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某人的口碑,在不少人眼中,經歷過好幾個階段的變化……
當年把二機部部長氣到住院,惹出了一頓罵聲。不知道多少人或發聲或打電話,要求必須嚴厲處置……
為了安撫群情激憤,某人暗戳戳做的那些個貢獻,才在小範圍內被更多的人知情。
同時,“狂妄”的做派,被歸結為麻痹潛藏在暗處的敵人。
有人幫他解釋找補,後面才沒挨雷。
再往後,一直在挨罵與被夸之間反復橫跳。
作風霸道,挨罵。
成果斐然,被夸。
不斷往回弄好東西,被夸。
越來越霸道,不知道多少人想揍他。
真正眾口一詞的夸贊,是收拾安南時,又是精確情報,又是先進裝備,又是緊俏物資,屬實起了大作用。
畢竟在“大眾”認知里,搞情報也好,弄緊俏物資也罷,都需要大智大勇,成天到晚踩在刀尖上跳舞才能做到。
有這件頂了天的大功勞打底,他再怎麼犯渾,也不至于被一棒子敲死。
不被敲死,並不代表不挨罵。
成立滄浪時要控股,挨老多罵啦。
哪怕承諾賺的錢都捐給科技和教育,依舊有很多人不滿,不過是罵聲沒那麼大而已。
弄個學校,引得不少人的憂心。擔心教出來的學生,都跟他一樣不服管束。
把單位捏的死死的,也讓很多人眉頭打蹙。
等真正用外面賺到的錢,買了大批好東西回來。再把折算成的軟妹幣,一股腦的砸下去搞建設時,不滿的聲音小了很多。
單位用人從大衙門里選人,又讓很多人心里痛快了不少。
意識到臭小子不是抓權,是被早前那幫歪瓜裂棗給整應激了。從大衙門要人,說明對公家的眼光是有信任的,不信任的是某些個別人。
再深入一了解……臭小子在單位里別說抓權啦,根本就不管事。搞研究時說一不二,其他事你讓他管他都不管,全由兩位書籍做主。
這就很好嘛。
學校那邊,找了一群久經考驗的“老門神”當家作主。大刺頭教出一群小刺頭的憂慮消失了,也讓老資格們非常滿意。
真正符合部分人心意的是,這小子有自己的想法,不是一味的跟著某些思路走。
犯起倔,誰的面子都不給。
老太太一開口,不管對錯就把家底全掏出來啦。
不盲從,還听長輩的話,這就非常好。
修高速也好,建造車廠,修大高樓那些,在很多人的認知里,屬于別說十幾二十年,十年都夠嗆能掙回來“白扔錢”。
這種行為,就很性情。
作為一群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人,普遍認為“性情”的人時不時犯混,再正常不過了。不惹事不犯錯,才讓人奇怪呢。
關鍵是,有人能拿捏得住,真正要勁的時刻能頂上,那就是好同志。
至于平時干點混蛋事兒,只要別太出格,混就混點吧……
正是有了這份認知,曲某人這個有學問,不盲從,有自己的想法還听話的刺兒頭,才會被一幫抱有遲疑態度的老頭兒,喊過來“過堂”。
嗯,只是抱有“遲疑態度”的一幫。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非正即反那麼簡單……
很明顯,劉老頭兒和老黎同志知道某人被拎來“過堂”了。準確的說,是劉老頭兒知道,感覺自己一個,應付不過來那麼多老不講理的,就把更不講理的老黎同志喊來了。
但沒急著露面,故意等了一會兒才冒頭兒。
幫某人站台?
一方面吧
更多的,是怕某個小王八蛋單犯起混來,把一幫老頭兒全氣進醫院。
氣進醫院都是輕的,再把一個兩個氣進那啥山,就壞菜了個屁的……
老劉頭兒和老黎同志進屋後,“盤問”就結束了。
尖腦殼老頭兒氣勢洶洶的要下棋,楊老頭兒指使曲卓去西屋拿棋盤,又讓孫姨弄飯。
後面,就是曲某人大殺四方。
往黑旗那邊一坐,面前走馬燈似的換老頭兒。
劉老頭兒沒上場,一直在邊上拉著曲某人閑嘮嗑。
隨著一個又一個老頭兒氣急敗壞的敗下陣去,都找曲某人嘮嗑,還各嘮各的。
有的問外國大學里啥樣,有的問港島那邊的事,有的問蛇口,有的問什麼時候能把車造出來,有什麼困難,死之前能不能坐上。
老黎同志逮著機會批評他,為了讓小謝見對象,楞搞出個慰問。一個科研單位沒來由的去慰問一個涉密項目組,簡直是亂彈琴。
話頭兒一起來,有人順勢批評你小子辦事太小家子氣,只顧著自己的朋友。既然有能耐,要拉扯同輩們共同進步……
楊老頭兒家的飯,是真正的家常便飯。
頭天悶的一大鍋二米飯,兌上水熬成粥。頭年的炸貨,撿出兩盤子蒸鍋里熱一道。
也炒了兩個菜,畢竟今年冬天京城的小白菜、蒜苗、黃瓜什麼的不是很稀奇,不少單位都有供應。
一幫老頭商量好了,如果到了冬天還能喘氣兒,讓老干部局也找塊地兒,弄個大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七點多,滿心疲憊的曲某人總算回到帽兒胡同。穿過便門進院時打起精神,樂呵呵的換鞋進屋。
小姑、媳婦、丁芳華和陳嘉慧在客廳開著電視閑嘮嗑。
打眼一看,就發現媳婦眼圈兒稍微有點發紅,好像是哭過。但幾個人神色如常,沒急著問。
陳嘉慧很急,迫不及待的問“你有沒有安排好呀?”
“安排什麼?”
“喂~!”
“嗯嗯,安排了安排了。”
“你好敷衍誒。”
“你家老子落地後,從皇後碼頭上游艇直接到蛇口,下船上車奔羊城。滄浪的小破飛機在那待命,人一到立馬起飛,全程不需要通關登記,也不會跟太多人打照面。”
“真假誒?徐理事說你還沒有安排。”
“放心吧,哥們辦事兒哪次不靠譜了?”
“……倒也是。”
陳嘉慧其實是想反駁的,但細一想,某個貨辦正事時,確實很靠譜。
“少謙兄呢?”曲卓問。
“下午北大一位老教授,帶著幾位學生過來考察三號院。少謙在蛇口時跟老教授相熟,受邀一起參與三號院的設計。
哦,少謙問過徐理事,說不會有影響。丈量完,就同老教授一起去北大了。”
“心可真大,也不怕人家把他賣了。”曲卓笑呵呵的念叨。
其實,是他安排的。
薛少謙應該是得了他老子的交代,特別的謹言慎行。不怎麼敢跟人交流,成天到晚挺沒意思的。
尤其是初四一早,基金會的人帶著彎省客人分成幾路奔不同方向走訪慰問。他要一直待在京城,等他大哥跟陳履安一起過來去老家祭祖。
後面還有好幾天呢,曲卓成天到晚忙忙叨叨顧不上他。給趙教授拜年時,拜托老頭兒幫個忙……
喜歡1976步步生蓮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76步步生蓮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