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朝帝王的寵妃

第225章 兵敗求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費娘子 本章︰第225章 兵敗求和

    (一)

    “我這次去秦嶺,見許多逃難的百姓,我師門在秦嶺北部,他們也打算往中部山區遷移。”費之識字斟句酌地說“听說龐將軍善于打仗,剛開始打了兩次勝仗,不知?”

    “朕三次接到前線的戰報,也在猜對方是否是誘敵深入?”皇上回答“因此未告訴真兒。”

    “中原的兵是在馬背上成長起來的,勇悍凶猛,善于馬上作戰,蜀國多丘陵和山地,蜀兵靈巧,善于利用地形,布陣作戰,如今我們用己之短,攻彼之強,結果顯而易見。”費之識給皇上分析道。

    “一步步把龐將軍的大部隊引到平原地方,然後再圍點打援,龐將軍身經百戰,難道他未意識到?”費真插話道。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費之識說。

    “今日,朕剛收到戰報,龐將軍這次出征,沒撈到一點好處,二十余日,反而丟了天雄和武興兩軍轄區,天雄軍何將軍戰亡,武興軍已投降中原。”皇上說“當初不該不听真兒的話,後悔莫及。”

    “皇上,事到如今,需想辦法解決眼前之事。”費之識說。

    “朝堂上,有大臣主張議和,有大臣主張增兵。”皇上回答“朕想听听你們的意思。”

    “派兵攻打中原,本就師出無名,趁現在大兵退回秦嶺,我認為議和是首選。”費真說“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如今蜀國這三樣都欠缺,越早退出戰爭越有利。”

    “議和使者,誰去最好?”皇上又問。

    “周朝剛立國,需派一位強硬的對手去,真兒認為,王朝義就行,他一貫主張打,不怕打,我們蜀國雖然只有彈丸之地,但要表明態度,那就是不怕打,只有這樣,方能威懾周國。”費真回答。

    (二)

    “行,朕馬上宣他進宮,此事宜早不宜遲。”皇上說“至于暗道之事,真兒你自行安排,需要調配人手,你告訴朕,朕還要調兵遣將,收編潰逃的士兵,在秦嶺設防,堵住中原追兵。”

    “皇上,要保重龍體,真兒這就告退。”

    王朝義剛回到家中,又被宣詔進宮議事,他匆忙趕往勤政殿,見皇上站在大殿門口等他,甚是感動。

    “進來吧,朕在等你。”皇上拉住正要下拜的他,說“想想小時候,我們一起讀書習字,若是時光可以流轉,我寧願回到小時候,過那無憂無慮的日子。”

    “皇上,微臣慚愧,古人有言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如今皇上為國為民,徹夜無眠,微臣願為皇上分憂。”王朝義回答。

    “朕想了想,出兵中原,確實草率,先不說師出有名,單是準備都未做足,兵書上說,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你看,朕剛好相反,明明兵力比中原少,還湊上去讓別人打,總之,朕這次出兵,確實有欠穩妥……”

    “皇上,這些都是臣子的錯,皇上何錯之有?前方將士在戰場上貪生怕死,不拼死作戰,方才戰敗,皇上……”王朝義跪下磕頭道“皇上,如今還來得及,你若換上微臣,不肖一月,定把失去的州府奪回來。”

    (三)

    “朕相信你有這個能力,只是如今這局勢,蜀國失了天時地利人和,臨陣換將,是兵之大忌,朕不想冒這個險,朕今晚叫你來,想讓你出使中原,你去議和,要謙卑有度,拿出武將的風範。”

    “皇上,讓臣去議和,不如讓臣……”

    “王大人,你是朕提拔起來的心腹愛將,朕一有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你,唯有你能為朕分憂,這次派你去,拿出你能言善辯的本事,給朕挽回一局,可好?”

    “微臣遵命。”王朝義雙手一抱,斬釘截鐵地說。

    “不是上戰場,打勝仗才算本事,戰國時代的縱橫家譬如甦秦、張儀,他們以一己之力,游說諸國,一人能抵百萬雄師。”皇上勸道“你與朕從小同學,讀過不少這方面的書。”

    “你看看,讓哪些人隨行?一要保護你的安全,二要協助你完成使命。”皇上問。

    “皇上,容微臣想想。”王朝義回答。

    “朕給你一天時間準備,後日就出發。”皇上說“明日你來宮里,帶上出使的禮物。”

    “不可,皇上,我們蜀國千萬不要露富,如今中原太窮,若在他們面前顯示財務,等他們緩過氣來,第一個就要來打我們。”

    “言之有理,是朕疏忽了,好,你就輕裝前去,朕的底線是,被他們攻破的兩個節度使轄區,現已經歸順他們,朕認了,余下的,朕一寸不讓。”最後,皇上說。

    “微臣,萬死不辱使命。”王朝義拜別皇上,回家準備出使中原的事宜。

    (四)

    王朝義出使開封,倒很順利,原因很多,重要的有兩點,一是中原剛剛改朝換代,各方勢力窺視王位,新帝正在穩定內部的暗流,騰不出手收拾周邊小國,第二個原因,王朝義不卑不亢的態度,讓對方不知蜀國的虛實,本著攘外安內的原則,周國與蜀國,簽訂了互不侵犯的合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听到消息後,皇上松了一口氣,他想到,如今先皇時期的戰將死的死,老的老,他立志著手整頓兵部,練兵選將,造兵器,儲軍備,一樣不落。

    而費真把崔師伯和崔浩請進宮,對外宣稱,他們是風水大師,宮里的建築和樹木須重新規劃,還給他們收拾屋子,讓他們日夜住在宮里,背地里清理暗道,把挖出來的泥土,壘在雁犧湖周圍,這些年,每到夏季,發大水的時候,通向宮外的暗河漲水,溢出的水常淹沒花草樹木,因此在雁棲湖四周修一道堤壩攔水,及時又實用。

    崔師伯聲稱,宮里的有些樹木,不利于風水,必須移位,于是,砍了一些樹木,特別是雁棲湖通勤政殿的樹木,全都砍下,換上拳頭出的樟樹、銀杏樹或者楊柳村。

    種樹的時候,兩位大師念念有詞,一番禱告後,親手挖坑種樹,其實,他們用此方法,確定地下通道的走向,挖坑的時候,他們把三根鐵棒打到二米深的地下,然後順著標志挖地道,方能無差錯。

    白日里,他們是風水大師,皇上常常到他們種樹的地方請教,晚上,他們是挖暗道的工匠,加上費之識和丹珠,他們四個人,輪流挖,用了四個月,他們打通了通向勤政殿的暗道。

    他們把先前砍的樹,利用起來,鋸成同等大小的木板,運到地道里,加固地道。

    臘月的時候,他們回家,過了正月,他們又來到皇宮,修築堤壩,這一次他們要疏浚暗道,里面有些地方破損嚴重,坍塌的泥土幾乎完全堵塞了暗道,他們就用木塊加固,地面則設法種一些花草掩蓋,有些地方完好如初,他們便清理一下,即便如此,當他們把整個地道清理干淨,仍用了一年的時間。

    (未完待續)

    喜歡兩朝帝王的寵妃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兩朝帝王的寵妃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兩朝帝王的寵妃》,方便以後閱讀兩朝帝王的寵妃第225章 兵敗求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兩朝帝王的寵妃第225章 兵敗求和並對兩朝帝王的寵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