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仙逆續

第1899章 故事的來源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葉yu續 本章︰第1899章 故事的來源

    旁白道葉yu,問你幾個問題可以嗎?

    葉yu道你問吧。

    旁白驚奇道今天這麼爽快?

    葉yu罵道問就問,不問拉倒!

    旁白道你之前不是說,葉楓不會對別人用“別天神”嗎?這麼這里又可以用了?

    葉yu道所謂別天神,就是通過幻術,讓對方從思想、信念、意志等基礎層面,相信施術者施加的幻術內容,那是可以瞬間改變信仰的幻術。就比如葉楓如果願意,他可以對世上所有的人施展別天神,那麼世界在這一瞬間就能迎來“天下大同”。這個有點類似于《火影忍者》中的“無限月讀”。只不過無限月讀是幻境,而大範圍的別天神則是將幻術變成了現實。

    旁白道那不是很好嗎?

    葉yu道你覺得很好嗎?人之所以是人,因為具有人心。而人心有善念自然有惡念,缺一不可。

    因為惡就是來源于善,善惡之間本就是互為因果關系。一味地極善只會誕生極惡。任何事物發展到它的極端和邊界就會走向它的反面,是為物極必反,否極泰來。而同時一個事物要想保持長久,就必須包含一部分它的反面,此為“變通”。就比如光明和黑暗,又比如人心的善與惡。

    而這個就是我之前講過的《道德經》中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道理。正如《道德經》中所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而《系辭》中也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其基本思路更直接就是陰陽交感而生宇宙萬物,宇宙萬物是陰陽的對立統一。

    所以用別天神這種級別的幻術,去只留下人類善,來實現的“天下大同”,一旦真的釋放了,那麼人類就徹底完了,葉楓將成為毀滅整個人類的萬古罪人。

    人心永遠是善惡交織的混沌。完全的善、沒有一絲惡的人,根本就不是人!

    旁白道行了,我理解了,但是你還是沒有解釋葉楓為什麼不用別天神的原因啊?畢竟我不拿別天神去改變人的善惡不就行了?

    葉yu道葉楓之前之所以不用別天神,那是因為他控制不了。一旦用別天神對別人釋放了幻術影響,那麼對方絕對無法自行擺脫幻術,別人也絕對無法幫中術者解除幻術,因為連施術者本人都無法解除。這個就是葉楓的“別天神”,作為絕對幻術的“絕對”的意義。其實這個就和殺人是一樣的。開弓沒有回頭箭,因此這樣的能力,葉楓才寧願封印,也不會用。畢竟要只是打敗敵人,葉楓憑借著天花板的實力,足矣!

    旁白道那為什麼葉楓又能用了?是因為那個傷魂要死了嗎?

    葉yu道自然不是,原先的葉楓的別天神,他能放不能收,是他無法徹底掌控的技能,一個無法掌控的技能,葉楓自然不能依賴。

    但是如今葉楓已經可以能放能收了。

    還記得我之前說過,葉楓在去扶搖洲的合歡宗的時候,遇到幻的事情嗎?在那里葉楓將自己的短板幻術那一塊給補齊了。而表現之一,就是別天神在這個世上終于有人可以解除了,那就是葉楓。他開槍打出的子彈,終于能在子彈擊中別人的時候,百分百收回來。從那時起,葉楓自然也就解除了對于“別天神”的封印。

    旁白道原來如此,那麼我再問你個問題。如今,故事寫到關于黃帝的地方了,那麼黃帝的故事都是你自己瞎編的嗎?

