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朵朵蹲在奶奶家的石榴樹下,手里攥著半截蠟筆,眉頭皺得像顆剛摘的小核桃。她面前的白紙上畫著一只小鳥,翅膀歪歪扭扭,眼楮只是兩個小黑點,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昨天在槐樹上蹦跳的那只。
“唉,要是能畫得像真的一樣就好啦。”阿朵朵戳了戳紙上的小鳥,小聲嘆氣。
“朵朵在跟畫說話呀?”身後傳來奶奶的聲音,帶著暖暖的笑意。阿朵朵回頭,看見奶奶手里捧著一個舊木盒子,木盒子上的銅鎖都氧化出了綠點點。
“奶奶!”阿朵朵跑過去,扒著奶奶的胳膊看盒子,“這里面裝的是什麼呀?”
奶奶坐在石凳上,把盒子放在腿上,慢慢打開︰“這是太奶奶傳給我的毛筆,以前太奶奶就用它畫窗花、畫門神,畫啥都活靈活現的。你不是總說畫得不像嗎?拿去試試。”
盒子里鋪著軟軟的紅絨布,一支毛筆靜靜躺在里面。筆桿是深棕色的,上面刻著細細的梅花紋,摸起來溫溫的,不像塑料蠟筆那樣涼。阿朵朵小心翼翼地捏起毛筆,手指剛好能握住筆桿,舒服極了。
“奶奶,它真的能讓畫變活嗎?”阿朵朵睜著圓溜溜的眼楮問。
奶奶笑著刮了下她的小鼻子︰“傻丫頭,毛筆哪有那麼大本事?不過呀,用心畫的東西,總會不一樣的。”
那天下午,阿朵朵沒再用蠟筆,她跟著奶奶在青花瓷碗里倒了點清水,把毛筆泡軟,又蘸了點墨汁——不是那種黑乎乎的墨塊,是奶奶特意找的淡墨,說適合小孩子用。她坐在石榴樹下,盯著槐樹上的小鳥看了好半天,然後握著毛筆在紙上慢慢畫︰先畫圓圓的鳥窩,再畫幾根細細的樹枝圍著,最後在窩邊畫了只張著嘴的小鳥,翅膀翹翹的,像是要飛起來。
“好啦!”阿朵朵放下毛筆,看著紙上的畫,眼楮亮閃閃的。這一次,鳥窩的紋路都清清楚楚,小鳥的絨毛好像都能摸到似的。
第二天一早,阿朵朵剛睡醒就往院子里跑。她還沒到石榴樹邊,就听見“嘰嘰喳喳”的叫聲——抬頭一看,槐樹上真的多了個鳥窩!跟她昨天畫的一模一樣,里面還有兩只黃嘴巴的小鳥,正伸著脖子叫呢!
“奶奶!奶奶快來看!”阿朵朵拽著奶奶的衣角,指著槐樹蹦蹦跳跳,“我的畫變活啦!”
奶奶抬頭看著鳥窩,笑著說︰“你看,小鳥也喜歡朵朵畫的家呢。”
從那天起,阿朵朵每天都拿著毛筆在院子里畫畫。她畫過帶著露珠的牽牛花,第二天窗台上的花盆里就冒出了紫色的花苞;畫過會搖尾巴的小魚,奶奶水缸里的小金魚好像真的多了幾條,游得更歡了。
這天下午,阿朵朵听見院門外有人嘆氣,她扒著門縫一看,是隔壁的張爺爺。張爺爺手里拿著小鏟子,愁眉苦臉地看著門口的小菜園——前一天下了場大雨,菜苗全被沖倒了,葉子蔫蔫的,貼在泥里。
“唉,這菜苗要是活不了,今年夏天就吃不上自己種的黃瓜啦。”張爺爺蹲下來,輕輕踫了踫菜苗,聲音悶悶的。
阿朵朵心里也酸酸的。張爺爺總給她送西紅柿,紅紅的,甜甜的。她趕緊跑回屋,拿出毛筆和紙,坐在門檻上畫起來。她畫了一片綠油油的菜苗,每一棵都站得直直的,葉子上還掛著小水珠,旁邊再畫幾顆小小的黃瓜紐,青嫩嫩的。
畫完,她把紙悄悄放在張爺爺的菜園邊,還用小石子壓好,怕被風吹走。
第二天早上,阿朵朵剛推開院門,就听見張爺爺的笑聲︰“朵朵!朵朵在家嗎?”
她跑出去,看見張爺爺舉著一根小黃瓜,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你看!我的菜苗全活啦!還結了小黃瓜呢!是不是你幫了爺爺呀?”
