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逃荒直接掀桌

第670章 輕如塵埃也能翩然起舞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雨沐渲 本章︰第670章 輕如塵埃也能翩然起舞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看著風靜言侃侃而談的模樣,再想想前面的木羽、灰知嫁、巫夜楓和桂疆野都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彩表現,甦小丫不得不感慨大師們的人生感悟,終究比自己這些庸人要深刻許多。

    這句話出自南懷瑾的《人生最高境界》?,原文是︰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三千里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思慮至此,甦小丫如同醍醐灌頂,整個人陷入了頓悟之中。

    這句話猶如一盞明燈,不僅照亮了前行道路的方向,更是深刻地闡釋出人生所應追尋的至高境界。

    以佛家那悲天憫人的慈悲之心作為內在的涵養,讓善良與憐憫充盈于胸懷之間;憑借道家那剛正不阿、超凡脫俗的風骨來構築堅韌不屈的精神脊梁,支撐起我們面對世間風雨的勇氣和決心;外表則是展現出儒家溫文爾雅、謙遜有禮的風度儀態,用彬彬有禮的舉止去與人交往相處。

    如此這般,便能以一種豁達大度且寬容仁厚的心態來看待這個廣袤多彩的世界。

    畢竟,道家智慧最機敏,儒家智慧最中正,佛家智慧最超脫。

    如果將佛家、儒家、道家融會貫通,自然能夠做到悅納自己,善待殘缺,哪怕輕如塵埃,也能翩然起舞。

    想到這里,甦小丫不由得想到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乞丐皇帝——朱元璋。

    這世上,誰比卑微入泥的乞丐更落魄?

    這世上,誰又比站在金字塔頂端的皇帝更加尊貴,更加睥睨眾生?

    唯有朱元璋一人,完成了史上最強最華麗的逆襲。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于 1328 年降臨在濠州鐘離那片土地上的一個貧苦農家之中。

    自小,他家境貧寒,生活拮據,常常食不果腹。為了能夠勉強糊口,年幼的朱元璋不得不早早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到地主家里去放牛,以此來換取微薄的收入,維系著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

    時光荏苒,轉眼間朱元璋已經 15 歲了。

    這一年,命運似乎對他開了個殘酷的玩笑,旱災如惡魔般肆虐而來,緊接著蝗災又鋪天蓋地席卷而至,更可怕的是瘟疫也接踵而至。

    在這場天災人禍的浩劫中,朱元璋的父母和長兄先後離他而去,家中僅剩下他與二哥相依為命。

    面對親人離世的巨大悲痛,兄弟倆連埋葬親人的方寸之地都難以求得。

    走投無路之下,朱元璋只得放下尊嚴,下跪向地主劉德苦苦哀求,希望能得到一小塊土地用以安葬親人。

    然而,劉德卻鐵石心腸,不僅冷酷地拒絕了他的請求,還加以無情的侮辱和嘲諷。

    就在他們陷入絕境之時,善良的鄰居劉繼祖挺身而出,慷慨解囊,贈予他們一塊土地用于安葬逝者。

    家道從此一落千丈,朱元璋失去了最後的依靠。

    為了生存下去,他別無選擇,只能投身于皇覺寺,拜高彬和尚為師,剃度出家成為一名僧人。

    本以為在寺廟中可以尋得一份安寧與溫飽,但好景不長,由于當地遭遇嚴重的饑荒,寺內的存糧也很快消耗殆盡。

    無奈之下,住持只好遣散眾僧,讓他們各自外出雲游化緣,以求一線生機。

    就這樣,年僅 17 歲的朱元璋被迫踏上了流浪乞討之路,正式淪為了一名乞丐。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朱元璋拖著疲憊的身軀,游走于四方大地。

    一路上,他目睹了無數百姓在元朝殘暴統治下如螻蟻般悲慘的生活,親身感受到了世間那如冰窖般寒冷的人情、如炎夏般炙熱的世態。

    最為淒慘的一回,朱元璋竟然連續三日都未能討要到哪怕一口飯菜果腹。

    滿心的沮喪如決堤的洪水般泛濫,萬念俱灰如深秋的落葉般飄零,身體更是困倦不堪、極度疲乏,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氣。