    葉yu道首先我寫的是網文,雖然不是歷史考證,但是我多少還是我借用了有關黃帝的這幾個現實典故以及傳說故事,而且這些典故和故事都有其淵源。

    比如,第一個,黃帝有四張臉。子貢向孔子詢問過,黃帝是否真的有四張面孔。對于這個問題,孔子給出的解釋是,“四面”指的是黃帝派遣四人治理四方,這可能是一種解釋。而東漢人高誘則提出另外一種解釋,認為黃帝並非是派遣大臣治理四方,而是黃帝向四方求取賢人,輔佐自己以治理天下。

    再比如第二個,嵈山玉膏。嵈山,也作密山,是古書中記載的一座山。《山海經》中,嵈山屬于西次三經山系,位于不周山西北四百二十里處。這座山上的主要植物是丹木,人們吃了它的果實就不會感到饑餓。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曾在此生活。嵈山到鐘山的距離是四百六十里,其間全部是水澤,生活著許多奇怪的禽鳥、野獸和魚類等生物。

    而嵈山中有一種玉膏,黃帝在嵈山享用玉膏、采集玉石精華,並種植在鐘山南面,這些精華變成美玉後被神鬼和君子所喜愛。

    再如,第三個,栽培建木。古籍《山海經》中記載,黃帝曾經在鹽長國栽培過建木。這種樹睫干是紫色、葉子是青色、花朵是黑色、果實是黃色。建木非常高大,大就曾憑借建木登上天。

    根據歷史資料和考古發現,都廣之野和建木的記載都出現在古代中國的文獻中,尤其以《山海經》最為著名。都廣之野被認為是天地的中心,而建木則被認為是溝通天地人神的橋梁。在古代的傳說中,許多神話人物都通過建木往來于人間和天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關于廣漢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銅神樹,雖然其上有著各種裝飾,包括枝葉、花卉、果實、飛禽、走獸、懸龍、神鈴等,但並不能直接證明這就是建木的實物證據。專家們只是推測這種神樹的原型可能就是建木。

    而在詩歌中,“建木”確實被用來泛指高大的樹木。這是由于建木在古代傳說中的高大形象所影響,同時也是因為“建木”這個詞本身就有“高大”的意思。

    因此,雖然廣漢三星堆中的青銅神樹與都廣之野和建木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目前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它們之間存在直接的關聯。同樣,雖然詩歌中用“建木”泛指高大的樹木,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一定是都廣之野中的建木。

    最後再說一個第四個,那就是黃帝葬婦人。在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有許多關于戰爭和犧牲的故事,其中一些故事涉及到黃帝和蚩尤的戰爭。

    在涿鹿之戰的故事中,一位婦人在戰爭中不幸被老虎誤傷,但她七天都沒有死去。黃帝對她感到非常哀傷,並決定將她予以厚葬。當人們準備葬禮時,有一只鳥飛到她的墳墓上,自稱為“傷魂”,據說這是婦人之靈所化。

    到了這里,你會發現,在無關緊要的地方,我都是保證和傳說以及典故一致的。畢竟《凡仙逆》不是無腦的小白爽文。它講的知識八成都是真的,有些則是以現在的科學技術都無法實現和解釋的內容,而我只是給出了科幻小說領域的猜想罷了。這其中自然會有不嚴謹的地方,畢竟我的是玄幻小說為主,不是科幻小說。

    當然,我不會把黃帝塑造出十惡不赦的壞人就是了。畢竟你我都是炎黃子孫。而且歷史上對于黃帝的評價都是很高的。

    我們偉大的教員,在《祭黃帝陵文》中稱贊黃帝,“赫赫始祖,吾華肇造”,對黃帝的威望和功績都予以肯定。其實就憑教員一人,我就絕不會把黃帝描述成壞人。

    而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其著作《史記》中,稱贊黃帝“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對黃帝的天資進行了褒揚。

    明太祖朱元璋對黃帝也是持有認可態度,洪武四年朱元璋寫《祭黃帝陵文》,其中“神功聖德,垂法至今”,就對黃帝的予以高度的贊揚。

    不過,你知道我的性格,我雖然不會把黃帝塑造出壞人,但也不會把黃帝塑造出“光偉正”的聖人。我想塑造的黃帝只是一個曾經在這個世上生活過、會矛盾、會痛苦的“普通人”而已。

    喜歡凡仙逆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凡仙逆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凡仙逆續》,方便以後閱讀凡仙逆續第1899章 故事的來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凡仙逆續第1899章 故事的來源並對凡仙逆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