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這兩年可不太平,旱澇迭加,史稱“山左奇荒”。
康熙四十一年,山東全境大水災,山東通省“怪雨三日夜不止”。
次年春夏大饑,百余州縣同時告災,“山東水災,饑民多就食鄴中,兼病疫”。
天災如此,收成自是不能奢求。
“通省大水,秋無禾。次年春饑,人相食”,“夏秋復遭瘟疫,民死大半,榆皮柳葉采取一空”。
朝廷對此十分重視,萬歲爺南巡兩度途徑山東,也是為了視察災情。
上一次因為太子生病的原因,半途折返,這一次,萬歲爺明顯顯是打算好好兒摸清山東的災情,為後續的賑災做好準備。
“難怪萬歲爺這回帶了這麼多皇子出門。”維珍恍然大悟。
“山東的災情去年瞧著還不甚嚴重,但是奈何持續的時間太長,一直拖到現在還沒有結束的跡象,小災愣是給拖成大災了,”四爺無奈地搖搖頭,“這幾年,天災人禍不斷,一直就沒有消停過。”
可不是嘛,根本就沒有消停過,山西的疫情、甘肅的大旱這才過去多久?
維珍聞言也不由蹙了蹙眉,然後伸手晃了晃四爺的手“朝廷會減免山東受災州縣的賦稅嗎?”
“自然要減免,災情嚴重的地方都是直接免除。”四爺點頭道。
山東大部去年秋收幾乎顆粒無收,今年情況也不見好轉,就算後面情況會有好轉,但是怎麼熬過明年還是個問題。
“人相食”,輕飄飄的三個字,卻最是觸目驚心,如今卻正在山東各地上演。
“朝廷一直都在救災,賦稅田租減免從去年就開始了,萬歲爺這些天也沒閑著,把山東各地的大臣庶僚見了遍。”
珍珠泉、趵突泉的確是去了,不過萬歲爺倒還真不是個安于享受的,游覽觀景是其次,召見山東仕宦才是主要的。
“只是朝廷的減免措施很難惠及農村貧農佃農,而他們才是受災最嚴重的群體,萬歲爺這些天一直都在召見山東籍的大臣庶僚,就比如刑部尚書王士正等,還有當地大地主,于災時減免租稅、救濟貧農佃戶。”
萬歲爺的原話是——
“似此荒歉之歲,雖不能大為拯濟,若能輕減其田租等項,各贍養其佃戶,不但深有益于窮民,爾等田地,日後亦不致荒蕪。如果民受實惠,豈不勝謝恩千百倍耶?”
事實證明,萬歲爺的號召力還是杠杠的,時任山東巡撫王國昌自捐俸三千三百兩,也帶動了不少山東地方官員捐出俸祿。
不過這位王大人在前幾日還是被就地革職了。
山東災情之所以由小災演變成為大災,有自然因素,更有很大一部分人為因素,正是王國昌的謊報災情,才讓朝廷起初低估了山東的災情。
比起從前瞞報疫情的前山西巡撫嘎禮,萬歲爺對王國昌明顯是從輕處置,自然跟王國昌主動帶頭捐俸有關。
山東現在最缺的是什麼?
是錢是糧,至于別的還真不是最要緊的。
有萬歲爺親自號召,一眾官員帶頭慷慨解囊,山東大部分地主們也很快響應了萬歲爺的號召。
“有者又資助耕牛及種子,以給無力耕種者,各勤養之”。
由于佃農實際上並不擁有土地,所以他們並不在國家賦稅減免的範圍中,而這時候地主們願意減免田租無疑是可以將因災免稅的福利擴大到了這一數量龐大的群體。
四爺的這一番話,卻听得維珍沉默。
她心情很復雜。
不論是哪一次天災人禍,萬歲爺都從不含糊,既舍得花銀子賑濟,更舍得讓兒子們親赴危險的災區,不管是太子跟十三親赴疫情最嚴重的山西,還是四爺帶著傷在西北主持大局。
這回,老頭兒更是為了無數底層佃農苦口婆心親自下場勸說一眾山東大臣庶僚。
萬歲爺到了晚年,稀罕賢名,明顯變得寬仁,以此官場弊病不斷,可他也的確身體力行為百姓做了實事,作為一個封建君主,康熙自然算得上是明君。
就是因此,維珍才心情復雜。
就在前不久還因為遷怒一口氣處決了十九人,他無疑也是拎不清的。
堂堂天子跟太子鬧得不可開交、放縱甚至利用一眾皇子明爭暗斗,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九子奪嫡”十有八九就是這麼來的。
他就真的不怕朝廷震蕩、出大亂子?尤其還是災禍頻發的時候。
她的心情同樣也很沉重。
無論什麼年代,最苦的永遠都是底層百姓,在這個時代就更是了。
在災情期間,朝廷對于地方賦稅的減免,這樣真金白銀的好處,卻落不到處境最艱難、甚至人相食的百姓頭上,反倒需要靠天子的聖明仁慈、地主階級高高在上的施舍,才能勉強得到些許救助。
喜歡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