阿朵朵撓撓頭,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就畫了張畫……”
“畫得好!畫得好!”張爺爺把小黃瓜遞給她,“這是第一個熟的,給朵朵吃。”
阿朵朵咬了口黃瓜,脆生生的,甜到心里去了。她想,這支毛筆可真神奇,能幫這麼多人。
可是沒過幾天,怪事發生了。
那天阿朵朵看見巷口的流浪貓縮在垃圾桶旁邊,凍得瑟瑟發抖。她想︰“我給小貓畫個暖暖的小房子吧!”這次她覺得光用墨汁不好看,就找出媽媽給她買的彩色顏料,蘸了紅色畫屋頂,黃色畫牆壁,還畫了個小窗戶,想著小貓能曬太陽。
可毛筆剛踫到顏料,就變得澀澀的,畫出來的屋頂歪歪扭扭,牆壁也涂得一塊深一塊淺。阿朵朵使勁蹭了蹭筆尖,再畫的時候,連線條都畫不直了,像是小蛇在紙上爬。
“怎麼回事呀?”阿朵朵急得眼淚都快出來了,她把毛筆泡在清水里,搓了又搓,可筆尖還是硬硬的,一點都不順滑。她抱著毛筆跑去找奶奶,聲音帶著哭腔︰“奶奶,毛筆壞了!它不神奇了!”
奶奶接過毛筆,放在手里摸了摸,又看了看阿朵朵沾了顏料的小手,輕輕嘆了口氣︰“朵朵,你告訴奶奶,昨天畫小貓房子的時候,你光想著顏色好看,還是想著小貓冷不冷呀?”
阿朵朵低下頭,小聲說︰“我……我想紅色屋頂好看……”
“這就對啦。”奶奶把毛筆放在陽光下曬著,“這支毛筆呀,是太奶奶傳下來的,它不喜歡花花綠綠的顏料,也不喜歡急急忙忙的心思。它喜歡的是清水,還有你真真切切想幫別人的心。你昨天畫房子的時候,沒好好想小貓需要什麼樣的窩——是要擋風的,還是要向陽的,對不對?”
阿朵朵眨了眨眼楮,眼淚慢慢收回去了。她想起昨天畫的時候,光顧著挑顏色,連窗戶都畫在背陰的一面,小貓根本曬不到太陽。
“那……那我現在去給小貓做個真的房子,還來得及嗎?”阿朵朵問。
奶奶笑著點頭︰“當然來得及。神奇的不是毛筆,是你想幫別人的心意呀。”
阿朵朵立刻行動起來。她從家里找了個干淨的紙箱,用剪刀剪出一個圓圓的門,又找了媽媽織毛衣剩下的軟毛線,鋪在箱子里當小被子。她還特意把箱子放在巷口的向陽處,旁邊放了一小碗貓糧。
傍晚的時候,阿朵朵路過巷口,看見那只流浪貓正蜷在紙箱里,眯著眼楮曬太陽,肚子吃得圓滾滾的。她高興地跳起來,跑去告訴奶奶︰“奶奶!小貓住進去啦!它還吃了貓糧呢!”
接下來的幾天,阿朵朵每天都去幫張爺爺澆菜,還把家里的小米裝在小盤子里,放在槐樹下的鳥窩旁邊。她沒再用毛筆畫畫,只是偶爾把毛筆拿出來,用清水洗干淨,輕輕捋順筆尖的毛。
這天周末,阿朵朵又坐在石榴樹下。她看著槐樹上的小鳥飛來飛去,看著張爺爺的菜園里結滿了小黃瓜,又看了看巷口小貓的紙箱,突然想畫一幅畫——畫奶奶坐在石凳上擇菜,畫小鳥在槐樹上唱歌,畫張爺爺在菜園里澆水,畫小貓趴在紙箱上曬太陽。
她拿出毛筆,蘸了點淡墨,慢慢畫起來。這一次,她沒有急著下筆,而是先在心里把每個場景想了一遍︰奶奶的頭發是花白的,要畫得軟軟的;小鳥的翅膀要畫得張開,像是剛飛回來;爺爺的手里要拿著小水壺,壺嘴里要畫出細細的水流……
筆尖在紙上輕輕滑動,一點都不澀了,像小溪水在石頭上流過一樣順暢。畫完的時候,夕陽剛好照在紙上,奶奶的影子、小鳥的影子、爺爺的影子,都好像在紙上動起來似的。
“朵朵畫得真好。”奶奶不知什麼時候站在她身後,手里拿著一個剛洗好的桃子,“你看,毛筆是不是又變神奇了?”
阿朵朵咬了口桃子,甜絲絲的。她看著手里的毛筆,突然明白了︰其實毛筆從來都不是“神奇”的,真正神奇的,是她願意停下來,用心去看、去想、去幫別人的心意。就像奶奶說的,只要心里裝著別人,不管用什麼畫,畫出來的東西都是暖乎乎的。
後來,阿朵朵還是經常用這支毛筆畫畫。她畫過給環衛工人送水的小朋友,畫過幫媽媽拎菜的小弟弟,畫過在公園里撿垃圾的老爺爺……每一幅畫都很簡單,卻充滿了暖暖的人情味。
有時候,她會把畫好的畫送給巷子里的鄰居,大家都笑著說︰“朵朵的畫呀,比真的還好看,看了心里就舒服。”
阿朵朵听了,總會把毛筆抱在懷里,偷偷笑。她知道,這支毛筆會一直陪著她,不是因為它神奇,而是因為它裝著太奶奶的心意,裝著奶奶的教導,還裝著她想幫別人的那顆小小的、暖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