    最終,朱元璋支撐不住,直挺挺地撲倒在地,昏迷不醒——原來是餓得昏厥過去了。

    不知過了多久,朱元璋悠悠轉醒過來時,發覺自己已置身于一戶人家之中。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婦人宛如仙人般,小心翼翼地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向他走來,並輕輕地將湯放在他面前。

    此時此刻的朱元璋早已是饑腸轆轆,那咕咕作響的肚子仿佛在訴說著對食物如餓虎撲食般的急切渴望。

    他顫抖著雙手,猶如捧著稀世珍寶般接過老婦人遞來的湯碗,顧不得燙嘴便大口大口地喝了起來。

    那溫熱的湯汁如甘霖般順著喉嚨緩緩流下,瞬間滋潤了干涸已久的腸胃。每一口咽下肚去,都讓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和舒暢,仿佛全身的細胞都在歡呼雀躍。

    不一會兒功夫,整碗湯就被他喝得一滴不剩,仿佛那是世間最美味的瓊漿玉露。

    喝完湯後的朱元璋只覺得渾身上下充滿了力量,原本萎靡不振的精神狀態也一下子振作了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感激涕零地望著眼前的老婦人,情不自禁地開口問道︰“大娘,您這湯如此美味可口,可有名字?”

    听到朱元璋的詢問,那位大娘反倒顯得有些難為情了。

    她心中暗自思忖道︰“這碗湯不過就是我隨意湊合煮出來的罷了,若不是看你可憐,這湯再過一會兒就要拿去喂豬當作豬食啦!只是在里面多加了幾根青菜而已。畢竟如今正值這兵荒馬亂的年頭兒,哪里還有什麼上好的食材可供烹飪啊。”

    然而,當看到朱元璋那雙閃爍著期待光芒的眼楮時,大娘不忍讓眼前可憐的小伙子失望。

    畢竟,總得有些希望才能活下去。

    靈機一動,大娘忽然幽默地說道︰“此乃珍珠翡翠白玉湯。”

    珍珠翡翠白玉湯麼?!

    朱元璋笑了,眼底的光更亮,眼底卻又有波光閃動。

    這些經歷如同刻刀一般,深深地銘刻在了朱元璋的心頭,也逐漸塑造出了他堅毅果敢、不屈不撓的性格。

    在游歷過程中,朱元璋收到了兒時伙伴湯和的來信,邀請他參加郭子興的義軍?。

    朱元璋毅然加入,因其出色的指揮才能,很快成為郭子興的親兵,並被賜名元璋,字國瑞?。

    他還娶了郭子興的養女馬氏為妻?,就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大腳賢後馬皇後。

    朱元璋在義軍中逐漸嶄露頭角,他見濠州城諸將爭權奪利,便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開創新局面?。

    他招募了一批自己的班底,逐漸壯大力量?。

    在郭子興去世後,朱元璋率部渡江攻取南京,成為東南財富之地的掌控者?。

    經過多年的戰爭,他終于趕跑了元朝統治者,于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登基為帝,年號洪武?。

    朱元璋的崛起,固然有時勢造英雄的原因,可是朱元璋本身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朱元璋,這位于泥沼中崛起的豪杰,其內心深處始終燃燒著一簇不屈的火焰。即便深陷絕境,他亦從未向命運屈服。

    即使饑寒交迫,衣不蔽體,四處漂泊,即使歷經無盡的苦難,朱元璋的內心卻堅如磐石,不曾自我放棄,隨波逐流。

    他的毅力恰似鋼鐵,無論遭遇多少挫折,朱元璋始終憑借著堅韌的意志,保持鎮定,果敢決斷,毅然決然地迎接挑戰。

    他的勇氣恰似那傲雪凌霜的寒梅,于嚴寒中綻放出自身的絢爛。

    此種堅韌的意志,不僅助朱元璋于困境中崛起,更使他成為了一位偉大的君主,散發著獨屬于他自己的獨特魅力。

    甦小丫每次看史記,每次看朱元璋傳,都忍不住熱血沸騰,感慨朱元璋的堅韌和強大。

    英雄不問出處,成敗當思緣由。

    舜發于畎畝之中,敷說舉于版築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後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甦小丫整個人陷入一種奇妙的境界,如同撥開雲霧,劍指本心。

