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遍布全國,哪哪都能看到的,以“逸夫”冠名的樓。關于那位邵六叔的評價,可能就沒有一句好話了。
不擇手段的競爭……
關于這一點,各種不知真假的傳言就太多了。
那不重要。
苛待員工……
行當是自己選的,合約是自己簽的,權益是自己爭取的。
凌波要跳槽時,邵易夫麻溜給續約張片酬。鄒文華、許冠文等一群有本事,離開邵氏發展的都不錯。連跑去彎省張徹都沒餓死。
至于行業壟斷和僵化的管理,被斥責為港島影視業衰落的罪魁禍首……能不能算得上“罪魁禍首”不好說,但他應該不承擔振興港島影視的法定義務……
另外,基金要求受捐方一比一的配套資金,他捐一千萬,校方就要自籌一千萬。好多地方為了爭取項目落地,似乎搞出了一堆爛攤子。
那玩意,一個巴掌拍不響,也確實真金白銀的掏錢了。
還被指責“杠桿式”捐贈屬于用小錢換冠名權,和所謂慈善基金,實為家族財富傳承的工具什麼的。
對不對,真不真的無所謂。反正他留給子女的那部分家底,子女一個子兒沒要,也不知道最後會便宜了哪個。
人吃五谷雜糧,都不是什麼聖人,也別要求別人當聖人。富豪搞慈善,本身就是論跡不論心的事兒。
如果執著于出發點,屬于著相了……
真正讓曲某人心里隱存些許惡感的,是一條似乎沒被實錘的傳言……84年頂著個“爵士”的頭餃,跑戴英去游說“不要出賣港島”。
85年塵埃落定,拔腿往北面跑,好一番大撒幣後,換到個“熱愛”的評價……
客觀的說,即便是真的,站在第三方旁觀者的立場,也是可以理解的。
問題,哪來那麼多客觀立場呀?
不要求別人是聖人,曲某人自己也不是什麼聖人……
不著急。
沒兩年的事兒,看看到底傳言是真是假。
如果是真的……呵,就讓他成為第二個齊安泰。
曲某人自問不是完人,但覺得把別人“打造”成完人很有成就感……
別的不敢保,起碼他依舊子女無一人出席葬禮那天,有大把的人真心為著名慈善家的離世感到悲痛……
人與人交往,是存在“眼緣”這種說法的。起碼現在來看,曲卓瞅何猶光挺順眼。
收下茶葉,答應跟邵易夫見一面。
何猶光完成托付半點不墨跡,誠邀曲卓閑暇時去濠鏡消遣,便告辭離開了。
也就過了十來分鐘,邵易夫的電話打進曲卓的辦公室……
約晚餐?
晚上沒時間。
曲靜安排了所有港島產業的主要人員,在舊山頂餐廳聚餐,彼此認識一下。省的以後需要打交道時,都不知道誰是誰。
看了眼時間,還不到四點,提議去半島酒店喝下午茶。“早”就听說過,邵六叔最大的愛好是在半島酒店喝茶。
邵易夫07年生人……1907年,已經七十多歲了。發際線挺高,腦門挺大,偏瘦。
乍一看,有點像短臉版馬三立和老年版鞏漢林的合體。
細看是不像的……
邵易夫到的比曲卓早一些,雖然沒見過面,但見大堂經理殷勤的引著一位斯文氣很重,神情舉止猶如回家般松弛的年輕人過來,立馬猜到正主來了。
下意識起身,起到一半頓住。
整個人似乎僵了一下後,面上流露出和善的笑,緩緩起身看著曲卓走近。
正猶豫著開口打招呼時如何稱呼呢,就听曲卓笑呵呵的問了一句“您好呀。”
沒錯,曲卓不但主動打招呼,還用了個“您”。算是回報了在科學館里上了好幾年課的人情。
既然人情已經還了,接下來就沒必要客氣了……
邵易夫雖然是頭回見到曲卓,但關于他的各種風聞可沒少听說。憑著種種可能有夸大,但絕不是空穴來風的消息,腦子里大概能勾勒出,這是一位什麼樣的角色。
前一秒,還在為面對一個年輕小輩,要放低姿態而暗暗難堪呢,後一秒忽然覺得……這位年輕人還是很尊老懂禮的嘛。
但是下一秒……
“請坐。”曲卓猶如在自己辦公室內一般,抬手示意邵易夫身後,還帶著他體溫的椅子。
隨後,在大堂經理拉開的椅子上坐下。
“哈~好~”邵易夫笑呵呵的坐下,心里搓火的同時,暗道下後生好強的氣場。
“有茉莉花茶了嗎?”曲卓問大堂經理。
“已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