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除夕當天趕回家,曲卓的心情本來挺好的。被莫名其妙的岔了一道,忽然間就開始煩躁了。
心情很復雜。
感覺自己跟那個攤主,某種層面上有那麼點像……
等車從安定門西大街拐進北鑼鼓巷,見謝楠還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沒好氣的問“怎麼啦?”
“啊?”謝楠下意識踩了下剎車。
“琢磨什麼呢?”
“……”
謝楠一副欲言又止的死出,糾結了一下,尬里尬氣的說“就……也不知道春燕那邊怎麼樣了。”
“打個電話問問唄。”
“哪能隨便打呀,怎麼著也是涉密項目。”
“讓徐曉燕尋摸一批慰問品,以計算機中心的名義送去。”
“啊?”
“啊個屁!讓徐曉燕籌備一批慰問品。你,押著東西以計算機中心的名義給7904送過去。”
“什…什麼時候?”
“問我呢?自己想招兒聯…看路!”
“吱~”
刺耳的剎車聲響起,一幫從胡同里瘋跑出來半大小子,呼呼啦啦的打車前面過去……
得虧路上沒冰沒雪,車速也不快,一腳急剎踩停了。
謝楠嚇了一大跳,落下車窗吼了兩嗓子,皮小子們呼呼啦的鑽進胡同里沒影兒了,升起車窗繼續往前開。
酷路澤順著北鑼鼓巷一路向南,快到鐘鼓樓東大街路口時,曲卓看到前面南鑼鼓巷從北口開始,一溜大紅燈籠向南延伸。
謝楠已經發現了領導心情好像不咋地,一直用余光叼著,忙說“曲秀梅,想著給帽兒胡同每個院兒門口掛倆紅燈籠。
徐理事長說搞特例不好,走海天基金的賬從京城美術紅燈廠(前身是文盛齋)訂了兩千只燈籠。街道出面張羅,把整條南鑼鼓巷和東西十六條胡同都裝上了。”
“挺好。”曲卓調整了下坐姿,打起精神。
“對了……”謝楠一路上淨走神了,快到地方才想起來要匯報下情況“我是小年那天,跟你對象,你小姑還有外甥一起回來的。
同行的還有港島基金會的幾名彎省工作人員,都安排在五號院住著,計劃初四開始分頭去各地走訪慰問。
基金會正式掛牌了,對外名稱是炎黃互助基金會。主要任務依舊是連通、促進兩岸民間交流。同時兼顧幫助南洋華人尋找、聯絡內陸失聯的親人。
南洋聯誼會派了三個人加入港島基金會,負責梳理他們自己的幫扶名單,管理資金賬戶,薪資自理……”
小姑帶著兒子來內陸過年,是之前計劃好的。省的初一初二別人家熱熱鬧鬧的,她自己一個人各家待著。擔心左鄰右舍嚼舌頭,門都不願意出。
再一個,張楨之的爺爺去年剛入冬時沒了。老的不在了,就沒必要過去裝樣子了。
至于南洋的錢,讓南洋人自己管理,是曲卓授意徐曉燕的。
主要是因為促成此事的南洋聯誼會,是一個非常松散的組織。沒有明確的制度章程,成員間也不存在隸屬關系。
大大小小那麼多國家,參與奔走聯絡,還有過手資金的人沒有系統的安排,都屬于義務幫忙性質,保不齊最後就得搞出本糊涂賬。
一旦經手,出了問題容易說不清楚。
所以,錢讓他們自己管,名單也讓他們自己做。兩岸基金這邊只是按名單幫忙尋找和考察情況,再根據情況按需送錢。省得給多了收款人存不住,真正用錢時又沒個指望。
不白幫忙,差旅費一筆是一筆的實報實銷。
等過幾年進一步放開,走動起來方便了,把南洋的部分分出去讓他們自己搞……
擔心出現糊涂賬跟著沾包,是曲卓給徐曉燕的說法,還有一點他沒說出來。
南洋華人基本都是商人,內陸親眷扎堆的地方,也都屬于特別會做生意的地方。
基金會是非營利性公益機構,要遠離那些善于將所有事,都變成生意的人。
首先,看不上那點錢,即便數字再大也看不上。
其次,有些人膽子太大,路子太野,挨雷劈的時候容易沾包。
明知道要遠離,為什麼還往前湊?
一方面,南洋真正有影響力實業家不少,結份善緣不是壞事。
一方面,暫時借個名頭。
彎省那邊需要等一個合適的契機,才能真正放開兩岸連通和民間交流。
在那之前,內陸這邊最好一直低調行事。
不然,消息一旦擴散,大批人涌上門來尋求幫助,幫還是不幫?
