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知不覺中,甦小丫如醍醐灌頂般從頓悟中甦醒,整個人仿若脫胎換骨,神清氣爽,前所未有的輕松感如潮水般涌上心頭,她竟然下意識的念出了甦軾的《題西林壁》。
甦小丫念著“橫看成嶺側成峰”,忽然覺得那詩句里藏著的,不只是廬山的模樣,更是一種通透的活法。
但凡藍星人,就沒有不知道甦軾的。更何況甦小丫這個文科生。
甦軾的詩詞從不強求固定格式或刻意主題,而是如“萬斛泉源”般,隨景物、情感、事理的本然形態自然流淌,既貼合“物”的特性,又忠于“情”的邏輯,生動實踐了“隨物賦形”。
泉流遇平原則滔滔奔涌,逢山石便曲折繞行,看似無拘無束,實則每一步都順著地勢肌理——這“順勢”,原是對“物之本性”的尊重,是在摸清了規律後的從容。
這就如同修行。都說修士是逆天而行,與天爭命,其實哪是真的與天較勁?不過是看透了大道法則的筋骨︰春生夏長是律,寒來暑往是則,明了這些,便不會在寒冬里強求花開,也不會在盛夏時偏要藏冰……
所謂“張弛有度”,緊時如泉流撞石,聚勢而發;松時若溪水穿林,順勢而游,張弛之間,全憑對那看不見的“道”的拿捏。
“順勢”從不是隨波逐流,而是在懂得“大道法則”之後的游刃有余;“張弛”也絕非刻意拿捏,而是與規律共振時的自然節奏。
就像甦軾的筆,看似信馬由韁,實則字字都踩在事理與情感的節點上——這或許就是掌控的最高境界︰渾然不覺其“控”,卻步步不離其“道”。
就在這須臾之間,甦小丫恍然,她的修為竟然已經突破至渡劫期大圓滿,且根基異常穩固。
如果那白發大乘修士所言為真,在浮空島能夠找到大乘道果,那麼她極有可能一蹴而就,直接突破至大乘期。
想到這里,甦小丫的心髒撲通撲通跳的極快。不管是陰差陽錯也好,還是那白發大乘期有所圖謀,她真正獲得了好處是事實。
想不到啊,自己竟然也有登臨青源星之巔的一天。
果然,自己亦是不甘平凡之人啊。
如此,甚好!甚好!
最令她欣喜若狂的是,她發現自己對于時間大道、空間大道和力之大道規則的感悟,猶如在茫茫黑夜中點亮了一盞明燈,愈發深刻了,相信突破大乘期後,隨意掌控三種大道規則將不再是夢。
特別是能夠掌控時間大道規則,這意味著什麼,傻子都知道。
完全掌控時間大道法則,可是能夠在時間長河中徜徉的。
那畫面,甦小丫只要想想,都激動得不要不要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在時間長河中找到屬于藍星的那條支流?
時間長河,應該是包含整個虛空的吧?
甦小丫越想越興奮,原本還可有可無的,這會兒倒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往浮空島尋找大乘道果。
雖然這種迫不及待的感覺,極容易影響她的判斷。可是……
甦小丫嘴角微勾,雙眼眯了眯,“鹿死誰手……”
甦小丫低垂眼眸,收拾好心情,運轉靈力,身形一閃便朝著浮空島的頂峰疾馳而去。
一路上,她猶如醍醐灌頂般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如今的實力。
果然,高階修士每突破一個小境界,都如鯉魚躍龍門般天差地別呢。
須臾,她便抵達了浮空島的峰頂。
只見浮空島嶼頂峰,靜靜臥著一汪湖泊。湖面如被精心打磨過的藍寶石,澄澈得能映出天際流雲的每一縷紋路,陽光灑落時,碎金般的光點在水面跳躍,仿佛將整片星空都揉碎在了其中。
湖岸並非尋常泥土,而是一圈瑩白如玉的岩石,層層疊疊圍攏著湖水,邊緣處凝結著細碎的冰晶,即便在天光下也泛著淡淡的冷輝,像是給這汪碧水瓖上了一道剔透的銀邊。
湖水中央似有霧氣裊裊升起,朦朧了對岸的輪廓,卻讓那抹幽藍更顯深邃,仿佛藏著整片星空的秘密。
湖泊散發著神秘莫測的氣息,四周的禁制在光影中流轉,時而化作透明的光壁將湖泊環抱;時而泛起漣漪般的光暈,與湖面的波光交相輝映,更襯得這峰頂之湖如遺世獨立的秘境,美得既純淨又帶著一絲不可侵犯的神秘。
甦小丫靜靜地站在禁制前,雙眼微閉,仿佛在沉思著什麼。她的呼吸平穩而悠長,似乎完全沉浸在對這道禁制的觀察之中。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甦小丫始終保持著安靜,沒有絲毫的動靜。
經過仔細觀察,甦小丫發現這道禁制之中,竟然同時糅合了時間大道和空間大道兩種規則之力!這兩種大道法則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個極其復雜而嚴密的禁制。
甦小丫心中暗自驚嘆,能將時間大道和空間大道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這禁制的設置者絕對是一個掌控了時空大道法則的大能。
她不禁想起了掌控空間大道的帝江和掌控時間大道的燭九陰兩位祖巫,不知道這位大能與他們相比,究竟孰高孰低呢?
不過,甦小丫並沒有過多地糾結于這個問題,她的注意力很快又回到了眼前的禁制上。既然已經看透了禁制的運轉規律,那麼現在就是破解它的時候了。
甦小丫深吸一口氣,雙手如同疾風般快速結印。她的動作如行雲流水般自然,每一個手印都蘊含著無盡的玄妙。
隨著手印的不斷變化,甦小丫身上的氣息也越來越強大,仿佛與周圍的空間和時間都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共鳴。
就在甦小丫即將成功破解禁制的一剎那,突然,一道黑影如鬼魅般從暗處閃現出來。
這道黑影速度極快,如同閃電一般,直直地朝著甦小丫撲來,仿佛一頭饑餓的猛虎,要將她一口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