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
“不錯!”
“舉業有始終,而學海無涯。”
“讓你看的《春秋》篇章,鯨卿你所言愈發有見解了,當如此。”
“儒家諸般經典,為師最喜《春秋》、《易》!”
“易道晦澀,需要一生去研讀。”
“《春秋》,現在可以好好讀!”
“微言大義之中,春秋歲月的諸國之事都在其中,仕宦之道,更需要好好的讀一讀《春秋》!”
“至于《春秋三傳》,以前你舉業的時候,還可以多多瞧瞧,可以在經義文章中多多引用。”
“接下來,三傳之法之外,還需要有你自己的法子。”
“……”
酉正有余。
西城劉府,庭院深處的清靜書房所在。
從皇城歸來的劉延頃換了一襲輕便衣衫,手握茶水,時而品飲,時而言談。
目視面前的弟子,考較諸般學問。
學問之道,是一生的。
舉業只是學問之道一段時間的外顯,舉業結束,不意味著學業可以結束,而是步入嶄新的階段。
步入仕途,學業之道,要有不一樣的思緒和想法。
如若還和先前的科舉之心一樣,多不妥。
鯨卿!
沒有懈怠,這是好的,別的可以作假,學問水準是不能夠的,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
參悟領悟入心,言談之間就會化出。
如若不通,則一概不知。
“……”
“春秋之論,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字字珠璣!”
“老師,閱覽春秋篇章,都覺人世之事太復雜。”
“又好像太簡單。”
“春秋之書,相合二十四史,千年新鮮事,又多有熟悉的感覺。”
“……”
秦鐘靜立,聞老師贊譽,拱手一禮。
自己的隨行馬車內,一直都有書箱子,里面都是老師平日里讓自己研讀的經義典籍。
那些書,自己都會背了。
倒背如流都不難。
然!
如老師之言,那些書每一次研讀,每一次琢磨,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尤其在做事的途中,不自覺就會想到一些。
二十四史之書,那個書箱子里也有不少,以往自己只是對《史記》、《三國志》、《前明》那段歲月熟悉。
如今,正在從《史記》開始,一一研讀那些史書。
史書讀起來,有些乏味,也有些趣味,里面的人和事很多很多,有些事令人匪夷所思,有些事令人哭笑不得。
有些事令人毛骨悚然,有些事則是心中多悲。
……
《春秋》!
更在二十四史之前,相較于二十四書的詳細,春秋全文也才一萬六千多個字。
早早就會背了。
至于深意?
有些時候,都覺是否過度解讀了?
可!
又好像真的有那般深意。
微言大義,筆削春秋,人事至理都在其中。
春秋之初。
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蔑。
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I來歸惠公、仲子之 。
……
短短百十個字,將那段歲月的大事還有未言語之事全部道出,若是讓自己細細言談,怕是都能說道千字、萬字、更多……。
“哈哈哈!”
“能夠讀出那樣的感覺,說明你已經悟到一些東西了。”
“鯨卿!”
“坐,用茶!”
“那些書都是用來看的,許多人,許多事,許多道理,你看著多有熟悉之感,那是正確的感覺。”
“你先前曾為上皇寫了一些關于赤壁之戰的文章,陛下也有一觀,覺得不錯。”
“也有傳閱我等一觀。”
“赤壁之戰,若是不細細一觀那場戰事的前因後果,只是言語曹孟德鐵索連江太蠢笨了一些。”
“實則,是否如何?”
“許多事情,許多道理,能夠從書中讀出來,只是第一步,天下間可以讀出來那般道理的,有很多人。”
“聖人的書,從來都是用來讀的,用來悟的,若是直接拿來做事,則會一塌糊涂。”
“民間有語,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因為那些書生只是將道理悟出來了,而沒有真正的化入己身。”
“三國司馬懿隱忍數十年,那件事說著簡單,實則……誰又可真正做到?”
“無論空城計是否真假,一些道理還是存在的。”
“鯨卿,你如今翰林院編書,也要多多思忖之。”
“……”
鯨卿天資聰慧,不遜色自己當年,更超當年的自己。
當年,如若國朝無那般事,自己的仕途會順利很多,而國朝偏偏有了那件事。
一些事,都有些遠了。
更難得鯨卿不僅學業出色,處事也是多干練,這……更為難得了,也是自己多奇異之地。
然!
