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前西北送到的消息,”四爺沉聲道,“前年甘肅大旱,華顯大人為了安撫災民,一直奔走,以至于心力交瘁病倒,從那之後,身子就一直不大好,本該好生將養,只是災情雖過,但是西北卻並非就此太平,災後的維護跟重建不比治理來的輕松,這兩年,華顯大人幾乎就沒有歇過。”
“這個月初,華顯大人在巡視秋收時,突然舊疾復發,”說到此處,四爺頓了頓,然後又道,“他堅持了三日,到底沒能撐下去,彌留之際,他留下遺言,死後要葬在西北。”
腦中回想著華顯大人須發皆白、瘦的似是一陣風都能吹到的模樣,維珍就難受得厲害。
那時候,她並不喜歡華顯大人,還覺得華顯大人為了給陝西求朝廷減免賦稅,特意帶著一眾西北官員攔四爺的車駕,是故意要為難四爺。
這時候再想起來,更是羞愧得很。
華顯大人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麼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再開口的時候,維珍聲音已經微微帶著哽咽了“萬歲爺對華顯大人的喪儀可有吩咐嗎?”
華顯大人生前,為了不勞民傷財,婉拒了西北百姓要為自己立生祠的請求,連萬歲爺都對華顯大人贊賞有加,如今華顯大人不在了,雖說人死萬事空,但是華顯大人真的值得一份死後尊榮。
華顯大人的家人,也需要這樣一份死後尊榮。
四爺點點頭“萬歲爺得知華顯大人死訊,甚為悲痛,已經下令讓十二弟親自前往吊唁、慰問,同時還給華顯大人加太子太保,贈兵部尚書,祀入陝西名宦祠。”
萬歲爺讓皇子親自登門祭拜慰問,可見對華顯大人的重視與悼念,這自然是一份殊榮。
如今留在京師的皇子不多,成年皇子,也就只有三爺跟十二爺,三爺要監國自然走不開,那就只能是十二爺了。
這樣就好,也算對得起華顯大人這輩子的盡忠職守了。
維珍輕輕吐了口氣兒“十二爺是要動身前往西北嗎?”
那等十二爺接到聖諭再動身前往西北,等到地方的話,怎麼也得小二十天吧?再加上之前的時間,距離華顯大人過世都有一個多月了。
如今已經入秋了,就算可以用冰,可讓華顯大人的……尸骨一直這麼等著,真的好嗎?
華顯大人都已經去了,最好還是不要再讓他的尸骨……受罪了吧?
可萬歲爺的聖諭是讓十二爺前往吊唁,吊唁可是要入靈堂見到尸身的,這不是後世,對喪儀的步驟要求十分看重的,萬歲爺既是說了吊唁,那自然就不能錯了步驟,不能趕在十二爺吊唁之前下葬。
或許萬歲爺一時想不到那麼周全,但是聖旨就是聖旨,自然是不可違拗的。
“十二弟甫一接到聖旨,便第一時間著人來御前詢問,可否能就近前往覺羅家在京師的老宅吊唁,這樣也不至于太過延遲西北那邊華顯大人的葬禮,待他登門吊唁過後,會立即動身前往西北慰問華顯大人遺屬。”
“十二爺這樣安排很合理啊,那萬歲爺是個什麼意思?可答允了嗎?”
“萬歲爺答允了,這會子十二弟應該在前往西北的路上了,”四爺點點頭,一邊又不由搖搖頭,“十二一直不聲不響的,沒想到竟然對喪儀之事還頗有研究。”
“這就叫術業有專攻,誰還沒個特長?”維珍道。
一邊說著,維珍一邊抓著四爺的手放入水中仔細清洗,還用了肥皂,不用肥皂不行啊,四爺的手指甲里面帶著泥呢,要多打幾遍肥皂才行。
沒錯,是肥皂。
其實早在宋朝,肥皂就已經成為了許多人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
在澡豆的基礎上,宋人將皂角與香料、各種有美容效果的中草藥配在一起,搗成碎末,再凝聚成團,做成團塊形式的成品,在市場上出售,這就是早期的肥皂。
當時浙江一帶還有一種叫做“肥皂”的樹木,其莢果比皂莢更多油,因此得名“肥皂”,又叫“肥珠子”,南宋時代也用肥珠子制造香皂,成品就叫做“肥皂團”。
宋人楊士瀛《仁齋直指》中記錄了具體的“肥皂方”。
發展到清朝,肥皂的種類更是五花八門,維珍用的肥皂都是根據自己喜好做的,帶著淡淡的玫瑰香味。
滑膩膩的肥皂打在手上,維珍仔仔細細給四爺洗著,四爺這些時日想必是真的勞累,單看這雙手就可見一斑。
待一根根總算給洗好了,維珍取來帕子又一根根給四爺擦干,一邊道“一會子用過膳,就泡個熱水澡,然後上床睡一覺吧。”
喜歡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