幾乎可以預見。”
“接連兩年近乎絕收,沂州府許多地方的榆皮柳葉都已經饑民采取一空,要如何安置百姓,朝廷必須盡快擬出章程,以防出亂。”
對于百姓來說,什麼是最可怕的?
餓肚子最可怕。
那對于朝廷來說,什麼又是最可怕的呢?
一大群餓肚子的人,尤其還是山東這樣的人口大省,一著不慎,那是真的會生亂的,多少前車之鑒就擺在眼前呢。
萬歲爺越听面色就越是凝重︰“你接著說。”
八爺躬身道︰“兒臣以為,賑濟救災刻不容緩,而且也要著手防疫,大災之後必有大疫,沂州府已經有許多百姓身染時疫,若是疫情爆發,甚至波及周邊各省,那就更加棘手了。”
萬歲爺垂眼看了看面前的三本奏折,這是老九、老七、跟老十上午呈上來的,奏報的自然也是巡視災情的情況。
這三地的情況跟沂州府也差不多,雖然老四的折子還沒有上,但是萬歲爺對山東災情心中已經有了基本的評估。
百年一遇。
沒錯,就是百年一遇。
去年瞧著還不甚嚴重的水患,沒有引起地方官員重視,再加上蓄意瞞報,以至于救災不力,到底是被拖成了如今的程度。
沉默半晌,萬歲爺撩起眼皮看向八爺︰“所以朝廷賑濟的力度還不夠大,說說看,你有什麼想法。”
“是,兒臣也覺得朝廷對山東的賑濟力度還需加大,為此兒臣特地擬了幾點拙見,”八爺忙躬身道,當下將自己已經擬好的折子,恭恭敬敬呈上,“請皇阿瑪過目。”
魏珠上前將折子接過,然後送到萬歲爺面前。
萬歲爺接在手中打開,待瞧清楚奏折上清清楚楚的“派遣八旗官員賑濟”,萬歲爺的眼神頓時就有些復雜了。
目前賑災的難度有哪些?
首先,因為災情的嚴重程度,導致山東官員系統救災幾乎完全失靈,這就需要朝廷出手。
其次,國庫里的銀子可著實不算多。
早兩年因著賑濟山西、甘肅,國庫的銀子淌水似的花,只怕十年都補不回來,又因為減免了山西、甘肅、陝西的賦稅,再加上去年山東因為災情欠的賦稅,國庫收入銳減。
雖實施開源節流,但是效果畢竟有限。
進賬減少,但是花的銀子又不會少,所以這兩年國庫一直都吃緊,要是再繼續加大對山東的賑濟力度,那國庫就要見底了。
但是,又不可能放著山東不管。
所以說到底最大的問題,還是銀子。
籌募善款是肯定的,山東距離京師跟江南都不遠,隨時都可以派人前去籌款,但是善款還是太少,遠遠解決不了眼下的問題,那就需要在短時間內想法子把這巨大的缺口補上。
八爺想出來的點子,不但可以解決銀子的問題,就連人手也給補齊了。
所謂“派遣八旗官員賑濟”,並不只是單純地派遣八旗官員前來山東支援災區,八爺折子上寫得清清楚楚,是八旗之中被降級革職的品階低的官員。
凡是此等官員,凡是主動報名前來山東救災支援,抑或是捐錢捐糧,都可以視情況減免之前懲處,甚至是恢復身份級別。
要是這樣的條款一出,那還真是人有了,銀子也有了,只怕賑濟完山東,銀子還綽綽有余呢。
說白了,就是戴罪立功、花錢贖罪。
其實這樣的法子並不新鮮,早年天下不安定,要平叛亂,要征討噶爾丹,還要收復台灣,多少銀子夠花的?
國庫從來就沒有富余過,為了緩解財政危機,朝廷便以“搜羅異途人才,彌補科舉制度之不足”的借口放開捐官。
就比如地方的大型工程,興修水利一類的,地方政府掏不出銀子,是會接受個人捐款的,自然品格高尚只奉獻不圖回報的畢竟有限,所以財力雄厚的,就能以此獲得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