人事萬象,有鯨卿這樣的人,似乎也沒有什麼。
既然有那樣的稟賦,更需要好好的引導,更需要好好的教導,更加難得……鯨卿很有耐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並無自傲之心。
數十年的時間,自己也見過許多天才,天才的少年人更有不少,那些人中多數都有屬于少年天才的傲氣。
傲氣!
說來也沒有什麼錯。
然則,傲氣當有限度,有些時候可有傲氣,有些時候則需要收斂,否則,事情就難料了。
“老師,我會用心的。”
秦鐘並未坐下,從旁邊取過茶水,握在手中,小小喝了一口。
“老師。”
“林家叔父林如海他的外放之地定了?今兒我從別處有聞,定在河南地的河南府了?”
“……”
一件事于己身有好處,自當行之。
自當好好行之。
書,是需要繼續讀的。
每一次前來老師這里,老師都有囑咐和交代,就是老師不說,自己心中也有數的。
喝了一口茶水,秦鐘將杯盞置于旁邊的案幾上,看向老師,說著另外一事。
午時在百花大劇院用過飯後,由郡主之意,便是一起前往曲苑雜壇了。
在那里,好好走了不少地方。
游逛了不少地方。
用了不少新鮮的特色吃食。
但!
能夠看出,林黛玉小姑娘心中一直有事,林如海外放的消息說太早了,若是從曲苑雜壇出去之後再說,想來好一些。
“嗯?”
“你知道了?你的消息倒是靈通!”
“也就這兩日剛定下,因吏治之故,外省空出來許多位置,如若尋常時候,定下一個地方不難。”
“今歲,是陛下施為嶄新國策的時候,一些地方特殊,需要派遣特殊的人。”
“河南府,洛陽之地,中原核心之府,需要有得力干臣前往,林如海他很合適。”
“除了河南府的職位外,林如海身上還加了一個布政使參議的職位,也是陛下心意為之。”
“以林如海的能力,一二年時間,將河南府內部之事穩固不難,期時,便可添為布政使屬官。”
“稍稍歷練,外放布政使不難!”
“那些……就有些遠了。”
“他五月初大概就要離開京城了。”
“將來欲要為閣臣軍機之人,布政使、巡撫的經歷是少不了的。”
“鯨卿,林如海當年是探花郎,你也是探花郎,他的仕途步伐,大可能也是你將來要走的路。”
“你與林家不為生疏,林如海外放之後,有些書信往來為好,他想來也不會吝嗇指點你的。”
“……”
林如海之事?
鯨卿知道了?
劉延頃略有驚訝,一位五品官的外放……說來也非大事,知道也就知道了。
也沒有什麼。
專門詢問林如海?
倒也可以理解。
鯨卿先前下江南,醫道之故,將林如海救了回來,好像還和林如海的女子交情不錯。
林如海!
陛下器重之人,在江南待了數年,一直為巡鹽御史,多屈才了,卻也歷練出來了。
入京停留一二年,接下來外放上府知府,以及布政使屬官,五年之內,位列三品官不難!
十年之內,歸于京城為六部諸司新貴重臣不難,那個時候,林如海也就五十多歲。
正合適!
鯨卿和林如海相交多不錯,將來也是一樁好事。
“我……,老師,我如今還在翰林院編書,一些事情還早。”
秦鐘笑道。
老師的指點還真是入微,有老師的感覺就是好。
“早?”
“說快也很快,你……,你的年齡是優勢,將來也是壓力之事,不過,為師覺你可以安穩渡過去。”
“這兩日,文武兩道的臣子都有一些巨細安排落下。”
“王家的王子騰,要加東閣大學士,位列軍機了!”
鯨卿剛入仕途,眼下還在翰林院,還是一個小小的七品官,外放歷練,的確還要數年時間。
數年!
說著很遠,實則也是一眨眼的工夫。
有覺諸事,看向面前的鯨卿,鯨卿的年歲的確太小,按照正常的官位晉升,只要鯨卿不出錯,二十年後,六部諸司衙門當有鯨卿的一個位置!
二十年後?
鯨卿才多大?
三十多歲?
國朝定鼎百年,舉業有成的進士年齡平均都是三十出頭,對于那些人而言,仕途剛開始,鯨卿已經走了大半。
著實……。
論來,自己也有那樣的經歷。
真到那個時候,許多麻煩事就來了,以後再和鯨卿言語也不遲,現在的確有些早。
提及林如海外放之事,劉延頃喝了一口茶水,說到另外一人。美人圖
喜歡紅樓群芳譜請大家收藏︰()紅樓群芳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