這也是一直沒有正式掛牌的原因。
但一直不掛牌,又不是真正的涉密單位。搞得半神秘不神秘的,不是長久之計。
“炎黃互助基金會”這個臨時性的名頭就很好,將工作範圍定位成“南洋”。既有了公開使用的名頭,還能含糊掉真正的工作方向。
也有麻煩。
南洋華人的祖籍以福廣為主,從京城過去山高水遠。效率低下不說,差旅成本也高。
眼下正在考慮在羊城建立一個分支機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辦公地點好找,但負責人和工作人員有點麻煩。
往長遠里想,等彎省那邊放開了,兩岸基金的工作量會暴增。如最初時計劃的那樣,在各方向的主要城市建立分支機構是必然的。
負責人和骨干工作人員,最好提前培養。
畢竟,越往後放開程度越高,誘惑越來越大,人心也越來越活泛。
放出去的人手不比在眼皮子底下工作,管理不到位,一個兩個出問題是小,搞出“窩案”都不稀奇。
具體怎麼辦,還得仔細斟酌一下……
同樣每個院兒大門口掛倆燈籠,帽兒胡同里比外面亮堂不少呢。
不是錯覺,是真的亮堂。
大過年的,紅燈籠高掛固然喜慶,電費也是實打實的。
南鑼鼓巷和其它胡同燈籠里的燈泡,大多數都是十五瓦的。帽兒胡同一溜全都是四十瓦的,能不亮堂嘛……
基金會的沒房的工作人員,十一過後陸續搬進了十四到二十號院,再加上彎省的朋友在,除夕中午徐曉燕組織了聚餐,連吃帶喝的一直進行到半下午。
休息了一會兒,又組織大家包餃子。
謝楠父親在港島,母親一個人在家呢,曲卓知道他肯定惦記著。車停在自家車庫門口,開門把行李放下,打發他趕緊回家。
以為所有人都在基金會食堂,想著回家換身衣服就過去。
從小門進院,發現正房亮著燈,有電視聲,還有搓麻將的聲音。
拎著行李箱過去趴窗戶一看,小姑、張雲英、曲秀梅和曲素梅姐倆,四個人在搓麻將。
一旁沙發上張楨之和薛少謙在看電視。
曲卓開門進屋,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張雲英大驚小怪的“呦~大博士可算回來啦。”
“一般一般,也就一次拿了三個博士學位,低調,低調~”曲卓把壞心情壓在角落里,擺出一副臭美的架勢。
“一下拿了三個博士?”張雲英唬了一跳。
“快點,畢業證,拿出來給我看看。”曲靜催促。
“得咧~”曲卓樂呵呵的應聲,換上拖鞋進屋,把行李箱放茶幾上打開,從上蓋夾層里抽出學位證。
隨口問“他們都包餃子呢?”
“早就包完啦。那麼多人一起動手,一會兒的功夫就完事兒啦。自由活動,十一點半去食堂吃餃子。”曲秀梅說話的功夫,探頭好奇的看學位證……有點看不懂。
“三個博士,就給一張紙呀?”張雲英也看不懂,見上面挺老長的一段英文,猜測是都寫一張紙上了。
“可不是嘛,英國佬可摳了呢。”
“誒?是不是有袍子似的衣服,還有個方方的,帶穗的帽子?”
“嗯吶。”
“你大爺爺說了,讓你十五帶過去,穿著去送燈。”
“啊?”
“咱家還是頭一次出博士呢,得讓列祖列宗都看看。”
“誒~忒羞恥。”
“听話~”曲靜憋不住的笑。
不是乖崽一下考了三個博士高興的,是心里明白,老頭子是憋著勁跟那幫老朋友炫耀呢。
“行~”曲某人無奈的應下,看向薛少謙,新奇的問“你老子居然放你來過年?”
“佳慧打了通電話,他就同意了。”薛少謙嗓子是啞的,還囊著鼻子,有氣無力的。
“感冒了?”曲卓听出不對勁。
“有些適應北方的氣候。”薛少謙有點不好意思。
一起來了十多號人,就他不留神凍感冒了,要不是守夜已經睡了。
“難受就別挺著了,趕緊回屋休息吧。”
“沒關系……”薛少謙擺擺手,嗓子又癢又疼,不想說話。
“得,你多喝熱水吧。”曲卓沒再勸,問一副乖巧模樣的張楨之“考的怎麼樣?”
“還好啦。”張楨之語氣多少有點虛,看來是考的不咋地,但應該不算太差。
“哼~”曲靜打鼻子里哼了一聲。
“得啦,大過年的。”曲卓趕緊勸,又補了一句“等出了正月再揍。”
張楨之“……”
臭小子正欲哭無淚呢,院里響起丁芳華的聲音“哎呦我滴媽呀,快點快點,可凍死我啦……”
喜歡1976步步生蓮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76步步生蓮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