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和小資是最難搞的一個群體。
如果是底層百姓,遇到不公時只會聲嘶力竭的怒吼,付諸暴力,或是哭哭啼啼的求告。
希望有人替他們出頭,幫他們主持公道。
但中產和小資不一樣,他們有知識,也有警惕性。他們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利益,知道造勢向長實和港府施壓,更知道防備“暗箱”。
更何況,還有一只無形的大手在背後引導和推動。
更更何況,大手背後還有一只渾水摸魚的小手,也在暗戳戳的發力……
在“大手”的推動下,準房主和準租戶們抱團要求港府從用料質量到工程質量,對紅 一期進行全面的評估與測定。
同時,一邊瘋狂向各路媒體爆料造勢,一邊集資籌錢聘請律師,準備跟長實打官司。
已經不是退錢退款了,是要索賠的。
“小手”在亂糟糟的背景下,發出了一點很微弱的聲音。提醒準房主和準租戶們,港府不一定會公平公正,測定結果不能全信。
只這麼稍微的一提醒,立馬就有領悟的準房主和準租戶大聲疾呼,組織人截下地基上的鋼筋頭,敲下水泥塊,收集一切能收集到的原料。
並號召大家籌錢,送去小日子、戴英和老美的第三方檢驗機構做鑒定,防止港府指定的檢測機構被長實收買……
這一操作,搞的沈壁和極少數知情人有些緊張。
計劃中“點火”和“滅火”是同等重要的。
目標是短期內打下長實的股價,以便實施收購。達成目的後公開檢測結果,“證實”長實是被污蔑的,街頭疾呼後消失無蹤的“良心人”一定是別有用心之人安排的,壓根就不是青州英泥的工人。
人都是健忘的嘛,即便短時間內會有一些質疑聲,但時間一長自然就消散了……
誰也沒想到,準業主們會那麼“聰明”,意識到港府指定的檢驗機構可能會有貓膩,居然自行采樣籌錢送到別處測定。
這就有點麻煩了……
會不會有麻煩,有多大的麻煩,長了一只“小手”的曲某人暫時顧不上……他在開會。
與會的有港府代表、港警正治部、倫敦郵電總局專家組、港島電話公司、中華電力、。
還有中行人保部門、國科院電子學研究所、國科院南海所、交通部第一航務工程局設計所、北大和北郵聯合專家組、羊城電信局……
電信局是79年六月郵電管理體系調整後拆分出的,依舊受郵電系統領導)
之前不提過一嘴嘛,上面催著曲卓趕緊回港島,其中一個原因是,要從蛇口鋪一條海底通訊電纜到大嶼山,保障聯合實驗室與內陸的高效溝通。
“高效”二字具體體現在,這是一條從羊城鋪到蛇口,並連通京城計算機中心服務器,全路采用數字交換機,支持計算機網絡的線路。
線路一旦接通,石壁聯合實驗室可以通過網絡,與內陸相關聯合研究部門和機構保持實時聯絡。
整個工程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從蛇口鋪設海底線纜到大澳,再由大澳走陸線到石壁。
這部分很簡單,不需要過多的審批流程和復雜的手續。
第二部分是從石壁分一條線路到新界北的元朗和北區,以保障晶圓廠和芯片廠與石壁聯合實驗室,還有內陸配套供應單位的通訊。
這部分就復雜了,不但涉及到驗證、審批,港島電話公司也要參與進去。
海底線纜的路由勘察與規劃十月就完成了,由國科院電子學研究所和海南所提供技術支持,交通部第一航務工程局設計所承接。
租船、勘探、設計和航道審批一共花了十九萬兩千港幣,還額外給了五萬塊餐住和野外補助。
蛇口到大澳直線距離還不到二十四公里,但線纜路徑要避開礬石水道和深槽區局部基岩隆起部,設計總長達到三十五公里。
計劃采用住友電工t2yi 型480路同軸電纜,國產z76型中繼器。終端設備使用滬市520廠生產的z305型載波機和p復用模塊。
再加上羊城南方五金廠的防腐錨定輔料,物料總預算四百一十萬港幣冒個頭。
計劃淺水段施工使用國產\"海鷹號\"布纜船這艘船參與了76年內陸至小日子海底線纜工程的鋪設)。深槽段租用小日子配備金剛石切割頭的\"海鷹丸\"埋設犁船。
布纜船租賃、潛水作業、施工保險和燃油消耗,施工預算兩百二十萬港幣。
再算上最後的調試和驗收,總預算六百六十萬港幣。設計使用壽命三十年,年維養花費約十八萬港幣。
至于石壁到新界北的部分,就跟曲卓和s兩家出錢和推動,滄浪派人跟一下就行。
但是,那是原定計劃,現在出了點意外情況——要新增一個福田到落馬洲商貿口岸。
正如之前分析的那樣,如果兩邊有一個低稅大宗商貿交易區,港島這邊的利益非常大。即便沒有匯豐推動,港府也是十分願意的。
所以,雖然口岸現在還沒有正式開談,但基本可以確定不會遇到阻礙,差別無非是兩邊的利益分配問題。
既然交易區可以說是必然能夠落地的,如果通訊線纜從落馬洲進入港島,總體工程的造價就便宜太多了。
但新的問題也出現……
大嶼山雖然沒有明確的名分,但事實上相當于港府放開的一個與內陸接觸的“特別區域”。
所以,蛇口到大嶼山鋪一條線科研保障纜,手續上非常簡單,只需要做個備案就行。
甭管大嶼山是不是“特別區域”,它都是港島的一部分。從大嶼山到新界的一段,雖然要經過不少審批和勘驗,但也相對比較簡單。
可如果從福田經落馬洲進入港島就不一樣了。
理論上這條線路屬于科研加商用的復合線路,既然涉及到商用,按照戴英的“安保要求”,是要設立監听站的。
且不說內陸方面會不會允許,就算同意設立,監听內容包含哪些?
<15和6不老實怎麼辦?
合作歸合作,科研和技術交流是一碼事,你情報部門進行監听,就是另一碼事了。
再往深里一些……你特娘的技術進入我們的計算機網絡怎麼辦?
雖然戴英現在可能還沒有那份技術能力,但牛、劍、倫敦理工等幾所學校,已經得到了內陸計算機網絡的科研用途技術授權。
就憑那幾所高校的底蘊,估計能用不了多久,戴英就具備侵入內陸計算機網絡的能力了。
所以,二十四號這天,兩邊所有參與方坐到了一起,討論下這事到底應該怎麼辦……