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書衡作為一名九階常青樹樹妖,也就是相當于人族大乘期修士的修為,平地起一座山簡直不要太輕松啊!
只不過,虞書衡到底還是留了幾分情面,沒有真的把潭拓寺和“九龍戲珠”給復制過來。
有些東西,必須原汁原味才對的起那份情懷。
復制的再高超,哪怕是一模一樣,假的終究還是假的。
沒什麼意思。
不過,就是這樣子,也把歸家三位太上長老歸銓鎏、歸銓顯、歸銓竺和歸家家主歸錦胤四人,加上危小二、歸無咎、米小龍、明大發、臧一家,佘小春六人給看呆了。
移山倒海,滄海桑田,原來都是真的。
這次虞書衡不僅造了一座東山,一座國師殿,還給整出來了一大片湖!
怎麼說呢,就是東山不再是單獨的東山,而是一座類似于湖心島的孤峰,高千仞,依然是九千九百九十九級漢白玉台階。
為什麼是湖心島?
很簡單呀,虞書衡可以移山倒海,但是沒辦法憑空變一座山峰出來啊!
在甦小丫的眼中,就仿佛虞書衡揮舞著知手中的鋤頭,一下又一下地挖著地面。
只不過,虞書衡使用的是法術,那動作,快得肉眼根本看不到他在挖土,仿佛山峰突然拔地而起,地面突然塌陷成了一座巨大的湖泊。
如果用慢動作回放,實際就是四周的泥土被一點點地挖出來,堆在正中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四周地面上就出現了一個大坑,而正中間的泥土越堆越高,逐漸形成了一座小山。
虞書衡既然動用了法術,自然不會是小打小鬧,那樣多沒意思啊。
人家自己將地面的坑挖得越來越深,差不多有個二三十米深才向四周輻射開,擴寬湖泊的面積。
不管怎麼說,總得能夠行船才算夠檔次吧!
至于坑里的那些泥土,都被虞書衡挖出來堆在湖心島上,使得湖心島越來越高。為了保持湖心島能夠一直堅挺的矗立著,虞書衡直接使用了石化術,將松軟的泥土全部都變成了堅硬的石頭。
這座湖心島就像是一個被眾星捧月般的存在,周圍千仞峰林立,宛如一群忠誠的衛士環繞著它。
這些山峰高聳入雲,氣勢磅礡,給人一種威嚴而神秘的感覺。它們與主峰相互呼應,形成了一幅壯觀的畫面。每一座山峰都有著獨特的形狀和姿態,有的險峻峭拔,有的平緩圓潤,有的則如同巨人一般屹立不倒……
在陽光的照耀下,山峰的表面閃爍著金色的光芒,仿佛瓖嵌著無數顆璀璨的寶石。
從遠處望去,整個湖心島就像是一顆明珠,被千仞峰環繞著,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這種格局不僅令人嘆為觀止,更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壯麗。
虞書衡特意在環繞的千仞峰都只零零星星的撒了一些低矮的灌木,讓大部分岩石都露出原本的材質,遠遠看去就是一群石頭山!
嗯,這怎麼有種二師兄探路躲懶睡覺那一集,被猴哥變得啄木鳥啄醒後回去跟唐僧編的那段兒的既視感呢?
師父若是要問可有妖怪?有妖怪。
問什麼山?就說石頭山。
問什麼洞?石頭洞。
問什麼門?釘釘的鐵葉門。
若問里邊有多遠,只說入內有三層。
若問門上釘子有多少?只說老豬心忙記不真。
哈哈哈!
甦小丫自己給自己想樂呵了,心底的小人兒那叫一個狂笑,嘴角根本壓不住的往上翹。
幸好甦小丫還記得自己這會兒和虞書衡正在扮演“高人”角色,得把那高冷範兒擺足了,這才沒有笑出聲來。
虞書衡一看甦小丫那模樣兒,就知道她估計又天馬行空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
哎!
苦活兒、累活兒都是自己干了,甦小丫竟然還要笑話自己,就有點兒不地道了哈!
算了,等以後有機會自己再給笑回來好了。到時候,自己也絕對毫不掩飾的笑!
哼!