    萬物皆空,萬物心造。

    佛土生五色睫,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淨。《華嚴經》

    因此,一粒沙就是一個完整的世界,從這微不足道的一粒沙之中,可以窺探到那由無數個世界所組成的廣袤宇宙;

    一片葉也如同如來佛祖一般神聖,透過這片小小的葉子,人們能夠看到諸多純淨祥和的佛土、繽紛多彩的世界以及紛繁復雜的塵世緣分。

    歸根結底,真正的智慧其實源自于我們平凡而又真實的日常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曾經所言——處處皆是創造之所在,每一天都可謂是創造的絕佳時機,每一個人都是具備創造力的個體。

    遙想那久遠而蒼茫的古代時期,人族宛如一張潔白無瑕的素紙,對于世間所有的知識,他們幾乎完全處于一種懵懂無知的混沌狀態。

    但是,就在這樣一個看似蒙昧未開的時代里,伏羲這位偉大的智者橫空出世。

    他以超乎常人的敏銳洞察力去感知天地間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並且通過深入地思考與探究,一步步地將那些原本空缺的知識領域逐漸填滿,從而引領著人類文明向著光明的未來不斷邁進。

    伏羲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洞悉了自然界中種種奇妙的變化法則。

    伏羲開創性地發明了佔卜八卦。這神奇的八卦圖恰似一把密鑰,開啟了人類探索未知世界、預測未來走向的大門。

    不僅如此,伏羲還深刻認識到單純依靠結繩記事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信息傳遞需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與不斷嘗試,伏羲甚至成功地創造出了文字。

    自此,人族告別了結繩記事的原始模式,邁入了文明記錄與傳承的嶄新時代。

    除了這些開創性的功績外,伏羲更展現出了超凡的實用智慧。他巧妙地將繩子編織成網,這種簡便而高效的工具成為了人們捕捉鳥類和狩獵野獸的得力助手。

    同時,伏羲慷慨地將自己積累的漁獵經驗傳授給眾人,使人族能夠更好地獲取食物資源,進而保障生存與發展。

    此外,伏羲亦是音樂領域的開拓者。他別出心裁地發明了瑟這件樂器,並親自譜寫了動人的樂章。那美妙的旋律仿若天籟之聲,縈繞在古老的大地之上,給人們帶來無盡的愉悅與撫慰。

    可以說,人皇伏羲的一系列發明創造對于人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他不僅為人族點亮了知識的明燈,引領他們踏上了文明進步的征途;更以其卓越的才智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贏得了世世代代人族的敬仰與尊崇。

    顯而易見,世間萬物的發展歷程皆遵循著這樣一種規律︰從一無所有開始,逐漸產生、形成;而後又經歷一個不斷精進、完善的階段。

    這一過程既源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契合了天道運行的法則。

    正因為如此,佛教主張“空”的理念,認為世間萬象皆是虛妄不實的表象,唯有通過領悟“空性”才能超脫塵世的煩惱與束縛。

    而道家則強調“無”的重要性,主張順應自然之道,以無為而治來實現和諧共生。

    無論是佛家所講的“空”,還是道家所言的“無”,其實都蘊含著對宇宙本質和人生真諦的深刻洞察。

    它們提醒著人們要放下執念、超越表象去探尋事物背後真正的意義所在。

    只有當我們能夠以一顆空靈之心去感受世界,不被外在的紛繁復雜所迷惑時,方能體悟到那深藏其中的奧秘與智慧。

    故而明德以歸位,知時而待運。

    喜歡開局逃荒直接掀桌請大家收藏︰()開局逃荒直接掀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開局逃荒直接掀桌》,方便以後閱讀開局逃荒直接掀桌第670章 輕如塵埃也能翩然起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開局逃荒直接掀桌第670章 輕如塵埃也能翩然起舞並對開局逃荒直接掀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