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榆林小衙內

第68章 商不如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小蝦和小妖 本章︰第68章 商不如戰

    “以戰養戰,以戰護商。”

    “從宋朝開始,我們中原民族,就沒有了對外擴張的野心。”小衙內慢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成吉思汗、韃子和賤奴,他們奉行以戰養戰,因為打一次勝仗,相當于賺幾輩子放牧得來的錢財。”

    “他們的戰爭收益,大于戰爭支出,肯定樂此不疲。”

    “你去河北京畿,就是……”艾萬谷好像猜到什麼。

    “對,既能報國仇家恨,還能讓自己快速的,像滾雪球一樣的壯大起來。”

    “窮兵黷武!”虎妞她爹剛說出口,就被姜老頭瞪回去了。

    “我現在實力小的可憐,攻破赫圖阿拉,活捉紅歹是(注皇太極原名),純屬痴心妄想。”

    “但殺敵立功,順便積攢實力,慢慢發展,還是可以的。”

    “另外,農不如工、工不如商的道理,你們都懂。但我要說商不如戰。”小衙內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打勝仗繳獲戰利品,才是最快的發家致富路。”

    “你打勝仗,跟我們有什麼關系?”剛從米脂縣城回來的艾舉人,現在擺起了譜。

    “關系大了。成吉思汗當年也想做生意,結果讓別的國家把商隊屠戮一空,所有商品全被搶劫。”

    “我家生產的火柴、毛線和搪瓷用品,肯定能夠熱銷。但陝北地瘠人貧,賣不了多少。”

    “我在前面打仗開路,你們在後面扎根開闢商路,甚至購買土地。賤奴現在把那里霍霍的夠嗆,等他們滾蛋了,你們就能站穩腳跟。干嘛讓晉商當二道販子?”

    “沒你說的那麼容易,河北京畿都被打爛了,商品賣給誰?”姜家爺爺不放心啊。

    “陝西、河南都開始鬧流寇土匪,商路基本堵住了。”

    “只有從榆林沿九邊長城,到達山海關一條線比較靠譜。一路上都有咱榆林籍將領和士卒,安全系數高。”

    “商品到達那里,再分流去北京、山東、南直隸,甚至遼東、朝鮮和倭國,就方便很多了。”

    “咱中原王朝從來不缺有錢人。如果我們都是窮哈哈,被揍的就是韃子和賤奴了。”

    “最重要的是,長城一線也是近幾年內,唯一可行的安全商路。”

    “你是想在前方安心打仗,我們後方和諧靜美。”虎妞想著法幫小情郎講話。

    “對,咱們有些財主做事太極端。農民家的羊,吃了他荒山上的野草,把別人打的死去活來不說,還要扣下綿羊抵賬。”小衙內不點名的,講艾舉人家的日常操作。

    “我不會為了女人和一點錢糧,就去干那些昧良心、損陰德的事情。”

    “嘴上沒毛的臭小子,打個勝仗,就把自己當成兵馬大元帥了?”艾舉人氣呼呼的回家了。

    “你說的有理,但有些窮鬼游手好閑,不事生產勞作,又該怎麼辦?”沒能勸住哥哥的艾萬谷,講出自己的困惑。

    “殺!有錢的街溜子就是紈褲子弟,比如《水滸傳》中的高衙內。沒錢的街溜子就是青皮混混,比如《水滸傳》中的潑皮牛二。”

    “從鄉村到市鎮,從南方到北方,全國都有這樣的家伙。南方叫打行,北方叫喇虎。這幫人就是社會蛀蟲和敗類。”

    “你們只要同意我的條件,列出人員名單,我出發之前,就會把他們全部打掃干淨。”

    全中國所有上點年紀的人,對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嚴打,應該都不陌生。

    “你看這樣行不行,咱們各退一步,地租和利息最高不超過四成。”肉疼的姜老頭討價還價。

    “可以,但利息一定是方便計算的單利,不能是驢打滾的復利。”

    “另外,我說的地租,是田地里的正產物。不要把人家房前屋後、地角旮旯處的養殖、種植、漁獵和副業生產,也劃拉進來。”

    “那是貧苦人家,最後的一點收入和念想。不要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

    “更不要讓下面的莊園,每年進獻熊掌、野豬等,跟做工務農完全不相干的事情。”小衙內知道姜老頭已經很肉疼了,決定見好就收。

    “我知道退一步海闊天空,但人心難測。有些人真是有錢不還,甚至惡意拖欠地租。”艾萬谷還是不放心。

    “我听說南方有些地方,直接把派來要賬的地主管家打死。十幾年里,一粒米都不交的極端事情。”

    “只要你們不要刻意挑事,激化不必要的矛盾。遇到這種情況,我會殺一儆百。”

    現代靈魂的小衙內,在現代社會親身經歷過,這樣的無恥老賴。人壞,是不分貧富貴賤的。

    “兵凶戰危,你就這麼有把握出戰成功嗎?”虎妞的眼楮也紅了。

    “我上有老娘,下有兩個妹妹,還有你肚子里的孩子,我會小心的。”

    此話一出,客廳里一片尷尬。虎妞她爹,氣的更是拂袖而去。

    第二天上午,尤賀氏和王將軍他們先返回榆林。

    小衙內給老娘強調三點一是把繳獲的金銀珠寶,留下必須的開支,剩下的全部獎勵給有功家丁和民兵。

    不同于中原王朝皇帝的刻薄寡恩,歷史上很多優秀的少數民族領袖,確實對有功將領,包括投降的漢族人,賞賜非常豐厚。尤其是對底層士卒,與其畫大餅吹牛皮,都不如真金白銀管用。

    小衙內還是耍了一個心眼,只讓老娘發金銀珠寶,其他銅錢銅器、糧食、布匹,甚至死馬肉都不再發放。

    以前窮,只能用馬肉充做糧餉。現在家里有銀子了,這些又是戰爭年代的重要物資,不能再隨便發放了。

    而士卒們拿到金銀珠寶,就會想辦法消費。這能給榆林衛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也能吸引很多外地商人入駐,對榆林今後的發展有好處。

    戰爭比拼的,其實是對物資和人員的掌控度。對比到死都沒弄明白的崇禎,明太祖朱元璋最懂戰時經濟“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其中高築牆是控制人口,廣積糧是泛指,收羅一切可以吃、可以用的物資。

    喜歡明末榆林小衙內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榆林小衙內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榆林小衙內》,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榆林小衙內第68章 商不如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榆林小衙內第68章 商不如戰並對明末榆林小衙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