自己的審美絕對杠杠的。
虞書衡干脆也不管甦小丫了,只開始點綴主峰。主峰可是有國師殿的,自然要美輪美奐,如同仙境一般。
虞書衡也算是輕車熟路了。在主峰上種上樹木和花草,催生、發芽、開花……
當然,小溪啊、雲霧啊、國師殿啊、長廊啊、小湖泊啊什麼的,虞書衡那是完全照搬復刻,令人一看就絕對知道是國師殿標配。
當然,山下還是有些不太一樣的地方。畢竟四面環湖啊!
而且,不可能真的讓每個前來拜見國師殿的人都要坐船吧。
所以,虞書衡從幽州東門出來的方向到湖心島給多建了一座漢白玉的石拱橋。
漢白玉的橋身,潔白無瑕,如同一條玉龍橫臥在湖面之上,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
橋身兩側的欄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每一個細節都展現出了高超的工藝水平。
橋拱高聳,弧度優美,宛如一輪明月懸掛在水面上。
站在橋上,可以俯瞰整個湖面,感受著微風拂面的涼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橋的兩端連接著湖心島和岸邊,仿佛是一道連接著兩個世界的橋梁。
這座漢白玉石拱橋不僅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一件藝術品。它的存在為整個幽州增添了一份優雅和高貴的氣息。人們可以在橋上漫步,欣賞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當然,國師殿里面的八位工具人,依然是甦小丫兌換出來的,主打一個一模一樣。
至于,誰能觸發機緣獲得傳承,那就听天由命吧。這個,甦小丫是絕對不會去干涉的。
反正,甦小丫已經明白,不管是誰觸發了機緣,自己都可以隨時讀取,也就不再關注了。
虞書衡是反正不知道,自然也沒什麼興趣,反而開始欣賞自己的這幅杰作,成就感滿滿的。
東方就是跟自己搭啊!
東方屬木!
水生木啊!
所以,虞書衡發現,這次在東方建了湖中島,自己的精神力好像又有了一點不一樣的地方。
只是那感覺太快,虞書衡沒有能夠第一時間抓住。不過,到了虞書衡這個境界,他其實一直有種模模糊糊的感應,或許該要領悟法則了吧。
只可惜,青源星早就沒有了法則之力。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呀!
反正,虞書衡是沒辦法憑空領悟出一項法則出來的,所以他也沒有糾結太久。
反正,東方不亮西方亮嘛。
呃,等一等。
虞書衡突然有點傻眼兒了,看著甦小丫半晌才擠出一句︰“那個,小丫啊。那潭拓寺好像在幽州城的西門外。”
呃?!
甦小丫看著虞書衡,表情那叫一個一言難盡啊!都說女生沒有方向感,這是屬于男生的強項啊!
結果,虞書衡這會兒告訴她,他們兩人剛剛沙雕的在幽州東門外找了個寂寞!
就,真的很無語。
不過來都來了,兩人自然不會錯過。小眼神一踫,兩個人手拉著手,愉快的往幽州西門去了。
至于國師殿,有八個工具人在呢,根本不用甦小丫和虞書衡操心。
只是,這是個什麼情況?
虞書衡和甦小丫發現,他們兩個人竟然觸發了一條系統的隱藏任務︰
“通知,通知︰觸發隱藏任務,請宿主找出潭拓寺白狐的下落。完成任務獎勵︰積分、一座隨身洞府、一塊地圖殘片。”
呃!
地圖殘片?
什麼鬼?
難道是要收集藏寶圖?
這是什麼新玩法?
“請問宿主是否接取任務?”
呃!
甦小丫想了想,干脆直接問系統︰“如果我拒絕呢?”
系統默了三秒,機械音這才想起︰“如果宿主拒絕,將扣除積分,修為下降一階。”
“我靠!要不要這麼狠啊!”甦小丫給氣的直接爆了粗口,這擺明了就是要強制執行啊。她好不容易築基了,可不想一朝回到解放前。
體驗過了御劍飛行,讓甦小丫再重新使用法寶靠靈石飛行,就跟吃慣了大魚大肉,突然要去吃苦苦的野菜團子,那感覺可不僅僅是拉嗓子。
最終,甦小丫咬牙切齒的接下了這個任務。
幸好,系統沒有坑人坑到底的打算。而是直接把甦小丫和虞書衡帶到了不知道哪一年秋天的潭拓寺。
不得不說,秋天潭柘寺的菊花開的那叫一個如花如荼,漫山遍野的紅葉更是像火一樣燃遍山野的角角落落。
就在這個秋季,尹慕俠道長在一片晨鐘暮鼓聲中住進了京城的潭柘寺旁邊的一個道觀里。
“尹慕俠道長!”
