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官場︰從基層公務員干起

第1117章 構建大交通格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餅師 本章︰第1117章 構建大交通格局

    “書記,大致思路就是這樣,您覺得怎麼樣?”

    李東沐從省發改委離開後,就在思考著一個重大的發展思路,在返程的半個小時中,他基本上捋清了思路。

    “目前商都市的四環雛形已經初步實現,但是環線之間的快速連接還不夠完善,尤其是快速連接路,是比較大的短板。”

    “按照你六縱六橫的路網規劃,大約需要投入多少錢,有沒有精細的計算?”

    李東沐沉思片刻道︰“我初步估算過,如果要實現六縱六橫大動脈的打通,總計里程將達到500公里,按照修建高架的成本計算,不會低于800億元,但是我們可以利用已有的道路資源,這樣折算下來,工程量將減少三分之二,大約需要修建的高架橋也就是100多公里,大約總投資不超300億元。”

    “當然,這個規劃肯定不可能不同步開工建設,我建議開展一個三年建設計劃,每年平均下來的總工程量在50公里左右,年度投資控制在100億元以內。”

    看著李東沐畫的草圖,以及听著李東沐分階段的匯報,宋天錫沒有立刻表態。

    此刻,李東沐的心中也是有些忐忑的,畢竟這個三年計劃竣工時,他和宋天錫大概率應該都不在這兒了,這是個不顯現政績的工作,另外每年100億元用于投資建設高速路,這對商都市來說,著實是一筆巨大的投資。

    高架橋和地鐵不同,這是非盈利基礎設施的一部分,投資後並不能給政府帶來實際性的收益。可以這樣說,高架橋就是城市的大動脈,可以讓城市之間的部位連接的更順暢高效,增強城市的連貫性,以及群眾出行的便利度。

    這是一項真正的惠民工程,但並不是一項可以短時間凸顯成效的政績工程。

    李東沐的顧慮並非空穴來風,放眼全國,尤其是三四線城市,主政領導們每年都會投入一部分資金用于城市道路建設,但是大多數都是維修管護為主,真正投入大資金用于新道路修建的,比較少見。原因就是投資大,見效慢,而且修路引發的矛盾糾紛比較多。

    大約沉默了一分鐘,宋天錫的表情瞬間開始舒展。

    “東沐,這個三年計劃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反對意見。只要是有利于城市發展,有利于老百姓的,我都同意並支持。”

    “但是……”

    听到“但是”,李東沐的心里咯 一下。

    “但是,你要考慮清楚,道路工程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的支出,每年100億元用于道路修建,這對于年度的民生領域的財政預算,以及其他經濟類的投資額度會不會產生影響,這筆錢,要從哪里出?要如何平衡這筆支出?”

    作為主政經歷豐富的宋天錫,總能抓住問題的關鍵。

    對政府來說,謀劃規劃只是一項工作的開始,並不代表謀劃好了就能夠落實好實施好,如何落實才是最關鍵的。

    如何搞錢,無論對個人或者政府來說,都是非常關鍵且無法回避的問題,而且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

    听到宋天錫詢問這個問題,李東沐心里反而舒了一口氣。

    “書記,關于錢的問題,我覺得大致可以分為幾步走。一是政府自掏腰包,二是地方政府自籌資金,三是向上級申請爭取資金。”

    “自掏腰包就好理解了,就是從政府財政資金中拿出一部分,並列入年度預算。我個人感覺這筆資金的佔比不超過百分之二十,同時不超過年度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五,三年總計投入應該在50億元左右。”

    “地方政府自籌,可以發揮政府平台公司的作用,通過發行政府債券的方式,用于快速籌集資金,這樣也能盡最大限度的減輕財政壓力,這筆資金是大頭,要佔到總投入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

    “總投資三百億元,按照百分之七十計算,那就是要發行21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三年到五年期限計算,每年政府需要承擔的債務空間預計在80億元左右,也能接受。”宋天錫點頭道。

    听到肯定,李東沐便繼續說下去。

    “第三步,就是爭取發改和交通部門的支持,尤其是省交通廳的支持,我已經和陶省長私下溝通過,上級財政資金和省級財政資金是有專門用于支持高架橋建設的資金保障的,這筆錢雖然算不上多,但是蚊子腿也是肉,多多少少也能緩解我們的資金壓力,而且我估算過,如果能夠爭取到預期的資金,三年下來也有2030億元左右。”

    說罷,李東沐再次誠懇而堅定的看向宋天錫。

    “書記,大致思路就是這樣,如果您覺得有不合適的地方,還請批評指正。”

    李東沐的姿態放的很低,一是對宋天錫本來就很尊重,其次也是希望能夠得到他的支持和認可。

    望著李東沐,宋天錫再次提出了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東沐,我非常明白你的初衷,更知道絕對不會通過搞項目而中飽私囊。但是有一點又沒有考慮過,那就是如何避免成為爛尾工程?”

    “避免成為爛尾工程?”

    李東沐皺了皺眉頭,對他來說只要是想干的事情,就絕對不會半途而廢。

    宋天錫看出了他的不解,于是繼續說道︰“我對你的態度沒有任何懷疑。只是當前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如果說,我是說如果,我們兩個都被調離了商都市,而新到任的領導又不願意接棒干下去,你怎麼辦?”

    “對剛起步,或者已經干到中途的工程怎麼辦?對老百姓而言不僅沒有得到實惠,我們兩個反而會成為唾棄的對象,這一點不能不考慮啊。”

    新官不理舊賬,甚至是為了個人的仕途發展,不願意沿用上一屆領導班子的發展思路,這種情況在各個地方都很普遍,畢竟干的再好,那也是前任栽下的樹,自己最多只是在大樹成長中增添了養分,功勞永遠都沒有種樹人大。

    喜歡重生官場︰從基層公務員干起請大家收藏︰()重生官場︰從基層公務員干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官場︰從基層公務員干起》,方便以後閱讀重生官場︰從基層公務員干起第1117章 構建大交通格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官場︰從基層公務員干起第1117章 構建大交通格局並對重生官場︰從基層公務員干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