“誰呀?”
“孤陋寡聞。估計除了那條石魚,你什麼都沒有記住。”
“那條石魚多靈性啊!我不信你不好奇!”
“算了,說不過你。這尹慕俠道長曾經雲游江湖,一路降妖除魔,扶危濟貧,備受官宦世家以及鄉野村夫的尊崇。”
“道長自然是要降妖除魔了,有什麼好奇怪的啊!”
“說了你不懂。人家可是明朝成化年間日照縣茅山後裔呢。”
“茅山道士!”甦小丫瞬間瞪大了眼楮,“就是那個半邊身子卡在牆中的那個茅山道士?”
虞書衡都無語了。
“茅山在北宋時與龍虎山、合皂山同為道教三大符 派,號稱三山符 。”
“西漢時期,漢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四十四年),陝西咸陽人茅盈與其弟弟茅固、茅衷三人在茅山采集草藥煉制丹藥,並以此救助世間百姓。他們的行為受到了人們的稱贊與敬仰,因此被尊稱為茅山道教的祖師。”
“後來,茅氏三兄弟在茅山得到成仙之道,開創了茅山道教流派。”
“此後,陶弘景在此基礎上創立了道教茅山派。其中,《黃庭經》作為該教派的重要經典之一,對其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它也成為了後代全真道派必修的功課經。”
“陶弘景及其弟子在茅山地區苦心經營數十載,使得茅山逐漸成為上清派的核心地帶。因此,後人將上清派稱為"茅山宗"。”
“此外,陶弘景還編寫了《真誥》一書,詳細記載了茅山道教的傳承歷史以及眾多弟子的事跡。據書中所述,茅山道教的弟子數量超過百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甦小丫听得是目瞪口呆,所以道教的學問這麼多的嗎?
到了這個時候,甦小丫是真心佩服虞書衡了,竟然了解得這麼清楚。要知道,虞書衡可是沒有系統這個金手指的。
算了,說起來虞書衡可是活了十萬年了,知道的知識多一點兒也是正常的。兩人現在可得完成任務呢,可不是來旅游的,還是趕緊找線索要緊。
“這尹慕俠道長在雲游的途中,就沒有發現過白狐狸?”
“怎麼可能?尹慕俠道長在雲游途中,自然是見過許許多多奇聞異事的,其中當然會有關于狐仙的故事。而且,還是最為常見的喔。”
“搞得好像你就是尹慕俠道長一樣。”
“走吧,尹慕俠道長已經住進了潭柘寺旁邊的一個道觀里,咱們兩個還是早點過去的好。”
這回甦小丫沒有再抬杠,老老實實的跟著虞書衡進了道觀。
這是一個香火不旺的小道觀,這里住著一只修行多年的狐仙。
尹慕俠道長掛單這個道館之時,剛好道館的觀主白雲道長募集了許多錢來設場做法事。
法事做完之後,白雲道士坐在三清神座燈前跟一眾徒弟們結算賬目的時候,大家突然听到梁上有人說道︰
“秋高氣爽,氣候宜人,正是睡覺養神的好季節。正當我感到困倦並準備入睡時,你們卻在這里大聲喧嘩,爭吵不休,讓我無法安心休息。我只希望能夠有一個安靜的環境,好好享受這寧靜的時光,難道你們也要破壞嗎?”
那人說話的聲音咿咿呦呦的,像是一個小孩子發出的聲音。
尹慕俠道長听到這聲音,就笑嘻嘻的對著梁上道︰“梁上偷窺,非君子所為。如此明月清風之夜,何不顯露身形,我們一醉方休?”。
話剛說完,梁上白光一閃,三清神相前站著一個白衣道袍,須發皆白的老頭。
這老頭兒的頭發和胡須都如同雪一般潔白,與他身上的白色道袍相得益彰。他的臉龐被歲月雕刻出深深的皺紋,他的眼楮深邃而明亮,他的鼻梁高挺,整個人一副慈祥的神態。
白袍老頭兒微笑著打了一個揖,笑言︰“閣下可是尹慕俠尹道長?老夫修行幾百年,最近常听您的威名,降妖除魔,威風八面,想來應該有些道行,不知道你看我是何人?”
喜歡開局逃荒直接掀桌請大家收藏︰()開局逃荒直接掀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